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力度推动珠三角产业结构升迁,

2016-12-21 05:08:19 来源:广东政协网

加大力度推动珠三角产业结构升迁,

促使其成为全国发展“新型经济”的排头兵

 

(书面发言)

 

一、加快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换需要培养“排头兵”

 

国家于“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优化结构,使国民经济发展能在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这是在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态势作较为准确的判断基础上,所做出的明智部署和安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二十多年快速增长,并已将自己建设成众所周知的“世界制造基地”。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这一高增长是以高投入为主要特征的。当前,中国单位产值能源消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排污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几倍,劳动效率仅为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2004年,中国创造了约占全球的4%的GDP,但它消耗的一次性能源约占全球的12%、淡水占15%、氧化铝占25%、钢材占28%、煤炭占31%、水泥占40%,而且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目前,国内不少矿产资源的供应已经捉襟见肘,相当程度上依靠进口维持,生态环境压力也相当之大。在未来,以下两大因素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这一压力:一是中国的重工业化进程。进入重化工业阶段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了。因为与轻工业相比,重工业有如下特点:投资较大,形成新生产能力的时间长,用工却很少;能源消耗量较大,特别是近年来钢铁和有色金属的快速增长对电力消耗增长很快;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较大。二是国际市场格局的发展新趋向。有关资料显示,占世界85%的人口正陆续进入工业化阶段,这反映当前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特别是资源供求矛盾将日趋尖锐。即使国际市场能够弥补中国资源之不足,生态和环境破坏的沉重代价也难以承受。这使得中国新时期中经济发展面临的变数趋大化。以上事实反映,在“十一五”规划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颇大,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老路,已经走到了尽头。如果没有特别有效的措施,通过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大幅度降低资源投资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益,要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是十分困难的。(恐怕全球的资源都不足中国用!)

 

实现既定的“在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的基本出路在于迅速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除此之外别无选择。也即是说,在新的发展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优化结构,并以此为基础推动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选择。

 

然而,转换经济增长方式需要一定的条件及资源保证。目前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不仅财政资源极为有限,其地员广阔,各地的经济发展条件又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要在全国范围内同时大规模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是不可能的。为此,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基础及条件均较好的地方构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示范区,以期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较少的资源并形成能推动全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增长极”,既能为全国提供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经验,又能快速且有效地推动全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

 

二、广东具备充当加快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排头兵”的典型性及条件

 

1、广东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极为迫切

 

广东省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性在全国具典型性,即:广东省经济增长“两高一低”现象极为明显,加快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极为迫切。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支柱,制造业的投入产出效益低下。制造业以密集、粗放的加工工业为主,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珠三角地区再次飞跃。现每年从珠三角地区发出的程控交换机、光通信产品、微型计算机、打印机、彩管、PCB、电声器件、彩电、激光视盘机、组合音响等电子信息产品都名列全国前茅,但这些产品用到的核心IC部件,却几乎都来自中国台湾和长三角等地区;据测算,广东平均投入1亿元固定资产,其GDP的产出在1978年为6.83亿元,1985年降为3.13亿元,2000年为2.99亿元,2003年仅为2.71亿元,投入产出率逐年降低;1998-2003年广东全部国有企业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的工业附加值率(附加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仅由25.1%提高至26.6%,而与同期全国这一指标为28.7%提高至29.5%还有3个百分点的差距(发达的德国和日本均为40%以上);出口贸易额中76%属加工贸易出口,其中多数为一般性的加工装配品;整个制造业以加工装配及一般技术制造为主,也就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企业缺少核心技术。如东莞IT产业产值800多亿元,占工业总值1574亿元的一半以上,但全市出口的49.36%为来料加工装配、49.17%属进料加工;“九五”以来,广东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利税率虽基本上保持着上升的趋势,但产值利税率却很低。2002年,广东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利税率在全国排倒数第一,其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为22%,不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天津(29.4%)、山东(27.0%)、江苏(25.4%)等省市的水平。在改革开放之初,珠三角地区很多“三来一补”企业利用内陆地区大量廉价劳动力发展起来,并形成“高强度、低收入”的惯性。而劳动密集型的“三来一补”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必然面临一个结构性的调整——薪酬调整只是表象,珠三角的产业结构已经无法再支撑规模与利润的同步增长。

 

二是资源有限但耗费强度大。广东能源储量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的1/20,但目前人均用能量为2553.7千瓦时,为全国平均水平1462千瓦时/人的1.7倍,超过2000年世界平均2479千瓦时/人的水平;经20多年快速发展的珠三角可供开发的土地所剩无几,很难安排更多的工业项目落户,但广东目前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需投入耕地5万亩。可见,广东靠外延扩大再生产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三是出现不同程度的“民工荒”、“用电荒”、“水源荒”、“用地荒”及“洁净荒”现象。据有关调研表明,广东目前缺民工约200万人,这与工资待遇低有直接关系:月平均工资在700元(含加班费)以下的企业普遍招工较难;700-1000元的企业,招技工较难,但用工基本可保证;1000元以上的企业招工没有问题。水质及水量均存在问题。现人均耕地仅0.41亩,加上政策性控制,用地资源颇为紧缺。2005年广东最大电力负荷为4600万千瓦,缺口为13.3%,电力缺口将达到全国总缺口的24%,为2005年中国最缺电的一个省。国家环保总局牵头调查显示,珠三角40%农田金属污染超标(重金属污染的严重程度,引起了大量专家对该问题的关注)。以上因素,再加上原材料涨价及运力紧张等问题,给人留下了“中国开始不再‘廉价’”的印象。

 

2、广东具有作为全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排头兵”的较好条件

 

与此同时,要将广东建设成全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排头兵”具较好的基础条件。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颇具规模,对全省产业结构形成辐射的潜能大。广东省仅在珠三角地区,便有6个国家级和3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国家级软件园、1个国家级的大学科技园、12个国家“863”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它们正在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现代工业转化,将产业结构推向高度化。这是其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能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94%及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撇开统计口径问题,广东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是相当之大的。广东科技厅消息:2003年珠三角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6050亿元,相当于江苏、上海、浙江三省市的总和(按01年科技部有关部门统计,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就已达到450亿美元的规模,仅次于美、日、德、法、韩、英,超过意大利,排行第7位)。2004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8196.29亿元,增长24.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664.6亿美元,增长38.2%。总产值和出口额继续位居全国第一。高新技术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935.14亿元,增长24.3%。

 

二是虽然目前广东的产业层次不高,但作为世界最著名的制造基地,其制成品的市场竞争力强,珠三角的主要产业正在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现代工业转化。以珠江主航道为界,分别形成了东岸以深圳、东莞、惠州为主的电子信息产品产业群和西岸以广州、佛山、江门、珠海为主的电器产品产业群。其中,由广州、深圳、东莞、惠州四市组成的“电子信息业走廊”,电子信息产品产值占了全省的72%,成为亚洲地区电子信息业最密集的地方之一。2004年广东工业总产值及增加值分别达26720.87亿元和7086.36亿元,出口额达1915.58亿美元。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广东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已连续十多年高居全国第一,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产品出口均占全国全行业三分之一强。工业规模大且市场基础好,将为广东产业结构的提升创造良好的产业条件。

 

三是经济实力雄厚。靠近港澳的地理区位优势及先行一步的政策优势,使广东省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强省,目前其财政实力较为厚实,2004年地方财政收入达1416.87亿元,按人均及国土计算的财政收入密度指数,广东分别为78.80万元/平方公里,1759元/人,远比全国2.26万元/平方公里及166元/人的平均水平为高。这反映广东省政府有较为充足的财政资源以支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

 

四是市场经济机制较完善。珠三角市场化改革时间早,市场化程度高,积累了很多发展市场经济制度的经验。在中国经济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前些时候完成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中,“中国市场化指数”的五大项一级指标广东均居全国前列。其中,“要素市场发育程度”指标排全国第一,“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指标排全国第二,“市场中介组织发育程度和法律制度环境”、“政府与市场关系”及“产品市场发育程度”等指标均居全国前5位,广东的市场化进程得到我国经济领域的充分认同。这充分反映广东在市场化进程上的确已形成先发优势,为广东加快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奠定了体制条件。

 

由上分析可见,广东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极为迫切,且在加快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具有国内其它地方所没有的内外部优势条件。基于这样的考虑,广东可在加快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在全国先行一步并勇当“排头兵”,并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机制及经验,为我国其它地区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并作为推动全国加快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增长极”。

 

 

 

三、加快广东省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使之成为全国加快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排头兵”及“增长极”的对策与措施

 

为促使广东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建设成为中国加快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排头兵”,充当促进中国加快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增长极”,建议采取如下的对策措施:

 

1、对广东省如何加快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思路作整体规划

 

根据广东基本省情,从自身加快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及有效推动全国加快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角度出发,对广东经济增长运行机制以及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资源进行系统客观的评价,找出存在问题以及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有利条件,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相关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定位广东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方向、基本目标、不同区域(特别是珠三角)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及基本路径,并制定相应的基本对策措施,为确定广东省加快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基本思路奠定基础。

 

2、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提升产业结构

 

制定广东加快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相关规划,具体定出广东省经济增长中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耕地保有量、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以及生态环保指标目标,并按集约型经济运行要求颁布《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运用财政、税收、金融和行政手段,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发展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高技术含量以及高增值产业发展,鼓励降低能耗、物耗及排放量。同时,对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的产业企业实行限期整改,并通过提高进入门槛和对水、电、土地和劳力等要素使用收费标准,促使其自觉进行相应的整改或外迁。

 

3、努力将高新技术产业区建设成为广东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增长极”

 

重新整合广东省现有高新技术产业区域资源,使位于省内的各个国家级及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区、国家级软件园及大学科技园、国家“863”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能够改变当前严重重复布局的格局,按本省产业发展要求,依据自身的资源特点向各具特色且互相分工协作的方向发展。同时采取以下措施将其建设成广东省加快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增长极”:一是按各产业园区的特色化专业要求优化投资环境,使园区内产业能得到更好地发展;二是高度重视引进和培育处于高新技术产业链中高端的研发及技术开发等活动;三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园区内的高新技术及产业进行对外辐射,以有效带动全省产业结构的升级。

 

4、大力发展高水平服务产业,为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提供环境支持

 

高水平的服务业是顺利转换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条件。目前,与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相比,广东省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明显偏低,并出现因发展滞后而引致产业结构演化与城市化进程不协调状况,即在工业化不断推进时第三产业比重不升反降:广东省第三次产业比重在1992年为36.0%,十年后的2002年才缓慢发展至41.%。近几年,受学术界及官员们对产业演化理论的误解而提出“重化工业阶段”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必经阶段”的思潮影响,着手大规模发展重化工业,而使第三产业发展相对受冷落,其比重在2004年又降至36.8%,几乎为十几年前的水平(虽然最近经济普查的数据反映,2004年第三产业比重达44.3%,但其规模及质量与整体经济相比却也明显偏低)。为加快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广东应利用CEPA契机,通过及透过港澳地区积极承接海外高水平服务产业的转移,加紧培育服务支柱产业,重点发展高水平的金融、信息、要素流通、科技服务及科技中介服务业,以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