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十余位委员专家接力呼吁,广州这个红色革命遗迹“保住了”

2019-09-21 03:17:00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在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坐落着著名的清代两广总督署旧址,而在其约百米开外有一座不起眼的宗祠——杨家祠。90多年前,这里曾是广东党团组织活动的重要场所。然而,它却长期被湮没于历史尘埃中,沦为员工宿舍楼,甚至一度面临被地产商征拆的命运。  
修缮前的杨家祠一角。
修缮后的杨家祠牌坊。
  南方日报记者从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获悉,自2014年起,在十多位广东省政协委员及专家学者连续多年接力呼吁下,先后被纳入广州市和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省、市财政投入逾千万元修复和布展。目前修复和布展工程已完工,从4月30日起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
  红色革命遗迹一度面临被征拆  
  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16号(越秀区政府正对面)的杨家祠,又名“泗濡书室”,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原为香山县杨氏家族在广州设立的宗族祠。在4月公布的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它的正式名称为“杨匏安旧居”。  
  据广州文旅局提供史料,杨匏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的理论家和革命活动家,是马克思主义在华南地区最早的传播者,与李大钊并列享有“南杨北李”之称。在杨家祠,他曾撰写过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广东早期党团组织领导人谭平山、阮啸仙、刘尔崧等经常在此研究工作;1923年春,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迁来广州后,这里成为党组织的一个重要联络和活动场所;大革命时期,周恩来、陈延年、张太雷、苏兆征等领导人曾经在这里研究工作,开展革命活动。  
  然而,自上世纪50年代起,杨家祠湮没于历史尘埃中,长期被作为企业员工宿舍使用。广州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03年一家地产商拟征用越华路114-116号用地建设绿化广场,请求拆除杨家祠,文物部门根据文物保护的要求,未同意相关申请,要求实施原址保护。由于长期缺乏保养维护和修缮管理,原址内部加建、改建现象突出。  
  省政协委员、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战略发展部副主任黄扬华曾于2016年撰写提案,呼吁尽快修复杨匏安旧居。撰写提案半年前,她曾实地前往查看调研。据她回忆,杨家祠原本两进建筑仅存首进,四周空地被侵占,祠堂内部也被损毁得面目全非,大家都感到惋惜和关切。  
  十余位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接力呼吁  
  杨家祠保护现状引起了省、市政协委员的持续关注。2014年8月,时任省政协委员孟浩、张弘、袁东艳、陈忠烈等经过调研,联合十位专家学者,撰写了《广东政协信息》之“关于尽快保护和修复杨家祠的呼吁和建议”。委员和专家的呼吁,得到有关部门的积极回应。当年底,广州市越秀区文物部门便向市申请文物保护专项经费补助,并于次年获批10万元经费用于编制修缮工程设计方案。  
  不过事情解决过程中很快遭遇“卡脖子”。长期跟进此事的广州市文旅局文物处处长郑小炉介绍,主要是杨家祠内6户住户的安置问题致使修缮工程无法实施,“一方面,杨家祠早在2002年就已被列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保护修缮依法由所有人(省广业集团)和管理使用人负责;另一方面,杨家祠里的住户都是租住的,按产权房一样直接由财政出资安置,不符合房屋管理和财政管理的有关规定。同时,据摸查,这些住户也不符合公租房等安置条件。”  
  在此背景下,2016年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黄扬华提交提案,呼吁尽快修复杨匏安旧居,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7年省两会上,黄小玲、孟浩、张弘、袁东艳、黄扬华、廖曙辉、张见悦、龙建平、钟晓毅9名委员联名提交《关于落实杨家祠文物保护工作的提案》,再为杨家祠保护发出呼吁。期间,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多次以组织委员调研、给相关部门发函等形式,关注跟进委员意见建议的办理。  
  委员们的持续呼吁,引起了省领导的关注。去年12月,分管副省长许瑞生赴现场调研并组织召开现场会。根据会议精神,由省财政拿出915万元的杨家祠保护修缮经费,用于住户安置、周边环境微改造、本体保护修缮和展示;同时杨家祠产权划归广州市,具体由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接收和后续管理。至此,十余位省政协委员及专家学者多年接力呼吁终于结出正果。  
  对此参与的委员们亦颇有感触。“这么多委员持续呼吁,大家像接力赛一样,上届没干完的下届委员接着关注。作为政协委员说了没白说,倍感欣慰。”省政协委员黄扬华说。十一届省政协委员、文化和文史委副主任黄小玲则表示,此事涉及诸多历史遗留问题,但涉及的委员、相关政府部门及专家学者和媒体等都在献计出力,大家和而不同、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合力推动事情解决,“这本身就是协商民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特有形式的活力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