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主创新为引擎 推动广东经济新一轮腾飞

2016-12-21 05:08:19 来源:广东政协网

以自主创新为引擎 推动广东经济新一轮腾飞

 

自主创新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省在新阶段增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十五”期间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18.7%提高到25%。以企业为依托建立了227家国家级、省级工程中心,转化科研成果8,000多项。在全省贯彻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电视电话会议上,张德江书记指出:要认真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广东省委省政府最近已经做出了《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当前,我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仍面临着“三个缺乏”,即缺乏核心技术,缺乏高科技人才,缺乏知名品牌。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有关决定,把自主创新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大力发展教育,为自主创新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自主创新,人才为本。实现自主创新,靠的是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而教育则是提供这一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目前,我省的教育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教育要真正为自主创新培养人才,首先,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老师主动灌输知识为方式、学生被动储备知识为目标的应试教育,显然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改变这种应试教育模式、关键是改变“试”,而谋求以升学 “考试”改革来促进“教学”改革,应该是最终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有效途径。第二,改革本科式的研究生培养方式。研究生教育是培养自主创新领军人物的重要途径,应该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现实的问题是:目前研究生导师每年招收的学生有数量指标,迫使导师重数量,轻质量。因此,有必要适当控制导师与招收研究生的比例,切实提高导师的素质。第三,稳步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不仅为企业输送大量合格的产业工人,而且还培养生产中必需的技术创新人才。广东目前职业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双师型”师资严重匮乏,实验实习条件严重不足,因此不能盲目追求超常规扩大招生规模,而适宜加大力度培育师资,改善实验实习条件,逐步稳妥地推进职业教育的规模发展。

 

2、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和保护,离不开政策体系的引导和推动。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法律法规体系。将鼓励自主创新纳入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中去。由于已有的税法、政府采购法、金融法等对自主创新方面还重视不够,在国家层面对其修订还需一定的时间。因此,建议我省根据自主创新的实际需要,加快制订和完善地方性法规,将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财税、金融等有关内容写进地方法规中。第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知识产权保护,不但是保护他人,同样也保护了自己,其目的就是鼓励创新,打击侵权行为。因此,我们要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最大限度地保护发明创造者的利益。第三,改革企业产权制度。技术创新需要高投入,风险高、收益大。但是,如果企业产权不明晰,其经营管理者很难将大量资金投入技术创新。因此,要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提高企业投资研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

 

3、加大风险投资为主的财力投入

 

自主创新需要财力投入作支撑。目前,广东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政府财政支持乏力、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风险资金来源有限及退出机制不健全等方面。首先,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2005年广东研发经费仅占GDP的1.16%,远远低于北京2004年的5.2%,而其中政府财政投入仅占10%,加大政府投入势在必行。与此同时,要调整科技投入结构。财政投入应体现公共性,优先解决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投入问题,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科技基础设施、公共创新平台、关键性通用技术等;另外,政府要明确自身“引导”和“担保”的角色,适当加强对风险投资基金的财政支持。第二,多方式多渠道筹措风险投资基金。风险投资作为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是实现企业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最为有力的助推器。要以科技创新为依托,设立风险投资基金,以吸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大型企业等投资资金入股为主,并许可民营及个人资金进入,以扩展风险基金的来源,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第三,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修订有关不利于风险资金从创业企业中顺利退出的法律法规,同时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和股票交易市场。

 

4、高度重视基础研究,为自主创新提供源泉

 

自主创新有三种形式,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基础研究是自主创新的源泉,同时也是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广东实行自主创新应以企业为主体,近阶段以引进吸收再创新为主,促进外源技术内源化。但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成果转化。

 

广东作为经济强省,对于基础研究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要适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财政投入,确定基础研究经费在整个研发经费中所占的比例,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经费进行统筹规划、统一管理。二是改进和完善科研经费立项、申请、评审、考核机制,关于这一点,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做得比较好,但还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三是成果转化是目前研发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研究成果从中试到批量生产还有很大距离,研发单位一般没有足够的财力、人力投入,建议完善有关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四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要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引领和骨干作用,鼓励他们针对企业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开展攻关研究。

 

5、培育崇尚自主创新的社会文化 

 

创新文化主要指创新者所具有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以及整个社会文化氛围。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过程中,一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才,尊重知识。政府要通过各种渠道营造这种社会风尚,还要通过制订相关激励政策,将奖励和绩效挂钩,充分体现创新成果的价值。二是发扬科学精神。创新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活动和实践过程,其最大的特点是探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因此要倡导怀疑精神、鼓励探索、宽容失败,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创新,形成全社会创新氛围。此外,要摒弃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努力从科研投入、立项、评价、奖励、职称晋升制度寻求解决途径。改进现行对科研人员的考核办法,不宜每年对科研人员的论文、成果、经费等进行考核。三是培育品牌文化。自主品牌体现了企业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我们要让每一个企业经营者都深刻地认识到,如果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就不会得到政策的支持,更不会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欢迎;社会要营造崇尚自主品牌的氛围,宣传自主品牌,尊重自主品牌,广大的消费者要支持自主品牌,使用创新产品。

 

科技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也成为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这既给我们带来了挑战,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机遇。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为动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广东,为实现我省新一轮经济腾飞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