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弘扬岭南文化,促进文化大省建设”的调研报告

2017-02-15 00:21:57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关于“弘扬岭南文化,促进文化大省建设”的调研报告

广东省政协调研组

2004621日)

 

200212月,省委九届二次全会提出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后,去年9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文化大省建设工作会议,确定了总体目标和总体部署,制定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随后出台了《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20032010年)》和《关于加快文化大省建设若干文化经济政策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各级党委和政府对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定高度重视,实施了一系列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为贯彻上述决定,省政协在今年九届二次全会期间,将“弘扬岭南文化,促进文化大省建设”作为今年常委会专题议政项目。根据这一工作安排,省政协组成了由副主席韩大建为顾问、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周明理为组长、副主任余其铿和省政协常委陈中秋为副组长的专题调研组,于48日至27日,重点就岭南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问题进行了调研。省政协主席陈绍基对调研活动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并参加了在广州市的部分调研。调研组第一阶段集中在省文化厅、南方影视传媒集团、省出版集团等省直单位和广州市调研;第二阶段分成三个组,分赴汕尾、梅州、韶关;佛山、肇庆、东莞;湛江、茂名、江门等地调研;深圳市政协受委托单独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听取了所到单位和地区的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的情况介绍,调研视察了相关地区文化产业、设施及景点。调研组认为,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得到了全省人民的拥护和积极响应。文化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素,作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重大推动力和强大支撑力,已逐渐成为各级领导的共识。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规划、有措施、有重点、有成效地弘扬岭南文化、建设文化大省的热潮正在全省迅速启动和全面兴起,并且正在成为我省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的一个热点和新的增长点。现将调研的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岭南文化资源传承开发概况

岭南文化博大精深,资源丰厚。古代百越先民本土文化基础深厚,中原文化不断南移,海外文化(包括华侨文化)影响广泛,使岭南文化具有地域文化的优良特质。岭南地区独特的文化底蕴,培育了广东人“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文化精神,特别是广东人的务实精神、包容精神、创新精神、重商精神为世人普遍认同,也为我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先行一步,为率先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文基础。岭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雄辩地证明,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处于岭南腹地的广东是岭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传承地。

(一)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兼容开放

曲江县马坝镇古人类头骨化石的发现,证明从早期智人时代开始,岭南地区就是人类从野蛮向文明进化的一个重要地区。千百年来,它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地,蓝色海洋文化的重要承接地,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策源地,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重要前沿地。1757年后的数十年间,清政府仅保留广州作为全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东西方的商业文化、科技文化、宗教文化、政治文化都从这里登陆引进。鸦片战争以后,岭南文化屡得风气之先,行变革之始,逐步由非主流文化向主流文化转变。追求文明发展、社会进步的现代思潮,有如南海潮汐,此消彼长,滚滚向前。特别是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的戊戌维新变法,孙中山领导的推翻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率先试行的以现代化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谱写了一页页光辉篇章。三元里抗英、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广州起义、兴办经济特区、邓小平视察南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成功抗击非典等等震撼中外的事件,都为岭南文化描绘出一幅幅浓墨重彩的画卷。

(二)岭南地区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广东是近代农民运动领袖洪秀全,维新派首领康有为、梁启超,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叶挺、叶剑英等人的故乡,他们叱咤风云的业绩,影响到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风流人物更是灿若繁星。岭南历史上不仅有带着中原文化南下的赵佗、韩愈、包拯、苏东坡、阮元、汤显祖、林则徐等一批杰出人物,而且有由岭南本土文化孕育而生、后来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的冼夫人,有在中国佛教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六祖慧能等岭南名流。在政务上,有张九龄、戴鸿慈、唐绍仪、梁士诒等一批官员曾经高居宰相、总理之位。在近代洋务运动中,有唐廷枢、徐润、郑观应等人头角峥嵘。在近代工业发展史上,广州有中国最早的近代船坞,南海人陈启沅最先开办了我国近代民族工业。1909年当飞机刚刚面世之时,恩平人冯如就研制成功了中国的第一架飞机,并驾机在美国奥克兰市的上空翱翔。在学术方面,陈献章、屈大均、陈澧、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陈垣、叶恭绰等人著述繁富。在文化体育方面,冼星海、马思聪、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赵少昂、关山月、黎雄才、杨善深、欧阳山、秦牧、马师曾、容国团、陈镜开等一批名人蜚声中外。在开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方面,香山人容闳是中国第一位毕业于美国一流大学的博士,经他倡议由国家派遣了第一批留美幼童,其中大部分为广东人,我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我国科技界领军人物也有许多出自于广东,如丁颖、蒲蛰龙、容庚等,其中两院院士仅江门籍的就有31名,梅州籍的有22名,其他活跃在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也为数众多。2000多万粤籍侨胞在世界各地也多有建树,他们是广东开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人缘优势。从古到今,岭南不断聚集众多外省籍精英,他们同岭南人民一起建功立业,为我省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岭南文化品类丰富多彩,亮点纷呈

岭南文化不仅品类繁多,各具特色,而且在自身发展中不断完善,涌现出不少琳琅满目的文化品牌和文化产品。广东粤剧、潮剧、汉剧和雷剧,木偶剧、醒狮艺术、傩舞等地方剧种独具岭南风格,其中尤以粤剧的戏曲、音乐和舞蹈艺术特色浓郁,经久不衰,影响海内外。岭南画派融贯东西,风格独特,拓展了绘画的题材、技法和内容。广东音乐、汕尾渔歌、客家山歌等体现民俗风情,特别是广东音乐已臻一流,风靡海内外。广东体育历来凯歌高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足球、排球、篮球等项目在国内屡创佳绩,举重、乒乓球、羽毛球、跳水、游泳、武术等项目在国际大赛中多次夺冠。广东粤菜、潮菜等饮食文化厨艺独特,色香味型俱佳,誉满全球。岭南绘画、刺绣、书法、诗词、楹联、棋艺、灯谜等民间文化技艺高超,雅俗共赏。广州“三雕一彩一绣”、石湾和枫溪艺术陶瓷、肇庆端砚、潮州刺绣和木雕、佛山剪纸和木板年画、云浮石材工艺、高州角雕、信宜玉雕、阳江漆器和风筝、龙门农民画等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精湛秀美,流传久远。园林艺术、室内装修、广告装潢、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等新兴美术业如雨后春笋,璀璨夺目。芭蕾舞、钢琴、小提琴等舶来艺术也堪称中外一流。岭南民俗、民间文化,也表现出开放性、兼容性、平民化的文化特征,体现了岭南文化的特质和品味。

(四)岭南文化资源保护较好,开发富有成效

以广州为中心,岭南文化古迹种类繁多,人文和自然遗产资源丰富。比较而言,这些文化资源历来未遭受大规模破坏。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尤其是文博专业工作者,在保护和开发岭南文化遗产方面提高了认识,加大了力度,较好地发挥了岭南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有反映岭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广州南越王墓、南越王宫署遗址、镇海楼,南雄珠玑巷,河源石峡恐龙遗址,新会南宋崖门海战古战场遗址等,有再现宗教文化的广州光孝寺、六榕塔、南海神庙、石室,曲江南华寺,佛山祖庙,雷州雷祖祠,梅州千佛塔、灵光寺;有体现近现代在广东发生重大事件的林则徐纪念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大元帅府、黄埔军校旧址;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当代建筑中山纪念堂,反映岭南建筑特色的宗祠建筑广州陈家祠,始兴、大埔等地的客家大围屋等;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的丹霞山,以及联合国确定的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还有罗浮山、白云山、星湖、湖光岩等一大批著名自然景观;深圳的锦绣中华、世界之窗等新兴的主题公园立意新颖;中山故居纪念馆和虎门鸦片战争遗址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集光声电于一体,更加生动形象地起到了宣传作用。

(五)现代文化产业多军突起,各领风骚。

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我省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文化部门、单位和文化工作者从容应对,因势利导,积极主动地走向市场,使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几个现代化的前沿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旅游文化抢占先机。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旅游业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广东的本土文化逐步发挥推动了旅游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例如,以山水文化开展旅游扶贫,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以美食商旅文化,促进服务业大发展;以名人效应和重大历史事件影响,创造历史文化旅游品牌。美食节、荔枝节、珍珠节、广交会、高交会、文博会、美在花城大赛等比比皆是,体现了文化与旅游经济融合的趋势。

影视音像文化欣欣向荣。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广东影视文化产业迅速突破,影视精品也不断涌现。《外来妹》、《情满珠江》等电视剧在全国一炮打响,《英雄无悔》、《和平年代》等也评价不俗。1986年广东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广东电视台的系列电视剧《外来媳妇本地郎》已摄制播出500多集,在港澳及东南亚有很高的收视率。太平洋影音公司年产450万盒卡带,3000多万张光盘,正版音像制品总批发量占全国的70%以上。

报刊出版文化步步登高。广州日报率先自办发行,并在全国成立了第一家报业集团。我国最早7家报业集团中广东就占了4家。广东的新闻出版总量占全国的1/4。《深圳特区报》收购《香港商报》,成为我国第一个跨境经营的媒体。深圳的印刷业已形成年产值80亿元的庞大产业,成为全国三强之首。

广告会展文化方兴未艾。以传媒广告为载体的商品营销文化发展势头强劲,各种别出心裁的企业文化形象和“卖点”层出不穷。来自广告的收入已占全省广播影视总收入的81%。至2003年底,我省广告经营单位有10898户,从业人员有92956人,广告经营额为165.89亿元。其中电视台、广播、报纸、杂志四大媒介广告业务达707户,占经营单位的6%,广告营业额为94.8亿元。近年,个体、私营企业和集体事业单位的广告业务发展迅速。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广告投放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排在前5位的房地产、药品、家用电器、食品和汽车,分别占广告经营额的18.38%9.32%8.93%7.60%6.83%。与此同时,商品的装璜文化和会展文化也日益兴旺,有声有色,逐步成为广东文化产业的新亮点。

网络移动文化引领潮流。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近些年网络文化以其快捷、机动、灵活、详尽和便于加工等特点,给传统传媒手段带来强劲的冲击,大大丰富了社会文化生活;移动手机特别是手机短信息以其便捷、低廉、时效性强的优势吸引了青年群体为主的“短信一族”,悄然兴起了手机时尚文化;音像制品以声、像、字、色并茂的效果广受大众欢迎。这些新的文化产业正以迅猛的速度发挥引领着社会交往与文化消费的时尚潮流。

二、岭南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文化资源保护和发掘的力度不够

我省各地尚有不少文化资源未被充分挖掘,并且缺乏有效的保护,加上有的地方在景区乱搭乱建,造成文化资源的损耗和破坏。特别是对岭南人文社会科学资源、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发掘开发利用还很不够。有的对文物保护只保单体(景点、古建筑),忽视了保护周围环境。如冼夫人墓、马坝古人遗址、万木草堂、西关大屋、粤东粤北的客家围屋等,这些文化品牌至今还没有打响。汕尾的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和河源的花朝戏等四个稀有剧种,现在已处境衰微,后继乏人。皮影戏、采茶剧等地方戏曲市场逐步萎缩;有的旅游景点未能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显得缺乏文化内涵,个别的甚至有媚俗表现。有的地方反映,岭南文化资源“管理不善流失了一些,愚昧无知毁坏了一些,搞形象工程损坏了一些,设计展示水平较低品味差了一些。”

(二)对文化资源的整合协调不到位

我省对有些文化资源统筹整合协调的力度不够。有的地方出现文化、旅游、宗教、林业等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相互协调不好,存在着争文化资源、争利益分配的现象。有的由于对文化资源统筹协调管理乏力,因而使开发、包装、推介、宣传的力度不大,水平不高,效果不理想,也没能充分发挥旅游和传媒的载体作用。有的对建设文化大省的理解有出入,“文化立市”、“文化兴市”等提法也不太科学、全面。对本地文化资源缺乏规划及合理配置,抓重点、亮点、卖点不够突出,不少旅游文化景点没有按区域和线路串起来统一优化安排,影响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

(三)保护开发文化资源的人力不足,经费匮缺

广东是全国三个(另两个为海南和广西)未设文物局的省区之一,现有的文管力量太弱,无法应对大量的业务。各地对文化资金的投入普遍偏低,全省对传统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仅占财政支出的0.78%,居全国中等水平。有的市一级的文化事业经费在市财政支出中仅占0.20.3%。文管人员不足和文化经费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各地基本文化设施普遍欠缺和落后,经济欠发达县(市、区)的“三馆一站”(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镇一级的文化站)设施更差,各市县图书馆的馆藏书有限,借阅者不多。此外,不同地区间的文化发展也很不平衡。

(四)文化资源的传承开发后继乏人

由于各文化单位历史遗留人员包袱重、收入低,艺员艺术周期短,很多艺术院团出现了传人危机,艺术人才不足,名优尖艺术人才少,领军人物稀缺。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上、传不下”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原来依靠提供优厚经济待遇的“孔雀东南飞”的人才政策已逐渐失去优势。很多单位没有形成合理的人才梯次结构,部分专业人才已青黄不接,后继乏人,文化艺术队伍整体力量和素质亟待提高。

(五)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不配套

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法规不健全、投融资机制未建立等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由于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缺乏配套政策和可操作性的指导性意见,体制改革又涉及到税收、国有资产处置、人员安置、养老保险、医疗制度、经济补偿、意识形态把关等很多实际问题,从而导致文化体制改革“出口”渠道不畅。有些艺术团体的市场主体意识和竞争力还比较弱,市场化程度不高,存在“等、靠、要”及不愿“断奶”的思想。此外,新一轮机构改革后,有些乡镇的文化站被撤销,其职能改由其他部门承担,镇级文化站干部存在编制、工资、阵地、活动经费“四不落实”现象,出现了许多“挂名”站长。

三、对“弘扬岭南文化,促进文化大省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文化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文化大省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规划、设计、投资、建设、经营、管理等多个层面,需要从领导、组织、规划、措施、政策、法规等方面提供相应的保证。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弘扬岭南文化,促进文化大省建设

岭南文化属于地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生活信息化的条件下,文化的民族化、地方化与国际化是相辅相成的,文化的趋同化与多样化是相辅相成的,文化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相辅相成的。弘扬岭南文化,促进文化大省建设,首先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正确认识文化与经济、文化的趋同化与多样化、岭南文化的地方性与中华文化及世界文化的包容性、文化的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等重要关系。各级政府尤其要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弘扬岭南文化对促进文化大省建设和经济强省的重要作用。还要启发干部群众运用科学发展观,清醒地认识到岭南文化中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承接新事物的“穿堂风”现象和“会生孩子但不会起名字”的偏颇,更好地把敢为人先与增强后劲结合起来,把务实精神和战略思维结合起来,积极推动广东的现代“文艺复兴”,促进岭南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前进,创造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具有现代特色和岭南韵味的广东新文化。

(二)增大对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规划管理的强度

保护岭南文化资源,当务之急是要梳理和重新认识本土文化,保护与挖掘好本地资源,整理并利用好文化遗产,因地制宜地保护开发既有本土特色、又有竞争强势的地域文化资源。全省和各地都要制定具有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坚持合理开发和保护环境同步进行,减少重复建设,防止贪大求全、贪大求洋,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以免造成新一轮的“建设性破坏”。要广泛宣传和执行文化保护法,对某些有重大价值的文化资源要特别强调法律法规的保护作用。省里应拨出专款,抢救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征集传世文物、保护重要文物,保护濒危和稀有民间文化艺术品种,保护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文化遗址,改良并创新粤剧、潮剧、汉剧、采茶戏和雷剧等民间戏剧,保护发掘石狗文化、铜鼓文化、碉楼文化、古民居文化等。对古庙宇、旧祠堂及名人故居等的维修,要坚持“整旧如旧”的原则,不要新造不伦不类的假古董。同时要严格审批修建新的神坛庙宇。为整合和开发好文化资源,应建立全省统一的历史文化评审组织和文化市场稽查执法队伍,甄别资源档次,指导地方规划,规范文化市场。省和各地应从组织上解决文化建设的统筹协调问题,以便更好地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协调各有关地区、部门和行业之间的关系,并防止不合理的垄断行为,防止各自为政、相互排斥和恶性竞争,防止一哄而上搞产业集团,搞脱离实际、事与愿违的炒作行为。

(三)加大对新兴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为扶持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尽快出台对新兴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如为新兴的和创新性的文化产业项目提供低息或贴息贷款,在征地、立项、审批、招商引资等方面,制定和完善文化资源的保护、使用、产业结构、投资融资、财政税收和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文艺演出团体和文化制作单位要实行全员聘任合同制,向全国乃至海外招聘高级艺术人才。进行资源整合或重组的单位,要慎重审批改制转制方案,严格按照中央和省的有关政策规定,做好清产核资工作,以防遗留隐患,引发扯皮等现象;要明确区分公益性与经营性体制,不要把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单位整合在一块。要按国家政策妥善解决文化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的人员分流安置问题。要采取多种渠道和办法,重视解决那些从业早、淘汰快、艺术青春期短的艺术行业人员的后顾之忧。

(四)拓宽文化大省建设的经费渠道

资金的多元投入,是解决建设文化大省经费问题的改革办法。应明确实行“两手抓,两为主”的总体方式,即一手抓经营性的文化产业,以社会筹资投入为主;一手抓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要从优化投入方向,改变投入方式和拓宽筹款渠道着手,更好地解决文化建设的资金问题。政府经费的投入主要是保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文化硬件平台,扶持研究机构(含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重要项目、艺术院团(校)、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保护;支持出版在全国有影响的普及性期刊、社科核心学术期刊及优秀的学术著作,体现主流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要尽可能地增加对公益性文化的财政投入,并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每年应安排一定经费扶持县、镇的文化站和文化设施建设,尤其是扶持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的文化发展。同时要实行“以奖代拨”的经费投入方式,包括以项目为主——增加研究课题经费和创作扶持经费;以奖励为主——加大奖励优秀成果和拔尖人才的力度,鼓励精品创作和生产。要实行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对文艺演出团体和文化产品制作单位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产权关系明晰、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新型文化企业。要积极吸引个人资金、民间资本及外资等投向文化项目,建立文化艺术发展基金等,形成稳定的、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鼓励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对其的起步阶段实行适当的税利返还优惠政策。制定捐赠文化事业的优惠政策,简化审批手续,以吸引社会力量兴建文化设施及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也同样可以采用多元投入的方式,特别是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参与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同时要将开拓国际市场的文化产业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五)提高对岭南文化资源宣传推介的热度和力度

为了更好地弘扬岭南文化,促进文化大省建设,宣传媒体都应开辟专栏和专题,挖掘文化素材、推介文化资源、介绍文化知识、宣传文化名人,让既符合当地实际又能代表当地水平的文化品牌发光发亮,并借此提高群众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使文化大省建设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各地要善于抓亮点,找卖点,提高文化建设的宣传热度和力度。电视台应专门开辟一个地方戏、稀有剧种或地方风俗习惯方面的节目,通过创作人们喜闻乐见的节目,焕发传统艺术的活力,带动地方文艺的发展。为加大岭南文化传播的广度和力度,各级政府应大力推广普通话。

(六)加快岭南文化新传人、新品牌的催生速度

文化大省的标志,除了一些公认的硬件之外,最核心的就是要有“人”,包括各种专家、文化名人和领军人物,尤为重要的是要培植社科界的大师级学者,要催生一批呼唤、支持、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文思想的杰出人才。为此,对文化人才要力求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传得下”。积极引进文化艺术人才,善于发现、挖掘、使用、塑造各类创作、编导、表演及策划、经营的文化人才。保护民间、民俗文化艺人,关心老艺人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发挥他们对新一代传道授艺的作用,确保人才、技艺上的传承。可以探索项目租赁和期限租赁等吸引人才方式,逐步建立人才的有偿转让和自由流动机制。实行按岗、按任务、按业绩的定酬原则,建立以奖代罚的激励机制,实行人性化管理,提高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采取建立完善文化经纪公司等形式,为各种人才建立公平竞争的平台,创造施展才能的机会,营造一种公平、合理、保护的人才环境,促进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名家、流派的相互竞争和创造性发展。要为高层次文化专家提供招收研究生、改善工作环境、配备助手等条件,逐步培育有影响的文艺流派。对确属优秀的人才应大胆地宣传、推介,通过文化名人、名家的声誉提升我省的文化品牌。对在重大文化工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文化人应实行重奖,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鼓励更多的文化人建功立业。在人才不足的情况下,要积极探索跨地区跨系统联合攻关的合作机制,争取中央相关部门的指导与支持,加强与兄弟省市区和港澳台地区相关单位的合作,提升岭南文化在中华文化圈中的地位与作用。鼓励与高校、研究所合作开展文化人才的培养、培训和文化项目的研究开发。重点扶持在文化发展史上有重大创造性和文化影响力的文化项目。经济欠发达地区可搞一个原籍人才的“回归工程”,吸引在外地工作的专家学者与家乡合作,共同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点,创作新歌曲、戏剧、电视剧和电影,打造地方特色浓郁,又有时代气息的开拓性力作,形成传统艺术的新品牌。

(七)重视引导文化消费,培养高素质的文化接受群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市场决定着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文化产业的命运。因此,引导文化消费,扩大文化市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评价文化大省建设的水平,不能完全看外化的有形指标,更应关注全体民众具备了什么样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意识”,营造了什么样的文化氛围。要积极引导群众在解决好生产生活问题的基础上,热情关心文化发展,踊跃参与文化消费,舍得花钱用于享受各种高雅文艺、通俗文艺和乡俚文艺。还应重视文化的传统教育,从小学开始就加强伦理、道德、公民意识、书法、诗词、乡土文化、乡土艺术知识等方面的文化教育和熏陶。政府应重视公益性文化场馆(如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对培养和提高全民文化素养的载体作用,逐年加大投入,并实行免费接待。

(八)营造文明法治、祥和安定的文化发展环境

要强调法制在建设文化大省中的重要作用,下决心打造人们乐于投资、放心投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社会软环境。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公众自觉遵纪守法,文明礼貌。抵制腐败落后文化,特别是抵制这种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继续严厉打击地下“六合彩”、赌博“外围马”和搞“私彩”等赌博活动,清除“黄赌毒”和黑团伙等社会赘瘤,加强扫黄打非,监管黑网吧,打击利用网络和手机短信进行诈骗犯罪,切实强化反盗版等市场整治,强化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综合治理体系。同时,对农村基层的封建迷信活动和落后的文化习俗,要通过教育和引导,移风易俗,使全省城乡普遍树立文明健康的新风气,使全省人民的生活素质从文化内涵上得到一次升华。

 

 

调研组成员——

顾 问:韩大建

组 长:周明理

副组长:余其铿 陈中秋

成 员:王则楚 王绵宁 黄 勇 翁宗奕 陈运森 刘泽生

    柳柏濂 吴明兴 陈忠烈 李定安 沈尧天 伍启中

    李伟建 张晓丹 张 焜 许裕长 李仙花 陈潮填

    余庆安 李吉奎 张湘民 祁 海 普超英 陈晓薇

    李筱孙 关 伟 尚 涛 杨宏海 谭天玄 段亨明

    姜永兴 邓 原 黄炳炎 樊锁海 余国慧 杨 松

    高宏的 巴 宇 陈 青 吴章荣

执 笔:陈潮填 高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