关于开辟、推动广州、粤东、闽西丘逢甲足迹旅游线路的建议

2016-12-21 05:08:19 来源:广东政协网

关于开辟、推动广州、粤东、
    闽西丘逢甲足迹旅游线路的建议

台盟广东省委员会

 

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志士、卓越的教育家和著名诗人丘逢甲,为抗击日本侵略,领导了艰苦卓绝的抗日保台斗争。抗争失败内渡后,以兴教救国为己任,足迹遍及广州、粤东、闽西等地。他在粤东、闽西创办和推行新学,广育人才,推动社会发展,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他在粤东创办汕头岭东同文学堂、蕉岭镇平初级师范传习所(桂岭书院),闽西创办上杭邱祠师范传习所;并先后在潮州韩山书院、潮阳县东山书院、澄海县景韩书院任主讲。岭东同文学堂是丘逢甲在广东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校,在潮汕地区教育史上首开风气之先,也是当年培养岭东维新志士的基地,很多学生后来成为辛亥革命、“讨袁”、北伐中坚。周恩来同志曾在岭东同文学堂主政东江行政委员会。上杭邱祠师范传习所是丘逢甲创办的福建省最早的民立师范,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师资人才和新学骨干。1906年广东教育总会成立,由于丘逢甲办学有成,在教育界极孚众望,被公推为会长。丘逢甲与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都颇有交往,思想不断进步,成为与时俱进的革命人物。他推行新学,参加辛亥革命,在推动社会变革、发展文化教育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广州市的“邱氏书室”,史料记载始建于二百年前,又名“邱家祠”。其顶级牌位上有“历代丘氏太、始、高、曾祖考妣之牌位”,凡海内外丘氏后裔,均可前往祭祀,为全球性的丘氏宗祠。也是广东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著名书院,又是康有为维新变法的策源地。丘逢甲曾在“邱氏书室”居住过。辛亥革命期间,居住于此的丘逢甲,利用其特殊身份、名望和地位,营救过不少革命党人和进步青年。“邱氏书室”又成为营救革命党人的据点。

 

粤东、闽西是台湾同胞的祖居地。是客家民系的祖居地,对海内外客家乡亲有巨大的亲和力、凝聚力。慎宗追远,尊祖敬宗、爱国爱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都有大批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回祖居地寻根问祖、祭祀祖先。祖坟、祖祠是维系他们的纽带与桥梁。他们情系大陆,是其根之所在、心之所系,血脉之所承也。上杭是客家人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客家文化宝地。丘氏太始祖三五郎公就是上杭丘氏的开基祖。丘逢甲上祖从上杭迁至广东镇平(今蕉岭)后渡台。位于上杭太拔的丘三五郎公墓被列为上杭县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仅台湾的丘氏三五郎公裔孙就有三十余万人,每年都有大批台胞回上杭祭祖拜谒。平均每年也有十多万丘氏后裔和海内外人士前往参观、探访蕉岭丘逢甲故居等名胜古迹。

 

不久前,台湾作家广东闽西客家原乡参访团应邀参加丘逢甲上杭邱祠师范传习所100周年纪念活动,就沿着上杭、蕉岭、汕头、广州丘逢甲留下的足迹重走一遍,来自岛内的台胞反映热烈,感到非常有意义。

 

此外,汕头岭东同文学堂、上杭邱祠师范传习所(丘氏总祠)等都历史悠久、建筑精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闽西还是中国革命圣地,有古田会议旧址等革命遗迹;又是客家人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当地开发革命圣地纪念之旅、客家风情寻根之旅已有一定规模。

 

开辟广州、粤东、闽西丘逢甲足迹旅游线路意义重大:

 

一、对加强海峡两岸交流、交往,做好统战工作和做好台湾同胞工作,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有重要作用;

 

二、弘扬丘逢甲爱国保台、兴教育才的精神,激发海峡两岸人民爱国主义热情;

 

三、打响当地的文化品牌,保护名人资源,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第三产业,扶贫开发,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建议:

 

一、结合9+2泛珠三角旅游开发,将开辟广州、粤东、闽西丘逢甲足迹旅游线路纳入区域旅游合作规划,结合当地开发革命圣地纪念之旅、客家风情寻根之旅,建立有关部门旅游合作机制,取得当地政府支持,保护和开发相关景点,加强宣传,提升这条旅游线路的知名度;

 

二、原貌修复广州的“邱氏书室”的同时,在该地增建丘逢甲纪念广场,弘扬丘逢甲爱国主义精神;

 

三、将上杭邱祠师范传习所旧址丘氏总祠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纳入当地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总体规划进行保护性开发;

 

四、对汕头岭东同文学堂进行保护维修,扩充陈列内容,加大宣传力度。岭东同文学堂不仅是传承文化、兴教育才的遗址,也是中国革命和中共党史的纪念地。从丘逢甲到周恩来,这两位近现代的杰出名人,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都曾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应大力宣扬他们的爱国业绩,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后人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五、海峡两岸开放旅游后,丘逢甲足迹旅游线路还可延伸到台湾—丘逢甲出生、成长之地,将他的故居遗址、当年领导抗日斗争的遗址、有关纪念景点等串联起来,两岸三地(粤、闽、台)丘逢甲爱国足迹之旅将更完整、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