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出差不忘调研推动持证排污全覆盖

2017-03-05 17:15:52 来源:南方日报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
  出差不忘调研推动持证排污全覆盖
《南方日报》 2017年3月4日 第A05版:时局·政情
 
   

 

 

  3月3日,连任两届全国政协委员的朱征夫一如往常忙个不停——将自己带来的5份提案反复修改,抓紧机会与其他委员交流讨论……
  身兼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广东东方昆仑律师事务所主任多职的朱征夫是出了名的“高产”委员,近4年一口气提了27个提案,从关注金融、环保,到聚焦住房、教育……不少建议被写入法规条文中。今年,朱征夫带来了关于简化领事认证、加入《联合国道路交通公约》等提案。
  为环保提案跋山涉水
  请同行“挑刺”优化
  严格言词证据的采信标准,降低非法证据排除门槛……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朱征夫一口气拿出9条系列提案而受到关注。有人评价,朱征夫的建议切中司法改革热点,体现了政协委员的专业化参政。
  “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必须得到更为有效的保障。”朱征夫一直强调,这是作为律师的职责,也是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使命。
  从30年前只身来到广州到创办律师事务所,丰富的人生经历练就了他坚韧直率的性格,多年的律师身份养成了他严谨思考提案的习惯。
  “就像驾驶员开车必须先取得驾驶证一样,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也应当先取得排污许可证,无证禁排污。”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朱征夫针对各地污染事件直言要厉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保住青山绿水。
  为此,朱征夫到各地出差时也不忘了解当地排污许可证制度的落实情况。从广东到浙江,从湖南到山西,在与企业和政府部门沟通时,他发现,有关排污许可缺少全国统一的制度。
  将调研结果整理成文字后,朱征夫并不满足,觉得还必须有思想的碰撞。于是,他发动了自己的同事和同行为自己的提案“挑刺”,甚至跑回母校,向武大法律高端智库的“最强大脑”请教,从他们的咨询报告中获得数据,听取建议,再提出提案。
  去年底,朱征夫终于看到了自己建言的实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要求企事业单位须持证排污,一企一证。不仅如此,到2020年,要完成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不仅关注今天热点,还要关心明天问题”
  朱征夫的办公室里有一本厚厚的提案集,文件夹里按年份清晰地记载着他的履职足迹,如2014年提出增强公积金的增值保值功能、完善网上追逃制度,2015年呼吁厉行排污许可证制度,2016年提出简化劳动争议的解决程序,进一步加大行政公益诉讼的力度……
  作为最早提出废除劳教制度的人士之一,朱征夫在2003年担任广东省政协委员时,就向省政协提交了一份“关于废除劳动教养制度的提案”,得到不少学界和业内人士附议。在此后的多个公开场合,他总会重申自己的主张。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正式废除劳教制度。
  今年,朱征夫将公民权利保护的视野从国内拓展到国外,进一步关注国际领域中的民生问题,一个重点就是公民的海外出行用车问题。
  朱征夫认为,随着中国公民出境自驾游的日益普遍,出行时面临的共同困扰就凸显出来——持有中国驾照并不能直接在旅游目的国租车自驾。“有的国家需要办理繁杂的手续,有的国家根本不接受中国驾照”。他建议,我国政府应尽快承认并加入《联合国道路交通公约》,这样只要持有国际驾照,在出境时就可以随时租车自驾,不仅让国民出行更方便,也有利于节约政府资源,促进我国在道路交通方面与国际接轨。
  针对跨国交往中复杂的领事认证程序,朱征夫建议我国加入《海牙取消认证公约》,降低当事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提高国际交往与贸易效率。
  “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立法视野的全球化,政协委员不仅要关注今天的热点,也要关心明天的问题。”朱征夫露出自信的笑容。
  南方日报记者 毕嘉琪 吴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