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实做好西江水源保护的调研报告

2017-02-15 00:21:40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关于切实做好西江水源保护的调研报告

 

广东省政协人资环委员会调研组

 

根据省政协今年工作安排,为切实加强西江水资源的保护,并跟踪2007年省政协0318号重点提案的落实情况,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并邀请有关单位专家组成调研组,于200871118日,在梁国聚、周天鸿副主席的带领下,赴广州、佛山、肇庆、云浮市对西江水源保护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珠江水利委员会、广州市水务局以及佛山、肇庆、云浮等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情况介绍,实地考察了佛山市第二水源取水口、广州市西江引水取水口、肇庆高新技术开发区、肇庆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新兴江西江入口、新兴江新兴县城区河段、南山河云浮城区河段、罗定江罗定市城区河段等。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省西江水源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西江发源于云南省霑益县马雄山,干流全长2075km,集雨面积353120km2,流经云南、贵州、广西进入广东,在思贤滘与北江交汇进入西江三角洲,由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等河口注入南海。西江流域我省境内集雨面积为17926km2占西江全流域集雨面积的5.1%;多年平均本地径流量149.6亿m3多年平均入境水量2075亿m3,入境水量大部分在汛期以洪水的方式出现。

西江是我省肇庆、云浮、中山、江门、珠海、佛山等市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重要供水水源。据《2007年广东省水资源公报》统计,该区域在西江年取水总量近60亿m3按照《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从西江干流粤桂省界经思贤滘至珠海磨刀门350km河段,水体功能确定为饮用、工农业,水质目标为II类。西江干流从粤桂省界至三水思贤滘10个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目前,我省西江干流水质相对较好,流域内各级政府生态保护意识增强,水环境治理工作也有了一些进展。但西江水源保护的现状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

(一)西江水源保护潜在压力增大

随着我省上游省(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用水结构发生变化,废污水入河总量不断攀升。以上游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2000年到2006年,总用水量由279.15亿m3增长至300.61亿m3,增长7.68%。其中工业用水量由37.68亿m3增长45.99亿m3,增长22%2004年到2006年入河废污水排放量由24.10亿吨增长至29.13亿吨,增长近21%

据我省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数据显示,1998年普查登记了西江干流6个主要入河排污口,年废污水排放量1.4亿吨,2005年普查登记了西江干流9个主要入河排污口,年废污水排放量达2.55亿吨。工业化、城市化导致用水量的增长以及用水结构的变化,工业用水及生活用水增长加速,导致入河污染物总量不断攀升,西江水源保护的压力不断加大。

(二)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禁止设置旅游设施、码头,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污水,禁止放养畜禽和从事网箱养殖活动,禁止从事旅游、游泳、洗涤和其他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禁止停泊与保护水源无关的船舶、木(竹)排等。但是,近年来,不少违法现象依然存在。佛山市第二水源地水源保护区内的长顺油库及货运码头等,对饮用水源保护区构成严重威胁。肇庆市三榕水厂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现有6个排污口,包括鞋厂、油库、码头、铸造厂以及村庄等排出的废污水达28.12万吨/年。2005年郁南县城最高日污水量为2.27万吨,从位于郁南县城西江水源保护区内的三个排污口排入西江,对供水水源造成威胁,因此不得不将水厂取水点上移。

(三)山区支流特别是流经城镇河段的水污染形势严峻

由于治污不力和城乡环境卫生处理设施严重不足,加上对乡镇工业尤其是高污染高耗水企业缺乏有效监管,西江部分支流污染特别是流经山区城镇河段的污染问题突出,对城镇供水水源水质造成了威胁。《广东省水资源质量状况通报(2008年第2期)》显示,贺江口、罗定江罗城等断面水质为III类,超标项目为DO、氨氮;新兴江腰古断面为Ⅳ类,超标项目为DO、氨氮、总磷。据省水环境监测中心的相关监测数据显示,20006月罗定江官良水文站CODMn、氨氮(NH3-N)分别为:2.2 mg/L0.25mg/L,而20076月分别为2.8 mg/L0.36 mg/L,分别增长了27.3%44%20006月新兴江腰古水文站氨氮(NH3-N)为0.20mg/L,而20076月为0.88 mg/L,增长了340%。河流污染逐年加重,河流型水源地水质得不到保障,不少城镇供水的取水点不断向上游移动或直接搬迁至水库取水。例如,罗定市城区饮用水源位于城区上游素龙镇七和河段,因河流污染逐年加重,水质得不到保障,目前正建设引水工程从金银河水库取水供给城区自来水厂。云浮市云城区取消了南山河取水口,改用20km外的西江干流水源。

(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据《2007年广东省水资源公报》统计,2007年肇庆市用水总量为20.5亿m3,其中:工业用水3.16亿m3,居民生活用水2.11亿m3;云浮市用水总量为14.9亿m3,其中工业用水2.17亿m3,居民生活用水1.4亿m3。但目前肇庆市只在肇庆城区、高要市和四会市建有4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共16万吨,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只有44.7%。云浮市云城区、罗定市共建有2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共5万吨,满负荷运行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也只有23%。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无法满足区域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要求,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进入江河,污染江河水体。

(五)农村环境治理亟待加强

由于受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我省西江流域内大部分农村地区严重缺乏环保基础设施,饮用水源安全潜在巨大隐患,农村居民点垃圾处理过于简单,生活污水绝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畜禽养殖废弃物随降雨和径流进入环境,农村废弃物状况及卫生状况堪忧。同时,农、林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加之工业污染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交叉并存,污染负荷繁重,使广大农村地区环境问题更突出。

2000年至2007年新兴江腰古站、罗定江官良站、贺江口站的监测数据资料分析,我省西江支流水质汛期总体上劣于非汛期,反映出支流面源污染问题严峻。以罗定江官良站为例,20025月氨氮(NH3-N)、总磷(P)分别为0.44mg/L0.12 mg/L,而11月分别为0.22mg/L0.03 mg/L,汛期为非汛期的2倍和4倍。20076月氨氮(NH3-N)、总磷(P)分别为0.36mg/L0.07 mg/L,而11月分别为0.25mg/L0.03 mg/L,汛期为非汛期的1.44倍和2.3倍。另外,根据肇庆市、云浮市提供的资料显示,云浮市土地面积7779.1km21999年遥感调查总侵蚀面积为831.45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0.7%。罗定江被称为“小黄河”,就是水土流失的真实写照。肇庆市土地面积15098km21999年遥感调查总侵蚀面积为883.49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5.85%

二、做好西江水源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加强西江水源的保护,实现我省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我省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争当实践科学发展排头兵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切实做好西江水源保护,对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水源保护就是对水源的数量和水质进行有效的保护。由于我省西江流域所处的自然环境十分复杂,保障西江流域的水量与水质,促进西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有利于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又有利于人们赖以生存的水环境不受破坏,有利于西江水源实现永续利用,因此,切实做好西江水源保护工作显得特别重要。据不完全统计,我省西江流域区域2007年年末常驻人口4489.29万,国内生产总值达16514.87亿元,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肇庆市西江取水规模达46.08万吨/日,占全市总取水规模的63.14%,云浮市区达29万吨/日的取水水源也来自西江。由于广州流溪河的水源在量、质方面已不堪重负,日取水量达350万吨的广州西江引水工程,正在加紧筹备建设。佛山市现状供水水源的85%取于北江水系,仅15%的水源取于西江,为进一步提高佛山供水厂水源抗风险能力,佛山市加大在西江取水的比重,日取水量220万吨的佛山第二水源取水工程首期工程已进入建设阶段。同时,西江经马口峡进入西江三角洲,是中山、江门、珠海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主要水源。西江水源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西江水源保护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饮用水安全需求的重要保障

水是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水源一旦受到污染,会通过饮用水或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水源严重地受到污染的威胁。“水质在下降,而人们对饮用水安全的需求却不断提高”,这是社会现象的真实写照。西江干流供水水源单一,供水安全保障能力低特别是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能力低。这是由于西江下游航道为3000吨级海轮全年通航航道,是粤桂水运交通大动脉,同时西江沿江左岸有沟通粤桂的321国道,繁忙的水、陆交通,船舶或汽车装载运输油类或化工有毒货物跌落江河造成恶性水污染事故概率较高,加大了西江沿线水源地安全保障的风险。200771正式实施的国家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共有水质指标106项。比照1985年颁布的国标GB5749-1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35项水质指标,增加了71项,修订了8项,其中饮用水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增至21项,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这是基于对水源被污染已经从传统污染向有毒有害“三致”物质(致癌、致畸、致残)以及持久性污染物的转变。国家标准大幅度增加了饮用水水质指标项目,实质是对供水水源的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国家对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的承诺。加强西江水源保护,即可减少和消除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环境,对提高城乡居民供水的安全保障,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饮用水安全需求,造福于子孙后代具有重要意义。

(三)西江水源保护是维护西江河流健康生命的重要措施

众所周知,河流是一种由水流、河砂、水生物、微生物和环境因素构成的生态系统。由于河流天然的流动性和连续性,维护了河流的基本生态功能,使河流能自然养育一定数量的水生物,具有一定的纳污能力和净化能力。但这也要求河流在一年内不同时期尤其是枯水期河道内流动的水量必须维持一定的水平,即天然河流河道基本生态需水量。计算河流基本生态需水量一般采用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作为河道非汛期基本生态流量。我省西江过境水量2075亿m3,水量水质受制于上游来水。西江过境水量主要集中在79月,以洪水的方式出现,同时,西江水资源量年际间丰枯比大:高要站最大年径流3235亿m31994年),最小年径流1068亿m31963年),两者相比近3倍。西江高要水文站从1998年~2007年近10年来最枯月流量在1210m3/s2770m3/s之间,最枯月平均流量为1862m3/s。可以认为:维护我省西江河道基本生态流量约1800 m3/s。而枯水期社会经济发展对西江水资源的需求与维护西江河流生态基本需水量相互矛盾较为突出。因此,西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水多”。从维护西江河流生态健康生命考虑,加强西江水源保护是生态文明的需要。

(四)全省部分江河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凸显西江水源保护的紧迫性

我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1771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830亿m3水资源总量相对丰沛,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致使我省部分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尤其是水污染问题,还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区域“有河皆污,有水皆黑”,部分江河水质恶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遭受了严峻考验,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省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河道水污染近年来有加强的态势,2000年广东全省劣于III类的河长占评价河长的20%2005年全省劣于III类的河长占评价河长的28%2007年这个比例维持在25%。东江中下游水质呈下降趋势,东江干流水质已从过去的III类下降到IIIII类,惠州河段经常性出现III类水质。据有关监测显示,东江桥头断面,氨氮及BOD5的年平均值2002年分别为0.45mg/L0.77mg/L,而2007年分别为0.93mg/L2.24mg/L,分别增加了106.2%和、190.9%。北江上游武江、浈江以及中、下游部分河段水质超标严重,尤其是枯水期,局部河段水质劣于IV类。北江飞来峡站,90年代初水质为III类,而目前为IIIII类。韩江水质也呈下降趋势,污染较明显的主要是梅州市下游河段及北溪上游河段。珠江三角洲近一半的河段被污染,粤东榕江、练江、黄岗河,粤西小东江等,水污染问题已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局部区域水污染不可逆转。西江流域是我省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战略区域,而全省部分河流水环境污染现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同时也凸显了西江水源保护的紧迫性。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由于缺少洁净的水引起的疾病,在发展中国家占全部疾病的75%,占婴儿死亡率的80%。我们要把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未雨绸缪,切实做好西江水源保护。

三、西江水源保护的几点建议

(一)未雨绸缪,高度重视西江水源保护。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既依靠于水源及水环境,又作用于水源及水环境。我们在认识到水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宝贵资源的同时,还应充分认识到水源存在和输出的环境,具有比较脆弱、容易被破坏、容易被污染的特点。水源和水环境一旦受到污染,治理起来非常困难,代价非常巨大。因此,切实加强西江水源的保护,最终是为了保证西江水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我省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和谐。要树立西江水源保护的危机意识,克服“西江水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树立“保护也是发展”、“生态优势同样是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克服“水源保护限制了经济发展”的观念,树立维护河流生命健康的理念及人水和谐的理念,克服“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我省西江流域内各级政府应将西江水源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的要求,将饮用水源水质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规划项目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应切实符合饮用水源水质保护的要求,切实将水源保护和水环境保护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宜居城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切实加强我省西江流域的本地水源保护。西江“水量充足”,是指西江干流大量的过境水,且75%的水量集中在汛期并以洪水的方式出现,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很不均衡,难以均衡利用。而我省西江流域内广大区域城镇乡村是以西江支流本地水资源作为主要供水水源。由于支流的集雨面积不大,年径流量小,枯水期支流流量更小,其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较低。因此,在利用本地水资源时,切实加强本地水源保护最为重要。我省西江流域内各级政府要充分考虑本地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实际承载能力,优化调整城乡布局、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建议在省财政预算以及排污费等专项资金中,从2009年起连续10年每年安排3亿元,专项支持我省西江流域山区县用于农村环境保护,重点支持饮用水源保护、生活污水和固体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要以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为契机,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执法力度,坚决禁止电镀、化工、印染行业转移到西江支流,强化乡镇工业污染的治理和控制。要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的防治,重点对禽畜养殖、乡村环境等重点领域进行防治。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加快生态公益林和水源涵养林等重点工程建设,尤其是要加强对饮用水源、生态敏感区的保护

(三)切实加强西江干流饮用水源地保护。强化我省西江跨行政区域河流水质保护管理,严格执行《广东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管理条例》,有利于分清西江干流水源被污染及污染纠纷的责任。建议省环保局要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西江干流跨市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管理方案,向社会公告实施状况,接受社会和公众监督。一要严格执行《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我省西江干流沿岸各级地方政府要强化入河污染源管理,以铁腕手段关闭西江干流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建议省交通海事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对西江干流航运船舶的监督管理,严禁利用船舶运输剧毒物品、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二要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总局第35号令《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西江干流沿岸各级地方政府应明确要求相关工业企业,按照自愿公开和强制公开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准确地公开企业环境信息,包括企业排放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和污染物的去向等企业环境信息。工业企业不得以保守商业秘密为借口,拒绝公开企业环境信息。要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企业环境信息的权益,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促进西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三要加强西江省界断面管理的协调,确保我省西江入境水质优良。按《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和《广东省水功能区划》,我省西江干流水质管理目标为II类,但珠江水利委员会有关资料将西江干流桂粤交界水功能区的水质管理目标定为III类。粤桂交界上、下游水环境功能区划的不协调,很有可能引发省界水污染纠纷,不利于确保我省西江干流江河水体的优良本底。珠江水利委员要进一步沟通协调,科学合理地确定桂粤省界水质管理目标。

(四)着力落实省政协20070318号提案。广州市政府高度重视2007318号省政协重点提案《关于解决江村、西村、石门等供水厂原水水质严重不达标问题,保障广州中心市区居民饮用水安全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力争在2010年亚运会举办前把西江水引入广州,从根本上解决广州市西村等水厂的供水源水安全问题,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广州西江引水工程建设进展滞后,建议广州市政府要积极主动地与佛山市政府加强协调与沟通,切实推进引水工程取水头部建设以及输水管线的征地工作。此外,广州西江引水工程和佛山市第二水源取水均位于河洲岗西江左岸,两地政府要共同携手,按照《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的规定,妥善处理好搬迁货运码头及长顺油库问题,共同做好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的水质保护工作。

(五)鼓励公众广泛参与,增强全民水源保护意识。做好西江水源保护工作需要鼓励公众广泛参与,只有公众都认识到“水资源是宝贵的,水资源是有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会导致水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才能自觉地投身水源保护事业。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宣传手册等媒体,广泛宣传西江水源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全民水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保护意识,建立与西江沿岸居民的沟通渠道,公布举报电话,建立奖励机制,发动居民主动参与对污染源的监督,发挥广大群众保护西江水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调研组成员名单

 

调研组人员名单

  问:

梁国聚      省政协副主席

周天鸿      省政协副主席

  长:

卜新民      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

副组长:

黄庆勇      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秘书长

李粤安      省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省

水利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员:

姚宇翔      省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专职副主任

周永章      省政协常委,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副主任、地

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教授、博导

黄樟翰      省政协委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

究所养殖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省政协委员,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院

长,教授

陈铣成      省政协委员,省珠江综合整治联席会议办公

室处长,高级工程师

林桂花(女)省水文局副局长

陈小文      省水利厅水资源管理处主任科员,高级工程师

施红平      广州市政协城建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

 

(人资环办  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