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2016-12-21 05:08:17 来源:广东政协网

关于促进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民盟广东省委、广东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

在广东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的大会发言)

 

职业教育在我省的社会与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当前和今后我省将面临一些严重问题: 新生劳动力的就业和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经济结构调整要求新生行业和淘汰行业的员工在岗或转岗培训;城镇化进程将带来几百万的富余农村劳动力;技能型人才在数量及结构上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广东打造“世界工厂”的发展目标,我省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我们这里所说的职业教育是指高等职技院校,各类中专、职中、技校等中等职教学校以及各种职业培训机构)。

一、我省职业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

1.职业教育发展初具规模

截至2003年底,我省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已发展到964所,在校生118万人,分别是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的2倍和15倍多。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岗前、在岗、转岗培训并存共进,全省已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就业训练中心达2600多个。

2.民办职业教育有较大发展

目前,我省已有一批办得好、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民办职业院校。至2003年底,全省民办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有12所,中等职业学校111所,职业培训机构2438所,专修学院53所。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为职业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3.职业教育改革初显成效

1)专业结构开始调整优化。大力改造传统专业,重点建设“软件蓝领”、数控技术、环境保护等一大批新型专业;启动省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扶持20所院校建立软件人才培养基地。

2)办学特色逐步显现。①中等职教实行弹性入学。招生不限年龄、地域,一年多次招生。②积极开展课程改革试验,组织编写了大量的有职教特点教材及资料。③突出技能培养。全省建起了70个专业特色明显、布局合理、设备先进的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4.初步推行劳动准入制度

广东已开始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全省拥有600多个职业技能鉴定机构,1万3千多名考评员和专业队伍,鉴定范围达418个职业(工种),2003年鉴定人次80多万,已经连续6年在全国位居第一。

二、我省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省职业教育尽管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总的状况依然大大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落后于一些省市地区,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1.对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足

表现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畸重畸轻的现象非常严重,例如,在省重点扶持的九所高校和进入广州大学城的十所高校中,涉及职业教育的高校没有一所;普通教育的资金投入远远大于职业教育等。

2.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不足

我省民办职业教育的规模和范围还不够大。2003年,我省职教院校在校生总人数94万人,其中民办职教院校在校生8.8万人,不到10%。江苏的民办(特别是企业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相当普遍,陕西、江西民办职业院校的规模和影响走在全国前列,而我省的民办职业院校尽管起步较早但却没有做大做强。

3、管理体制不顺,办学理念及模式依然比较落后,办学特色不鲜明

管理体制上,各级职业院校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范和管理。

办学观念上,依然用办普通教育的理念办职业教育,用普教的标准来衡量职教,片面追求升学率。

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职教特色不鲜明,被人戏称为“打职教牌子,作普教压缩饼干”。

4、办学条件问题比较严重

1)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低,办学经费严重不足。

1998~2002年,广东省预算内教育经费年均递增19.89%。但是,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见下表),我省地方财政同期对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是逐年上升,而是逐年下降。例如,揭阳市本级财政预算内职业教育经费由1996年占预算内教育经费的5%降到2001年的3%,潮州市2001年为2%,比2000年全国平均水平8.4%低得多。

附:广东地方教育经费结构支出一览表    单位:亿元

项  目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广东地方教育经费支出

315.9

358.8

474.28

570

技工教育经费支出

3.65

2.8

1.75

2.35

中等职业学校经费支出

10.47

10.47

6.55

12.05

 

高等职业院校、技工学校的经费同样严重不足。例如,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被定为广州职业院校的龙头,但一年的财政拨款仅有1800万,为了维持正常运转,不得不去借款。近年来,省财政每年对技工教育的专项投入只有2600万元。

2)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校园面积偏小。例如,国家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定位为省职教系列院校龙头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全日制普通生8100多人,生均校园面积只有28.4平方米,离国家最低标准(54平方米)还差48%。韶关市第二高级技校总面积仅80多亩,一条道路横贯其中,被分成四个校区。

教学仪器设备相当匮乏。我省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仪器设备值很低,2003年生均值仅为3660元,江门、清远、河源等市在2750元以下,其中河源市仅有1320元。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教学仪器设备的投入上,职业教育应等于普通教育的2倍。我省与这一标准的距离还很大。

实习、实训基地不足。平均每10所中等职业学校才有一座实训中心,一些中等职业学校根本没有实习、实训基地。

3)师资数量、质量、结构缺陷已成为限制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

从数量上看,全省各级职业院校现有教师约5万人,教师缺口将达10多万。从质量上看,全省现有中等职业学校(未含技工学校)师资中,本科及以上毕业者24216人,达标率仅有 71.6%,有7个市达标率低于60%,最低的河源市竟然只有34.7%。如果再把技工学校算上,达标率将更低。从来源及结构上看,现有教师不少由原来普通教育转行,真正来自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教师少而又少。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中,“双师型”教师仅占14.75%;潮州、汕尾、阳江三市该比例低至5%。

5.有关制度及法规政策不完善

1)教育准入制度不完善。在职业技术院校的主体资格认定及获得及职教院校的领导、师资、实训人员的条件等方面,缺乏完善的法规政策予以调整。不少不懂职业教育的人在从事职教管理、教学和实训。

2)劳动就业准入制度还很不完善。国外经验证明,职业教育必须辅之以严格、权威的劳动准入制度。我省已推行劳动准入制度,但该制度远未完善。

3)有关人事、教育法规政策不落实、不配套。例如关于20%的教育附加费投入职业教育的规定未能落实;从2004年起财政按学生人头给职业院校拨款的政策未能兑现;在职称评定上,工龄计算、人事编制、评估体系等方面,体制性束缚严重。

三、推进我省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提高认识,以《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根据,结合我省具体情况,制定配套法规政策,加大改革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1.各有关方面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就业是民生之本”,必须真正树立职业教育首先是就业教育的观念。省发改委将就业再就业问题列为2004年广东的首要问题,足以说明就业问题的严重性。

必须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对我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彻底破除职业教育是低层次的二流教育的传统观念,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连接的“立交桥”。

2.政府应当承担起职教发展的统筹角色,进一步大力推进多元化的职业教育投入机制

1)借鉴江西、陕西等省的做法,在省、地级市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由政府牵头,教育、经贸、劳动保障、计划、财政、人事、农业、物价、扶贫、税务等部门组成,负责制定重要政策,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明确各部门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职责,分工协作、合力办学。

2)采取多种办法,大力推进多元化的职业教育投入制。

① 政府必须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使之至少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短期内有效推动职教发展的重要手段。德国、澳洲、台湾政府投入占职业教育总投入的70%, 其余占30%。② 政府投入应集中于培养师资及一些重点的职教院校,积极培育其他职教院校,将来逐步采用出售、出让股份或国有民营等多种方式,对公办职教院校机构进行改制。③采取更灵活的政策,在征地、税收、信贷等方面对民办职业教育给予政策支持,吸引社会力量投入职业教育。例如企业投入职教的资金可予税前抵扣,用于在岗或岗前培训的经费可以列入成本等。支持民办职教院校办好实习基地和校办企业。

3.下大力气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

1)为解决职教师资匮乏的严重问题,培育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成为省级职教师资培养的龙头,列入省重点扶持的院校。

2)尽快解决一些职教院校校园校舍面积、教学仪器设备落后匮乏,实习、实训基地严重不足的问题。

4.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改进职业教师职务评审法

1)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继续推进“智力扶贫工程”,调整设置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非农职教专业。

2)理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关系,将技工学校的业务指导和管理权划归教育部门。

3)筹建省职教研究所,研究制定职教标准化规范和职教评估指标体系,为职业教育的改革、规划、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4)加大师资队伍改革力度。例如:鼓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任职职教院校,如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任职职教院校在晋升和奖励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5)扩大职业学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自主权,加强院外公共的及院内的实训基地建设,鼓励企业与职业学校相结合,组成产教联合体。

6)推动教学改革,实行分层次教学,一体化授课;引导职业学校实行“多证书”制度,有关部门要积极协助符合条件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国外就业。

5.职业教育的法治及政策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1)严格职业教育准入制度。提高职业教育学校的主体资格、师资、实训人员的条件等方面的准入门坎,建立严格的职业教育准入制度。

2)严格执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完善就业准入的法律、政策体系,进一步明确违规的法律后果。严格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介绍机构、招聘广告、用人单位都要遵照执行,凭证就业,同时合理降低资格证书行政收费。政府充实劳动就业准入制度的监管执法力量,劳动、工商部门应加强监督力度,对违反该制度的责任人严肃处理。

3)加快人事、教育制度的改革,落实和完善有关配套法规政策。落实20%的教育附加费投入职业教育的规定、财政按学生人头给职业院校拨款的政策;改革职教职称评定制度,确认工程师、技师、烹调师等在评定职称上的作用;解决公办教师进入民办院校的教龄连续计算问题;重新制订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的新人事编制。

总之,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合理配置公共财政的教育资源,积极吸纳社会和民间资本,尽快地做大做强我省的职业教育,为率先实现现代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