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文史资料精编(上编)第4卷
清末民国时期文化与民族宗教篇
目 录
·清末民国时期文化(教科文卫体)篇·
科举考试的回忆 商衍鎏(1)
南社在广东的活动 陆丹林(13)
汕头华英学校历次学潮与反英斗争 黄达修(19)
桂系据粤时广州报纸的怪现状 陆遯翁(25)
陈济棠提倡读经和我审查《孝经新诂》经过 许崇清(29)
陈济棠编印《经训读本》经过内幕 谭太冲(33)
知用学社和知用中学 张瑞权(36)
关于岭南大学工学院的一些回忆 冯秉铨(43)
广东师范教育制度的变迁 黄佐(46)
关于《广东师范教育制度的变迁》一文的补充订正 罗宗堂(51)
我所知道的两广工业学堂 李敦化(52)
从“工专”到“勷大工学院” 李松生(56)
新少年学堂志 黎照寰(61)
广东省中小学制度的变迁(1902—1937) 黄佐(73)
解放前海口新闻事业的回忆 陈铭章(83)
1924年—1935年国立中山大学派系斗争概述 张掖(87)
中山大学林场风潮始末 侯过(94)
西南政变后中山大学的两次易长 邱平(98)
邹鲁在中山大学任内 曾纪蔚(104)
中山大学“抗声社”幕后 江锦兴 张仲绛(111)
广东国民大学之回忆 朱勉躬(遗稿)(120)
清末广东大学堂概述 沈祥龙(135)
广州法政专门学校的建立及其变迁 莫擎天(138)
广州培正中学怎样为美帝文化侵略服务 赖弈辉邓鹰扬(144)
对《广州培正中学怎样为美帝文化侵略服务》一文的补正 冼子恩(158)
番禺师范学校的一次校长争夺记 黄鹤楼(160)
梅县中学几次风潮的回忆 钟贯鲁(171)
从教忠学堂到教忠中学 曾绍洙(176)
广东早期农业教育和农业试验 梁惟一(181)
广东精武体育会和陈廉伯、熊长卿 陈天杰(186)
佛山精武体育会 何心平(194)
梅县足球史话 叶家烈(203)
我参加1936年世运会的回忆 叶北华(209)
清末民初广州报业杂忆 沈琼楼(215)
从清末到抗战前的广州报业沈琼楼 陆遯翁(235)
关于清末民初至抗战前广州报业两篇史料的补充订正 邓警亚(257)
关于《从清末到抗战前的广州报业》一文的补充订正三则 高承元梁图光 周哲(261)
沦陷时期广州敌伪报业 郑广忠(263)
抗战胜利后到解放前的广州报业 陆羽(274)
《原子能》小报创办始末 李汉冲(301)
关于中央日报的一些回忆 佟绍弼(304)
李伯鸣与中山日报 李鹄飞 李松庵(309)
对《广东文史资料》第18辑一些史料的补充订正 蔡世英(319)
解放前唱片公司概述 陈卓莹(320)
清末党人利用粤剧宣传革命点滴 邓警亚(326)
对《清末民初广州报业杂忆》一文的补充 陆丹林(328)
我所知道的东莞明伦堂 叶少华(331)
东莞明伦堂史略 集成(346)
·清末民国时期民族宗教篇·
广州满汉旗人和八旗军队 于城(354)
辛亥革命前夕广州满汉八旗的一些情况 佟直臣(373)
王毅屠杀海南黎苗民族的暴行 梁秉枢(376)
陈汉光对海南少数民族的血腥统治 何凯诒(379)
冯子材镇压海南万宁黎族人民的一些史实 杨国传郑人权(384)
抗日战争期间美帝在广东基督教会中的阴谋活动 熊真沛(388)
解放前后帝国主义传教士在广东的阴谋活动 熊真沛(400)
广州解放前后基督教“应变”活动史料的补充 胡翼云(410)
美帝分子骆爱华布克礼在广州撤离前后的活动 王以敦(418)
徐谦与基督救国会 陆丹林(425)
基督教长老会在潮汕
——英国长老会传教入潮汕的情况 陈泽霖(433)
清末蕉岭县教案始末 陈佩衡(451)
清末连州教案始末 黄韶声(455)
关于《清末连州教案始末》的补正 陈占标(459)
海南岛基督教的片断史料 王芳园口述郑南惠笔记整理(461)
清末江门教案前后许只(464)
关于《清末江门教案前后》的补充(二则) 梁元惠(469)
对《广东文史资料》第十四辑二点质疑 陆丹林(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