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为公’·两岸行”——2017粤台优秀青年学生修学行活动 圆满结束

2017-12-13 01:52:20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由本会与东莞台商育苗教育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天下为公’ •两岸行”--2017粤台优秀青年学生修学行活动,在汤炳权理事长的精心筹划和直接组织下,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安排,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粤台两地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受到了海峡两岸青年学生的普遍欢迎和高度赞扬。今年活动的主题为:“弘扬中山精神  绽放青春梦想”。活动分两部分:
  一是“岭南修学行”,7月17日至22日,在广东中山市、广州市和东莞市展开,来自广东11所高校的60名师生和来自台湾6所高校的49名师生共同参与了该活动。本会先后组织粤台师生参观了中山纪念中学、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黄埔军校旧址、大元帅府纪念馆、中山纪念堂等与孙中山有关的纪念地;参观了珠江钢琴集团、东莞展览馆、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欣赏了珠江两岸的美丽夜景和长隆大马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了广东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以及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7月19日上午,两地学生在中山大学永芳堂举行了“2017粤台青年论坛”,与专家学者一起弘扬孙中山先生的精神,畅谈青年一代的青春理想。7月21日晚上,两岸师生在广州举办了联欢晚会,以轻松欢快的形式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互动和友谊。翌日清晨,广东学子欢送台湾师生离穗返台,至此,“岭南修学行”活动安全、圆满结束。
  二是“台湾修学行”,7月30日至8月4日,由本会仲德昌秘书长带领的广东11所高校59名师生在祖国宝岛台湾开展。在台期间,广东的师生先后参观了孙中山纪念馆、中山楼、故宫博物院、宜兰传统艺术中心,考察了云林晁阳绿能园区,7月31日在佛光大学开展交流,当晚举行了两岸师生联欢晚会。8月4日晚上,广东师生全部平安回到各自校区。至此,“‘天下为公’ •两岸行”--2017粤台优秀青年学生修学行活动的全部安排圆满结束。
  本次活动得到各方领导高度重视,策划也更趋务实,今年,我们在“青年论坛”的环节里,特别邀请了共青团广东省委统战部梁苑玲副部长和展翅网喻文涌副总裁到会介绍2017“展翅计划”,目的在于借助这一平台,为两岸学子开发高质量的兼职、实习、实训正式招聘等各类型岗位(其中包括暑期实习见习岗位),推动学生提升实战技能,丰富职业体验。
  为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我们还在“感受广东”环节组织开展了“‘感动瞬间’摄影比赛”与“‘岭南修学行心得分享’推荐作品选”的活动,其中,“感动瞬间”摄影比赛最终由名为“你和我,河两岸”、“掠影”、“同心·同行”的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在本次活动结束后,参与活动的广东高校各校联系人收集了本校同学的心得分享作品共67篇,经过主办单位初选和专家学者评议、推荐,最终确定广东工业大学张宇文的《信任》、华南理工大学陈醉的《美人之美,美美与共——2017年“‘天下为公’·两岸行”修学行活动有感》、暨南大学王惟的《两岸情——两岸修学心得》、华南师范大学何树君的《有朋自海峡对岸来——记2017年“天下为公”岭南修学行》、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郑嘉怡的《“天下为公”岭南行 让两岸成为一家人》等五篇文章为岭南修学行心得分享的推荐作品。
  本次活动让同学们对伟人孙中山有了深入的认识与理解,对广东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感知,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建立了友谊。可以说我们的活动主旨已经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活动成效明显。
 
中山纪念堂前合影
中大永芳堂前合影
 
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教学楼前合影
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老师向两岸行师生介绍学校情况
参观东莞台商子弟学校
东莞展览馆前合影
参观东莞展览馆
青年论坛主持人、演讲人和主办方领导合影
座谈会领导嘉宾和学生代表合影
座谈会
联欢晚会歌唱表演
《你和我,河两岸》
《掠影》作品成员
联欢晚会主持人与主办方领导合影
台北孙中山纪念馆前合影
你和我,河两岸(一等奖)
掠影(二等奖)
同心·同行(三等奖)
 
  以下是五篇岭南修学行心得分享的推荐作品的具体内容: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2017“‘天下为公’•两岸行”修学活动有感
  华南理工大学 陈 醉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箴言”,认为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处理好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首要应该是各自能够保持一种平和、谦逊的心态。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何尝不是如此。正是怀着“美人之美”的心态,我在这次“‘天下为公’•两岸行”的台湾之旅中看到了更多“美美与共”的期待。
  刚到台湾,机场里等候多时的导游赵大哥热情地把我们带上了大巴,然后开始了他热情洋溢的讲解。其实那时大家都没怎么听,因为我们大多第一次到台湾,对车窗外的一切都觉得那么新鲜。而且台风刚过境,蔚蓝的天空洁净如洗,我们都只顾着拍照。但是赵大哥还是讲得那么认真,并时不时幽默风趣地为我们介绍窗外的风景与建筑。那时我还听到一句,台湾有“三美”,美景美食和美人。
  第一站,参观台北的国父纪念馆。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馆长,人很消瘦,但却精神抖擞。第一句有点客套,说是接待我们的来访让他备感荣幸,但是他接下来全程投入的讲解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荣幸”并不只是客套话。特别是在给我们讲述国父纪念馆的建筑设计怎么体现出了孙中山先生的“博爱”精神时,我看到他的两眼就像在发光。
  难忘的还有第一晚的小伙伴,他们从桃园过来带我们去坐捷运,逛夜市。很庆幸在岭南修学行的时候认识了健行大学的他们,让我们到台湾的第一晚就可以如此深入地好好玩。直到我们都吃饱玩好,把我们送回饭店后,他们才离开。后来才知道他们没赶上从台北回桃园的最后一班火车,就在附近找了家青年旅馆住了晚。
  还记得第一次去7-11买东西时,我拿着1000块只买了盒方便面。付钱时生怕看到售货员那嫌弃的神情,我连忙不好意思地解释说刚到台湾没零钱。她却亲切地笑着说没关系,找钱后还热情地为我介绍到每一张钱、每一个硬币的特征与面额,其中还特别提醒说100块的台币和人民币很像,搞混了我会很吃亏的,让我分开放。受宠若惊,似乎台湾里的每一个人都那么地热情有礼,不只是每一家店的售货员,还有每一家饭馆的服务员,每一个场馆的工作人员,他们总是把笑容挂在脸上,把“谢谢”、“没关系”、“不好意思”等温暖人心的话语挂在嘴边。
  说到场馆的工作人员,不得不提的就是我们在阳明山中山楼参观时遇到的讲解员。那是位年近70的老爷爷,他说他是共和国的小弟,1949年10月出生,刚好比共和国的成立晚几天。他住在附近,有空就和他老伴一起过来志工志愿讲解,从中山楼的规划建设,到楼里的各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再到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故事,他感情充沛、声情并茂地娓娓道来。讲解的最后,还以中山楼的镇楼之宝——春夏秋东四幅瓷画为题作了首诗送给我们。对了,他退休前曾是台湾的军官。
  同样曾经当过军官的,还有一直陪伴着我们的导游赵大哥。他也是退伍后闲不下来,刚好两岸实现“三通”,很多大陆游客到台湾来旅游,所以他就被朋友介绍做起了导游。从台湾的历史,到台湾地理、政治、经济再到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每天在大巴车上和我们随意而侃的东西都有一定的主题,可见他为成为个专业的导游做了很多的功课。其实第一天我们飞机延误,他就在机场等了三四个小时,从见到他的第一刻起,到最后一天到机场值机时,他总是笑脸相迎,和蔼可亲,如果不是因为在车上跟我们分享了他的人生故事,可能我们都猜不到他也曾做过校级军官。
  最后,回想起我们岭南修学行第一天的座谈会上,杨校长说在交流中,就是要去发现彼此优点,加以学习。细心留意,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点和美德,或是对人热情礼貌,或是对朋友热心周到,抑或是对工作的那份热爱和敬业,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美人之美”,我们大陆很多人也有自己的优点,加以学习,相辅相成,终将“美美与共。”

 

  

有朋自海峡对岸来
—记2017年“天下为公”岭南修学行
华南师范大学  何树君
  2017年7月17日至7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孙中山基金会与东莞台商育苗基金会举办的“天下为公”两岸行之岭南修学行。在这六天五夜的修学行中,收获颇丰,感受亦满满。不仅认识了一群来自宝岛台湾的热情洋溢的同学,也认识了广州各高校的其他同学。这几天走访了中山市、东莞市以及广州市与孙中山先生有关的纪念馆、军校、中学等,了解到了孙中山先生为国为民坚持不懈奋斗的事迹。以下是本人这一次岭南修学行的一些感悟与体会,算是为本次活动做个纪念。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台湾各高校的学生和老师们跨越海峡来到了广东,与广东各高校的学生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交流,不仅仅是学业学术上的交流,还有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彼此之间的了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我们华南师范大学非常荣幸与台湾建行科技大学的各位同学同车同桌,彼此之间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即使在活动结束后,在微信上仍旧保持联系。记得在中山第一晚的欢迎晚宴上,大家第一次见面的场景,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彼此之间并没有半点拘束感。为了使彼此之间快速地认识和熟悉起来,我们还玩了一个“记名字”的小游戏,先是彼此之间的自我介绍,说说地方方言,比如台湾的小伙伴说说闽南语,我们则说说粤语,潮汕话等等。台湾的小伙伴夜也有听粤语歌曲,我们也会和他们聊聊台湾的流行歌手。在这样轻松而愉快的气氛中,我们的心慢慢靠近,并添加了微信。
  在这次的活动中,我应该是最能感受台湾小伙伴的热心和关爱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就在出发的那天上午,我不小心把左脚扭伤了,一开始穿着拖鞋的时候见他们,我内心里是非常尴尬和不安的,因为台湾的学生衣着特别大方,上衣都是穿有衣领的衣服,这体现了台湾学生的礼貌礼仪和尊重。相比之下我居然穿了个拖鞋,虽然是情有可原,但是仍旧觉得不够礼貌。出乎意料的是,台湾的小伙伴们并没有认为我有任何失礼的地方,反而热心地关注我的伤势,甚至还有人去拿药膏给我涂抹。说不感动是不可能的,他们的真诚、善良、诚挚都让人越来越喜欢他们。而接下来几天的活动接触中更加让我们深深地了解到台湾学生的真善美。
  我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和建行科大的小伙伴们一起合作参加的“感动瞬间”摄影大赛了。在知道了这个活动比赛之后,大家都非常地热情参与。大家有空就会讨论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感动”呢?小组里一个可爱的小姑娘提议一群人自拍的时候,另一个人拍自拍的人。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照片的背景选在了东莞展览馆的门口。东莞市有非常多的台商和台商子女在,非同时常感谢台商们为东莞作出的贡献。照片拍得阳光有朝气,呈现出大陆学生和台湾学生的深厚友谊。经过热烈的讨论,确定了“你和我,河两岸”的主题,寓意海峡两岸的我们友谊长存。最终这幅摄影作品不负众望,得了第一名。这是两岸的小伙伴共同合作的成果,使得我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了。
  最后说说本次活动带来的一些收获。首先非常孙中山基金会和东莞台商育苗基金会认真而负责的活动策划。本次岭南修学行去了孙中山纪念馆、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纪念中学、黄埔军校、烈士陵园、孙中山纪念堂、大元帅府、珠江钢琴厂、东莞展览馆、台湾子弟学校等。在导游和解说的帮助下,我们对孙中山精神和孙中山先生为国为民所作出的努力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于先辈抛头颅洒热血而换来现如今的幸福,会更加懂得珍惜。
  在最后的道别的时候,大家互相拥抱互相道别,鼻子一酸,许多小伙伴都忍不住落泪了。感激的话说不尽也道不完,友谊是两岸最美好的桥梁。借用台湾小师妹的一句话:“思念将不会停止直到我们下次相遇。”我也坚信我们的深厚友谊会一直保持下去。最后再次感谢孙中山基金会和东莞台商育苗基金会对本次活动的支持,不仅收获了满满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两岸的小伙伴关系越来越密切,收获到了最真挚的友谊!

 

  

两岸情
——两岸修学行心得
暨南大学  王 惟
  在暑假期间,我很荣幸能够参加孙中山基金会和东莞台商育苗教育基金会举办的2017年“天下为公”两岸行的活动。在岭南行和台湾行的过程中,收获颇丰。
  1岭南行
  缅怀伟人。我们去了中山纪念中学,中山故居,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黄花岗等,感受到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所作的牺牲。正如佛光大学的王诗绫同学所说,以前对于“孙中山”这三个字只是在书本上看到,但是通过岭南行的活动,感觉孙中山先生就鲜活的站在我们面前。从小小的翠亨村走出,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的文化,带领中华民族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弘扬精神。当中国处于内忧外患、贫穷落后境地之时,孙中山先生就第一个发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他的《建国方略》等描绘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蓝图,显示了对未来中国的长远见解。孙中山先生致力于民生,并以“天下为公”、“博爱”鼓励国人。孙中山先生的不断进步,爱国等精神,在我们做研究,生活各个方面都会发挥重要作用。
  感受广东。作为北方人,第一次来广东就深深感受到广东的科技发展速度之快。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出门不用带钱,只需要支付宝,微信支付,就连校园里卖烤红薯的小摊也有微信和支付宝的二维码。出行可以骑共享单车,不用担心堵车,停车方便。我们给台湾同学介绍广东,乃至整个大陆的变化时,都很惊讶。
  为了让他们体验一次网上买东西的便利,我们在京东买了一些特产,上午下的订单,下午变到了酒店,台湾同学都感叹:“真的好方便,好快!”在夜游珠江时,坐在游船上看珠江两边的高楼大厦,台湾同学们都被珠江两岸的夜景所折服。
  互动交流。虽然和台湾同学们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是
  短短的时间却使我们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我们说着同样的语言,身上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这种亲情是不会因为距离、政治所磨灭。虽然两岸有所不同,但是正是因为这些不同让我们交谈甚欢,好像有说不尽的话题。通过几天和台湾朋友的相处,感受到了台湾朋友的热情,善良,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2台湾行
  以前感觉“台湾”似乎离我很遥远,但是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姥爷的四叔,我从小叫他四太爷,在战乱年代去了台湾,两岸关系好转后便到家乡探亲,当时的我还小,并不懂大人的思念亲人的感觉,只是感觉四太爷每次来,家里都特别热闹,像过节一样。姥爷和四太爷没能等到在台湾相聚,就都相继去世,这次虽然没有去四太爷生前居住的地方——彰化,只是经过,但是能踏上四太爷生活过的台湾,心里说不出的激动与感慨,也算替姥爷看看台湾,圆姥爷的梦吧。从前,感觉台湾好远,但是,慢慢的我从中原去广州上学,到了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对台湾的了解越来越多,特别通过这次两岸的交流活动,台湾于我而言不再遥远,飞机不过一个多小时,更重要的是与台湾朋友的心越来越近,日本殖民,社会政治的限制等障碍并没有将我们的心拉远,反而通过交流让我们彼此了解,消除媒体所带来的偏见想法,用自己的双眼更加公正客观的看待大陆和台湾,颠覆台湾同学们对大陆过时的看法。
  台湾行,让我感受到台湾朋友们的热情,亦或是种两岸割不断的亲情。在未到台湾的前几天,台湾朋友们就通过微信为我们介绍起台湾,哪里好玩,哪里有好吃的,他们细心的为我们安排好了自由活动的行程,看到他们做的行程我满满的感动。在到达台湾的第一天,我们到了台北101,看到早早在那里等的他们,感觉真的心里暖暖的。因为每天都不在一个城市,他们也都尽可能跟着我们的行程,不在乎是否明天上班,是否晚上会很晚睡觉,是否会累,每到一个地方,还未下车就看到提早到来的他们热情的向我们挥手,我们坐车的疲惫马上就消失了,感觉认识这群台湾的朋友特别幸运。他们的细心,贴心,热情,可爱,我们都将永远记在脑海里,珍惜与他们在一起的分分秒秒,珍藏他们送我们亲手制作的礼物和卡片。于我而言,他们的亲手制作的礼物已经不能用价格来衡量,每一份礼物都无比珍贵。
  孙中山基金会提供给我们两岸青年学生交流互动的平台,让台湾和大陆青年通过相处与交流,加深两岸的相互了解,用自己的眼睛与经历更加直观、公正的感受两岸的变化。只有交流,才能消除误解,加深了解,基金会的活动让我们从对台湾的陌生到了解,从对台湾朋友的陌生到相识相知,到组成了相爱的大家庭。海峡两岸同是一条血脉,同语言,同祖先,我们的亲情不会因为海峡、距离、社会、政治等方面而阻断,正是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相识相知不容易,我们更加珍惜我们两岸青年的相处时光,珍惜我们之间的友情,亲情。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是现代化的今天,我们虽然不能时常见面,但是我们通过微信,微博等保持联络,继续谱写我们海峡两岸的友情与亲情,情谊长存!最后,特别感谢孙中山基金会为我们提供的交流平台,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学习了孙中山精神、认识了可爱的台湾朋友们、更加了解了台湾!

 

  

信  任 
广东工业大学  张宇文
  我想,信任是一种深刻而饱满的幸福感,尤其是在被信任且达到他人期望的时候。
  转眼间,期待很久的“天下为公•粤台两岸”修学行完满结束了。这共计12天的行程像是一场精彩纷呈的剧目,一幕幕感动而愉悦的场面接连不断地轮放着,占据了所有参行者的脑海和心绪,继而演化成鲜活的记忆。从参观孙中山先生相关的历史遗址,到游览各处名胜古迹,再到观览极具特色的名校名厂。我们一路缅怀伟人,回温历史,一路感受前沿科技,交流互动,这场以学习孙中山革命精神为核心的两岸同胞交流活动,信息交流和感情交融都全面而深刻。
  回想起这段修学行,我想大爱和信任是它的关键词。大爱既是粤台两岸的慈善家企业家对国家、对伟人、对年轻一代的关爱,也是我们每位同胞之间的爱。而信任是我此行感触颇深的一点,我可以放心地相信同行的每个人,同时也被信任,那是一种相互的伴随整个行程的幸福感,以致我每当回想起这段旅程,仍会欢愉动容。
  孙中山基金会以及东莞台商协会的慈善家企业家们花费人力物力来举办支持此次修学行活动,是对我们青年学子最大的信任。这共计12天的行程说长不长,说短非短,他们把这宝贵的交流机会提供给我们,是相信我们会从这有意义的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我们也确实做到了。
  有一种信任,叫没有彩排。在踏上粤台修学行联欢晚会的舞台之前,我也在其他晚会活动中参演过。不同于以往的表演,岭南行的联欢晚会竟然没有彩排,甚至连踩场都没有。得知这消息后,为了保证节目效果,我便和其他两个参演的同学在晚会的前一晚先去寻问察看舞台以调整队形位置,但心里仍有点担忧晚会的节目效果,包括我自己学校的这个节目。但令人惊喜的是,第二天的联欢晚会顺利进行,圆满落幕。节目演出顺畅,节目间衔接流畅,台上台下互动也很欢畅,整个晚会的气氛一片欢快融洽。甚至还有领导老师即兴演唱了《阿里山的姑娘》。晚会过后,我为自己学校的节目演出顺畅感到高兴,也为这种被信任且达到期望的效果感到无比满足。
  而在台湾行的演出经历让我更真切地感受到被信任的幸福感和自豪感,那还是一种可以转化成力量的情感。在台湾行程开始前的几天,我接到通知说,要在台湾的联欢晚会上出演一个独舞节目。听负责人说,可以将上次的岭南行节目稍作修改调整就好,以减轻负担。这个突然的通知让我受宠若惊,首先是为我的才艺收到肯定而惊喜,但同时也为要在短短几天中出一个节目而深感时间紧迫。确实,把之前的节目稍作修改再表演一次省心省力,也就不存在时间紧迫的问题。但是,可能是追求完美的本性使然吧,我并不想再重演一遍上次的节目。一是因为上次表演的牛仔舞是适合双人或团体表演的舞种,独舞呈现不出牛仔舞欢快奔放的氛围效果;二是因为我想到台湾行联欢晚会观众和岭南行的是同一批,那么重复的节目显然不够有吸引力,感觉会对不住观众对晚会节目的期待。所以,我想我也应该再编排出演一支新的舞蹈。于是,我瞄准了适合独舞的现代舞,但那是我之前从未尝试过的舞种,时间紧迫加之我还要复习准备考研,而且缺乏练舞场地,要学好一支新舞且记熟动作显得并不容易。但是,似乎被信任的感觉也内化成了我的自信和动力。从选音乐,找视频,学动作,到改编排练,我用短短三四天的数个小时认真地编排练习着。终于在出发去台湾的前一晚,基本把节目练顺畅了。我看着自己那几天努力的功勋——两个撞淤了的膝盖,竟有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我想我挑战突破了自己,同时也能对得起基金会对我的信任和期望。
  到了晚会表演的前一刻,我才得知我的节目是最后一个出场。当主持人介绍说,“有请压轴节目现代舞出场”的时候,我再次受宠若惊。因为在没有任何彩排没有事先约定的情况下,这是对我的一种真切信任和厚望。开心的是,最后的节目效果反响挺好。尤其是领导老师们前来和我们一起干杯祝酒时纷纷称赞了我,那竖起的大拇指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和褒奖。我当时觉得周围的空气都是香甜的。
  在台湾行结束的前一天,一个台湾同胞告诉我说她收到明信片了。想起那是岭南行结束的当天,她让我帮她寄张明信片回台湾,这张明信片在漂洋过海又翻山越岭了十几天之后终于到了她手里。她很开心,我也是。而在台湾行结束的当天,由于时间紧迫又找不到邮局,我托付台湾的导游帮我寄了13张明信片。我在最后一天都没把明信片寄出去,眼看着可能只能自己带回大陆给朋友们,这让明信片显得很是苍白。我仍然清楚地记得当导游主动说可以帮我寄明信片时候,我是多么感动;也记得我在机场排着队过安检时,突然想起明信片未寄马上折回去交给仍在外面指引同学的导游的时候,我是多么感激。一个多星期之后,我朋友陆续跟我说她们收到了明信片很是开心。真的感谢导游,感谢我们彼此之间的信任。
  信任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力量。我想在此行中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被信任而又达到他人的期望。虽然今年的粤台两岸修学行剧目暂告一段落,但是我相信接下来的每一年会有更多更优秀的青年学子参与其中,并且和我们一样有所感动,有所感悟,有所感恩。
  此行此剧,未完待续。

 

  

“天下为公”岭南行 让两岸成为一家人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郑嘉怡
  2017年7月17日,我冒着绵绵细雨,拖着行李箱走在熟悉的中山街头。带着兴奋与紧张的心情与学校的伙伴集合,踏上了“‘天下为公’两岸行”粤台优秀青年学生岭南修学行活动的旅途。
  我们入住了中山国际酒店,整理行囊时候,与台湾的青年学生同住一层,因为比较近电梯的关系,耳边都是他们路过时的温言软语。我们十分期待与他们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作为中山学院学子的我们暗暗下定决心,秉着互相打破各自的刻板印象为目标,张开双臂去接纳与拥抱他们。而事实上我们也真真切切的做到了这一点。在第一夜,作为中山东道主的我们主动邀请台湾的青年学生去游览岐江夜景,感受中山夜晚的特色小吃,讲讲岐江桥的历史,讲讲中山的文化。而在这一夜,便开始了我们这个旅程六天五夜的缘分。
  我们一起撑着小伞和大伞漫步在孙中山先生的故居中,感受着孙中山先生是如何在这间小小的砖瓦屋中从襁褓婴儿成长到舞勺之年。我们共同在中山大学永芳堂参加粤台青年论坛,让思想的火花相互碰撞;又结伴参观中山大学的校园,感受这所为纪念伟人孙中山先生所创办的历史悠久的大学,体会其铿锵有力的校训“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我们前往黄埔军校学习“黄埔精神”,校门上“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的上下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同行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在书写着“天下为公”的漆金大匾前,互相探讨,挥洒着我们的抱负和志向。我们共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默默凝视墓坊上孙中山先生书写的“浩气长存”,静静聆听长埋于此、为国捐躯的英魂的呐喊。我们一同踏上珠江夜游的轮船,任由细雨拍打一个个青涩的脸庞,在江上欣赏两岸的繁华景象。
  以上记载的一幕又一幕,和记忆里充满欢声笑语的一刻又一刻,都交织在脑海一起,铸成我们的一张又一张小小的相片。在这六天五夜里面,我们和台湾的青年学生培养了深厚的友谊,尤其是和健行科技大学的小伙伴们。我们曾在陈旧又坚固的人行天桥上,欣赏着广州夜晚的车水马龙,生机勃勃。又举杯对月,畅所欲言的谈论海峡两岸的各种问题与作为年轻一代的梦想。在最后一夜的联欢晚会上,我们完满的唱响了偷偷在台下准备几天几夜的歌曲,其中的闽南语部分邀请了健行科技大学的朋友们一起上台歌唱。
  这一次的活动,真的令我们大陆学生和台湾学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作为把台湾学子送到关闸的唯一一个学校,我们互诉着一句又一句的再见,一个又一个悄悄的红了眼眶。我们跨越1166公里,能够认识彼此,成为友人,是一种奇妙的缘分。更令我们感动的是,我们在中山的第一夜,你们微笑的和我们说“大陆人和我们没什么不一样呀!”。是的,我们没什么不一样,拥有一样的黄皮肤,都是炎黄子孙,都是中华民族,都是一家人。感谢孙中山基金会和东莞台商育苗基金会为我们提供这个平台,让两岸学生有机会面对面、心连心的进行交流,在年轻一代中,播下和平美好的种子,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