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省农村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议

2016-12-21 05:08:18 来源:广东政协网

案由: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以后,我省农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省农村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与农村其他社会事业发展、与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相比却明显落后。

农村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不适应我省农村地区防灾减灾的要求,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个主要矛盾。我省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低纬度热带天气系统和中高纬度天气系统的交替影响,气候特点复杂多变,是我国灾种多、频率高、危害重的灾害大区。全国44种主要自然灾害中,我省占有40种。平均每年发生的近30次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80%以上。台风、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及其产生的次生灾害连年不断,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巨大。据统计,近15年来全省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量超过1500亿元,平均每年上百亿,因灾死亡人数2922人,平均每年近200人。“多年致富抵不过一次天灾”,重大灾害多发在农村,灾害损失绝大多数是三农损失,农村的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滞后于实际需要,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省农村的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面临比较大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村灾害应急管理体系不健全。我省进行农村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时间不长,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地区灾情监测和预警采用高科技手段比重比较低,覆盖范围小,灾情综合处理能力薄弱,各级农业部门没有专门负责灾情监测和救灾工作的体系、机构和队伍。这些都严重影响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效果。

2、农村灾害应急预案不完善。2005年,国务院颁布《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我省有一些地区至今还没有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农村实施现有各类应急预案中,有的地区应急预案响应程序、响应标准亟待细化,灾种类型尚未全面覆盖,等等。农村灾害应急预案需进一步完善。

3、对农村防灾减灾总体投入不足。我省现有的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和防控、救灾资金等农业投入与农业防灾减灾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2007年江苏、浙江、山东三省的农业支出分别是230亿、100亿、163.09亿,分别占财政支出9%、5.5%、7.2%,而广东的农业支出仅有84.1亿。由于投入不足,造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救灾物资供应不足,沿海大部分避风港设施破旧多年欠修;农业灾害监测和防控经费未能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投入不稳定,影响灾害识别和预警工作。对农村防灾减灾投入不足,使许多措施无法落实,影响防灾减灾的实际效果。

4、先进科技成果应用到农村防灾减灾事业程度不高。科研成果应用到农村防灾减灾工作很少,产业转化率低下,科技进步没能明显改善农业靠天吃饭的落后局面。农业减灾技术体系的不健全,直接影响农村防灾减灾的现代化水平。

5、农业保险缺乏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农业灾害保险投保率仍然偏低。我国至今还没有规定把农业保险作为农业保护措施的专门法律,农业保险只按市场化运作。法律法规的缺失,致使各级政府在农业保险发展中的职能缺位,从而使农业灾害保险投保率低下。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数字,2008年雪灾造成1111亿元的损失,而保险赔付仅为10.4亿元,赔付率不足1%,与发达国家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中大约30%至40%由保险赔偿相比明显不足。我省农业保险同样面临巨灾支持体系、与灾害相适应的财政税收支持、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等缺位的困难。目前我省对农业自然灾害损失补偿主要是政府灾害补助,但这一补助力度,远远不及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农业保险的状况,不利于我省防灾抗灾救灾长效机制的建立。

 

建议:

1、省政府制定规划全面推进农村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工作。加强对农村全面推进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科学部署全省农村全面推进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此项工作在全省的全面推开。

2、加大农村防灾减灾的总体投入。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方案时,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优先安排资金建设农村灾害防御体系。对全省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救灾物资储备、沿海大部分避风港设施等防灾减灾基础条件全面普查,逐年安排专项资金加以维护;将农业灾害监测和防控经费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保证资金投入与农业防灾减灾的实际需求相适应。

3、尽快在全省农村建立健全灾害应急体系。构筑农村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形成规范的、平时与灾时紧密结合的灾害管理模式;理顺农村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建立适合农村灾害风险管理和灾时应急需要的灾害预防人员队伍;组织力量制定与农村社区管理体系相适应的防灾减灾制度,制定适合我省实际的乡镇级和村级突发灾害应急总体预案。

4、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先进科技成果应用到农村防灾减灾事业。出台优惠政策,增加科研投入,形成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人员积极攻克农村防灾减灾难题,以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扭转农村防灾减灾的“粗放型”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村防灾减灾的科技含量,逐步改善农业靠天吃饭的落后局面。

5、提高农业灾害保险投保率,强化农业保护措施。通过先行性和实验性立法、政府采取对农业保险公司实行经营补贴或税收优惠等形式的政策支持,同时加大农业保险宣传,以提高农业灾害保险投保率,切实提高农村灾害防御能力。

6、鼓励并规范民间互助保险行为,提高农民自身抵御灾害的经济能力。总结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的经验,形成政府指导意见,规范我省农渔业互助保险行为,有效地改变农民在自然灾害中的弱势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