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省部(院)产学研合作机制推进自主创新的调研报告

2017-04-05 18:55:43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关于完善省部(院)产学研合作机制推进自主创新的调研报告

 

广

20099月)

 

为进一步深化我省与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省部<>)的产学研合作,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根据2009年工作安排,省政协组成以温兰子、温思美副主席为顾问,科教卫体委员会主任李中铎为组长的专题调研组,于5月至6月间,到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汕头、梅州、韶关、云浮等市,就完善省部(院)产学研合作机制,推进自主创新专题进行调研。调研组听取了所到市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意见,召开了科研机构、企业和产学研创新联盟负责人、科技管理人员、科技特派员座谈会,实地考察了部分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创新联盟、示范基地和专业镇。此前,还召开了省科技厅、教育厅、发改委、经贸委、财政厅、知识产权局等省直有关部门座谈会和中山大学、中科院广州分院(省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座谈会。经过调研组研究讨论,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从省部(院)的层面开展产学研合作,有效地促进了全国优质创新资源向我省集聚。通过省部(院)产学研合作,大批科技创新人才流向广东,大量研究成果在我省实现了转化与产业化,一批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也落户我省。在这样的形势带动下,我省企业创新热情空前高涨。这种创新资源的存量与增量相互促进与有机整合的态势,构成了推进我省自主创新的强劲动力。截至2008年底,省财政安排的省部产学研结合专项资金共投入6亿元,带动各地市财政投入40亿元,引导企业投入600多亿元。181所全国高校(其中国家重点建设高校86所)、3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8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3800多名专教授(其中院士27名)入粤开展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近6000家广东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与广东地方政府、企业联合建立了近200家研究院、研发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分支机构。39所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在广东19个地级以上市共建了112个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中国科学院与佛山、韶关共建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也正在加紧建设。

(二)组建了一批产学研创新联盟,积极探索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新路子。截至2008年底,围绕广东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广东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共同组建了24个产学研创新联盟,涉及41所国家重点建设高校、23个科研机构和196家广东企业。依托这些产学研创新联盟的集成创新优势,突破了一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有效地提升了相关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由华中科技大学牵头组建的数字化制造装备产学研创新联盟,集中突破LED制造、汽车模具制造等重大成套装备的国产化难题,打破此类设备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

(三)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了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2008年全面启动了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2009年又实施了百校千人万企省部企业特派员创新工程和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助理制度,从100多所全国重点高校、科研院所选派2000名左右的科技特派员和近万名特派员助理进驻广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辐射带动10000家以上广东企业实现升级转型。通过企业科技特派员,建立了学研方产方的对接和协调机制,有效地促进了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的完善。

(四)搭建了人才培养与合理流动的有效平台,培养和吸纳了大批自主创新骨干。通过建立产学研结合平台,促进了全国重点建设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来广东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有效集聚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同时,由于企业与高校建立了紧密联系,企业成为高校学生的实习基地,大批学生毕业后纷纷到企业就业,成为企业获取优质毕业生的可靠渠道。另一方面,不少企业与高校签订人员培训的协议,大批企业技术人员和员工到高校接受培训。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参与合作的高校已为企业培养急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5500多人。140多家高技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了80多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研究生创新基地。

(五)省部(院)产学研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突破了一批技术难题并实现了产业化。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以来,突破了陶瓷清洁生产、数控装备、微电子及轻工等一批制约广东产业发展的重大共性技术难题,研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装备和核心技术,形成了一批竞争力较强的自主品牌。佛山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合作创办的华南精密制造技术研究开发院开发了大型陶瓷窑炉余热回收与废气处理技术和设备,余热回收率超过40%,减少了85%的烟尘和50%的硫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中山明阳电气集团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实现了1.5兆瓦风机的产业化,每千瓦风机投资额从2006年的8000元降为5500元,大幅提高了竞争力。现在,又研制出3~6兆瓦紧凑型样机,前景令人振奋。

二、省部(院)产学研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学研各方存在一些体制上和认识上的问题,合作的动力不足。在产学研合作中,由于各方所处地位不同,追求的目标也有明显差异。从高校、科研院所领导层来看,他们考虑的主要是如何增加单位的科研资金,提高本单位的影响力。但作为第一线的教师和研发人员来说,除了考虑收入外,更多的是考虑今后的职称评定和晋升。而目前的职称评定与晋升体系主要以论文,尤其是上了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即《科学引文索引》)刊物的文章为依据。长期在第一线从事应用研究的教师和研发人员可能有项目、有实际成效,但不一定有高水平论文,学术地位得不到体现,这不能不影响到他们的积极性。在珠海调研时,一位至今仍是讲师的博士,讲到合作成果时兴奋不已,讲到今后职称评定时却一脸茫然。这种体制直接导致了第一线人员的动力不足。一些科技特派员只专注于自己负责的项目,桥梁纽带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就企业来说,也存在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急功近利。不少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反映,广东企业家太实际了,很多都不愿意投入资金搞合作研发,只想一次性买断成熟的成果。二是不少中小企业或者安于现状不思创新,或者缺乏资金不敢创新。这些都影响了产学研的合作,亟待增强动力。

(二)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合作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合理分配是产学研合作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首先是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有些高校反映,成果研发出来后与企业约定按利润分成,但企业往往借口没有利润而得不到利益。在风险分担方面,主要是企业承担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失败的风险。明阳电器公司研发的核心产品高速变频调速器,前后花了5000万元。调研时企业表示,如果失败了,这5000万元只能是企业承担。其次是高校、科研院所内部管理部门与第一线人员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不少学校收入向第一线人员倾斜,但也有些第一线人员反映层次太多,层层留成。再次是一些项目的合作各方对于成果收益分配只有口头约定,甚至没有约定,一心想成果研发出来后再说,缺乏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结果出现争议,影响了合作的顺利进行。

(三)产学研创新联盟的发展思路需要完善,政策支持力度亟待加强。首先是联盟一般定性为非实体性质的非独立法人组织,这在创办之初是可以的,但一旦合作研发取得了较大进展,需以联盟对外承担责任时,这种组织形式显然不适应。其次是一些联盟的牵头单位影响力不大,积极性也不高,难以成为盟主。再次是一些联盟内部权利与义务的规定不明确,各自留一手,一些可以互相贡献分享的专利难以集中起来。最后是政府对联盟支持、引导力度不够。对承担行业共性与关键技术开发的创新联盟,除了在项目方面给予支持外,其他的措施,例如奖励措施等,都不明确。

(四)对中小企业和专业镇的科技服务,尚缺乏强有力的支持。专业镇集中了众多的中小企业,是县域经济和珠三角经济的重要支柱。由于中小企业规模不大,信息不灵,开展产学研合作难度较大。因此,依托专业镇公共创新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十分必要。从目前情况看,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主要着眼于行业骨干核心企业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对专业镇和中小企业关注不够,支持乏力。调研中看到,像东莞长安镇和顺德勒流镇那样为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高效服务的情况不多。

(五)项目的评审与绩效的评估方面存在一些需要认真研究并解决的问题。产学研合作大多以项目合作为主,调研中一些单位反映了项目评审和绩效评估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项目申报要求产学研三方合作,以企业为主,但有些项目因合作各方各有各的想法,申报完了就各干各的了。二是项目申报过程复杂,科研人员很多时间都花在跑项目和应付评估上。一些单位反映,海归人员最怕的就是跑项目。三是项目评审专家随机产生,专家库的专家有些并非本专业的,出现过专家不专外行评内行的问题,导致一些真正的好项目评不上,拿来充数的项目反而评上了的现象。四是一些项目评审时注重名人效应,缺乏名气的青年学者申报通过的难度较大,造成项目资金使用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五是绩效评估机制不健全,过得去就算了,好项目、一般项目和应付过关的项目拉不开距离,缺乏激励机制。一些企业承担了某些课题,钱是拿了,但没有达到承诺的目标。还有一些企业用已完成得差不多的项目申报,项目一批准就考虑如何应付验收,产学研合作只是做做样子。

三、完善省部(院)产学研合作机制,推进自主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引导与支持,改革相关制度,规范权责关系,完善合作的动力机制。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树立依靠产学研长期合作增强发展后劲的意识,在研发上要舍得投入、耐得住寂寞。对中小企业,要增强他们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自主创新的紧迫感,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增强居安思危、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要针对中小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面临的问题,加大资金引导力度,帮助企业分散风险,增强企业参与合作的动力。

要改变高校和科研院所对产学研合作兴奋点与着力点各不相同的状况,改革高校教师考核制度和方式,不单纯以论文和SCI索引为依据。对长期在企业搞合作,虽然没有论文,但解决了重大技术问题、取得了经济效益的教师和研究人员,要一视同仁,通过制定适合这类人员的考核与评价制度,明确相应的职称评定、晋级的标准和要求,逐步解决职称评定难这一严重影响科技人员积极性的难题。要改革硕士与博士培养方式,鼓励学生深入企业开展研究,借鉴法国等国家的做法,提倡硕士、博士论文在企业完成,实习报告纳入论文,真正把企业作为第二课堂。由于这些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建议在我省与教育部高层联席会议上正式提出来,请教育部研究、制订相应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在利益分配方面,必须规范双方的权利与责任,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要在充分协商、明确各自权责的基础上,用合同契约的形式来规范这种关系。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利益关系要明确约定,高校、科研院所内部的分配关系也应明确并规范,利益分配的制度设计要体现向第一线人员倾斜,减少中间环节,避免层层留成。

(二)抓好大型骨干企业和专业镇两头,完善合作的协调机制。抓好大型骨干企业方面,各市主管部门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协调,推荐更多的骨干企业,进一步扩大合作面;企业要主动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沟通,使合作从点对点逐步向更高更广的领域发展。

要把加强对中小企业、特别是专业镇的服务,作为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鉴于高校、科研院所难以大规模一对一开展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应把着力点放在专业镇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上。首先是在市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层面上加强协调,发挥各级财政产学研资金的引导作用,重点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在产业较集中的镇建立科技服务机构,作为面向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其次是镇政府及主管部门要主动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协调,为科技服务机构的建立提供必要条件。原已建立的镇级公共科技服务平台要以此为契机,在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支持下进行改造、提高。再次是加大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力度。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各级政府和科技部门网站及成果人才库、开展各类洽谈和对接活动、积极为企业穿针引线等方式逐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顺德区利用政务通向中小企业提供各类信息的做法,可以借鉴。

(三)持续加大投入,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完善项目评审与绩效评价机制。要建立省财政年度投入增长的长期机制。江苏省2004年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3亿元,到2008年已增至10亿元。在资金投入方面,一是扩大财政资金支持的范围。首先是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和国家级工程中心分中心的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尤其是工科实验室是技术创新的稀缺资源,我省很少,引进来关系重大。深圳规定每引进一个资助3000万元的做法值得借鉴。其次是支持专业镇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再次是支持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二是完善资金的拨付办法。对资金支持较大的重要项目,进一步严格拨付的办法,可借鉴美国等国家项目拨付采用的太阳升起模式,即项目的进展与拨付的资金数量同步。三是增强财政资金的带动效应。通过财政资金对重点项目的引导,吸引企业资金、社会投资、风险投资和银行贷款。

在项目评审方面,对小型项目的评审程序简化,不搞中期评审,重在结果的验收。对大型项目严格审核,既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确保财政支持资金取得实际效果。要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为契机,提高服务质量,确保项目评审的公开、公平、公正。要完善专家库建设,扩大专家库成员,完善专家分行业、分类别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专家的责任和义务。在项目验收评审时,要有各方面的专家参加,即不仅有本专业的专家,也应有财务专家和管理专家。建议借鉴国外和国内一些地方实行的首席科学家制度,发挥首席科学家在重要合作项目的确定、指导、监督和验收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增强诚信意识,建立诚信档案,披露诚信信息,以此作为项目申报、贷款等的重要依据。还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完善产学研项目立项与结项公示制度,接受社会各界、尤其是同行的监督。对弄虚作假、造成不良影响的项目和单位、个人,要严肃处理,记录在案。

(四)提升合作层次,促进相互渗透与融合,完善紧密合作机制。在进一步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通过项目的点对点合作的同时,建立全面的战略合作联盟,成为谁也离不开谁的利益共同体。一是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要加强战略层面的协商,定期研究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方向性问题,制定相应的合作框架或意向。二是地方要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在产业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研究院等机构,要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加强研发机构的合作。顺德的一些企业,直接把研发机构建在高校,高校的某些研究部门也成为企业研发中心的重要依托。三是把共建实验室作为提升合作层次的重要措施来抓,加大支持力度。四是加强相互间人才的培养与交流。高校向企业派出科技特派员,企业也可借鉴日本、瑞典的做法,向高校派出有理论、有实践经验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五是合作的成果可根据所占份额转让或作为技术股份参股,或成立新的实体公司,开展更紧密的合作。

(五)探索创新联盟建设的有效形式,加强政策支持,完善关键性、共性技术的研发机制。一是把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与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结合起来,确定一批关键性、共性技术,加大支持力度,依托创新联盟开展联合攻关。二是挑选、培育好牵头单位。三是汇集联盟成员现有的专利,建立专利池,优先成员企业使用,并以此为筹码开展与国外竞争者谈判,争取话语权。四是协助联盟完善内部合作制度,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五是把获得核心专利和制定产业标准作为重要目标,力求不仅突破关键和共性技术并取得专利,而且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六是加大支持力度。对已成立的创新联盟可给予一定的日常活动经费。对联盟研发成功的技术,在使用、推广方面予以支持。对获得核心专利、并成功制定了产业标准的联盟成员予以重奖。七是有条件的地方可把创新联盟与行业协会结合起来,利用行业协会的组织架构和资源支持联盟建设。

(六)制定中长期规划,统筹各方面的产学研合作,建立权威的表彰制度,完善合作的长效机制。目前我省产学研合作规划都是分别制定,比较分散,为此,应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要求,制定我省中长期产学研合作的规划纲要,明确未来一个时期我省自主创新的目标、重点,明确把产学研合作作为提升我省自主创新能力的主攻方向,并把这一规划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相衔接,作为贯彻落实《纲要》的具体措施。

规划的制定与实际工作要体现统筹兼顾的要求,即不但要抓好与部属校院、中科院属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也要抓好与省属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在规划制定、项目分配、资金安排、绩效考核等方面加强整合,统筹安排,形成合力。

为了持续有效地推进产学研合作,真正把产学研合作作为增强我省自主创新能力的主攻方向,作为省委省政府的长期战略,建议在已有的省科学技术奖中分设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奖项,对在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中取得显著成效、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

 

 

 

 

 

附:专题调研组名单

 

  问:

温兰子()省政协副主席

温思美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省政协副主席

  长:

李中铎    省政协常委、科教卫体委员会主任

副组长:

杜重年    省政协副秘书长

李楚源    省政协科教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刘纪显    省政协常委、科教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官方明    省政协科教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员:

     省政协常委,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院长、教授

廖榕就    省政协常委,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董事局主席

樊锁海    省政协常委,暨南大学数学系教授

  ()省政协常委,广东工业大学资产经营管理公司

总经理、教授

      省政协委员,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省政协委员,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教授

王卫红()省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市场与企业研究

中心主任、教授

毋福海    省政协委员,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与卫生化学系主任、教授

车小燕()省政协委员,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医学检验中心

主任、研究员

邓文基    省政协委员,华南理工大学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邓静红()省政协委员,广州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高级讲师

卢传坚()省政协委员,省中医院副院长、教授

石玉玲()省政协委员,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检验科主任、

主任医师

刘启德    省政协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设备处处长、研究员

刘劲予    省政协委员,广东教育学院原院长、教授

何建强    省政协委员,省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副所长(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张卫达    省政协委员,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脏外科中心

主任、教授

张晓丹()省政协委员,广州军区装备部军械雷达修理所高级工程师

麦上荣    省政协委员,化州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

林秋城    省政协委员,广东伽利略卫星导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林界伟    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罗秀豪    省政协委员,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书记、研究员

罗维满    省政协委员,广东德冠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姚钦英()省政协委员,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

      省政协委员,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学位办主任、教授

莫道明    省政协委员,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董事长,省知识界人士联谊会副秘书长

      省政协委员,省科学院(中科院广州分院)党组

书记、副院长、研究员

      省政协委员,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曾骏文    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眼科中心技术开发处处长、教授

谢可滔    省政协委员,广东白云学院董事长、高级职业指导师,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

赖剑煌    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院长、教授

何晓园()省政协特聘委员,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英文秘书专业主任、继续教育部主任

宋晓琪()省政协特聘委员,广东电视台时尚频道策划总监、国家二级文学编辑

张智峰    省政协特聘委员,广州华立投资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董事长,全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主席

 

 

(执笔人:王卫红、王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