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半岛历史文化名城、古镇(村、街)资源保护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2016-12-16 02:21:42 来源:广东政协网

雷州半岛历史文化名城、古镇(村、街)资源

保护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20061010-16日,省政协以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邱金用主任为组长、陈忠烈副主任为副组长的专题调研组,赴雷州半岛的茂名、湛江两市,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古镇(村、街)资源保护利用情况的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两市政府有关部门所作的相关情况介绍后,深入基层实地考察,并听取县(市、区)、镇、村等基层的情况介绍和相关意见。通过调研,调研组认为,雷州半岛历史文化资源积淀深厚,素称“天南重地”,历史文化名城、古镇(村、街)等资源极为丰富。在保护利用名城、古镇、古村落和古街区等历史文化资源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值得总结推广。但是,雷州半岛目前仍是我省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历史文化名城、古镇(村、街)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基本情况

(一)资源盘查取得显著成果

雷州半岛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是我国第三大半岛,原是百越先民聚居之地,有很浓厚的百越文化遗传;半岛三面濒临南海,得海洋风气之先,自古就同我国沿海各地以及东南亚各国交流密切;这里又是古代南来的名宦和文化名人驻足之地,很早就受到中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熏陶,历史文化资源积淀深厚,素称“天南重地”,历史文化名城、古镇(村、街)等资源极为丰富。

半岛内的茂名、湛江两市,是广东南路历史文化资源积淀最深厚的地区,已有历史文化名城、古镇(村、街)列入各级文化保护单位。雷州市是广东省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高州市是广东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吴阳镇是第二批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近几年,随着广东建设文化大省战略部署的实施,两市积极展开文物普查,盘清当地历史名城、古镇(村、街)的家底。

茂名市进一步清理了原有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富资源,同时还发现了一批文物古迹汇聚较多的历史文化古镇(村、街)。其中信宜市的镇隆镇、高州市的长坡镇和中山老街道、化州市的中山老街道、电白县的神电卫城、冼太夫人故里和陵园等极具保护利用价值。

湛江市地域和海域较广阔,盘查取得的成果更令人鼓舞,现在已经清理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雷州的古老街区,如雷城龙舌街、南亭街、二桥街、镇中东街、镇中西街、广朝南街、广朝北街等,大大丰富了名城的历史文化内涵;在继续做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吴阳镇资源清理工作的同时,还挖掘出赤坎区和霞山区(属湛江市区)、东海岛(属湛江市东山镇)、龙门镇、南兴镇、英利镇(属雷州)、调风镇、白沙镇等古镇,并从中发现了一批保存浓厚历史文化特色的古村,如硇洲镇的津前村、龙门镇的潮溪村、南兴镇的东林村、调风镇的禄切村、白沙镇的邦塘村、英利镇的英利墟古街和青桐古村等。目前,雷州市已完成了本市9条历史街区、11个古村落和155座古民居的造册登记、整理图集资料工作。

两市还在沿海及离岛普查出一些古近代的海防要塞和古港。通过对历史名城、古镇(村、街)的盘查和发掘整理,大大丰富和充实了广东南路历史文化资源的宝藏。

(二)《文物保护法》进一步落实,历史文化名城、古镇(村、街)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新发掘的历史文化资源基本上得到及时的保护

雷州半岛的历史文化名城、古镇(村、街)及其承载的文物有不少已经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雷州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高州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吴阳镇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半岛文物古迹遍布城乡和街区,其中雷祖祠和硇洲灯塔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冼太夫人陵园、高州冼太庙、三元塔、宝光塔等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吴阳学宫、真武堂、韶山古戏台、东岭莫宅祠堂、唐代墓葬、陈瑸和陈兰彬故居等大批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雷州市博物馆收藏文物之多、档次之高,均居全省县级博物馆之首。近几年,雷州半岛各市县积极贯彻《文物保护法》,在保护、抢救、利用和管理历史文化名城、古镇及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源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各名城、古镇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保护规划及条例,有些乡村和街区还配备了文物管理小组。

两市充分利用地方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和各级博物馆,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法》,营造全社会爱护历史名城、保护文物的良好氛围。两市政府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制订文物保护发展规划。茂名市根据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特点,颁布了《茂名市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方案》,规定了名城、古镇按照属地保护、分级管理的原则,全市各文物保护单位和文化古镇都设立专门管理机构,配备3-5人的管理小组,负责保护管理工作。主管部门还与管理小组分别签订《文物保护协议书》,层层落实保护管理责任。这些措施使文物保护工作远景发展有规划,近期有目标,保护管理职责分明。两市把历史文化名城、古镇(村、街)的保护利用提高到建设和谐社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大大加强了决策的科学性。茂名市成立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充实了职能部门,编制了《茂名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十一五规划》;高州邀请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评审委员和上海复旦大学专家,协助完善了《高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雷州市为使古镇、古村落和文化街区得到切实的保护,及时为普查新发现的9条历史街区、11个古村落和155座古民居申报为文物保护单位。为适应历史名城、古镇和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新形势,雷州市制订了《雷州市2006-2010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规划》,一些古村落和文化街区在文物部门和专家的指导、策划下得到较好的保护和修复。湛江市的东林村、禄切村、邦塘村、津前村经过保护和修复,已作为文物景点公开展示,并已上报国家建设部,推荐参评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受到高度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在我国还是新兴的文化事业,相关的法规正在完善和陆续推出。雷州半岛历史文化具有多元特征,历史文化名城、古镇(村、街)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特别丰富。茂名、湛江两市在保护利用名城、古镇、古村和文化街区的同时,也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已初见成效。20067月,东海岛的人龙舞和高州木偶戏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吴川飘色、化州跳花棚、湛江姑娘歌、雷州石狗信仰、廉江舞鹰雄、遂溪醒狮等入选广东省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吴川飘色已培育成比较成熟的地方非物质文化品牌,打破了原先在狭小的乡村社区演绎的局限,组织成全市民众参与的大型节庆活动。在保持雷州半岛飘色传统特色的同时,演绎主题从民间信仰提升为安定团结、爱国爱乡、宣传投资环境、科教兴市、振兴经济文化。吴川飘色已经形成了专业表演队伍,艺术水平有很大提高,每年的表演都吸引了数十万中外来宾参与。不但改善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还服务于招商引资,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了很多机遇。硇洲岛的津前天后庙是南海离岛上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庙宇,供奉海洋保护神天后,是津前古村的标志性建筑。津前村群众集资修复该庙,天后神诞庆典吸引了沿海渔民和海外同胞踊跃参与。现在硇洲镇正筹备推荐津前天后神诞庆典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对历史名城、古镇(村、街)利用的科学决策水平有所提高

对历史文物如何实施切实的保护,同时又能够合理开发和利用,一直是文物工作的一大课题。近年来,雷州半岛各市县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整体决策水平有所提高,在保护和开发利用之间寻找科学的、协调的平衡点。茂名、湛江两市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文化村和美丽村庄的建设活动中,加强对人民群众进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宣传教育。在基层农村,有不少民众自发组织的乡土文化资源保护和管理队伍。在保护的原则下进行科学论证、合理利用成为多数人的共识。目前有些牵涉范围较大的城镇和街区(例如雷州名城的内城和外城古街区),一般都制定了多年的开发规划,在确保历史街区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合理配置现代生活所需设施(如道路、供电、供水、电讯等),造就既有浓厚历史文化含量又有和谐人居环境的旅游景点。有些古村、古街的保护利用工作,在文物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请专家实地考察和论证,使保护利用合法、合理,效果都比较好。一些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乡村(如东林、禄切、邦塘等),经过抢救和保护,充分利用本地有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开拓出广东南路新的文化旅游景点,农民初见实惠。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正在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历史文化名城、古镇(村、街)资源保护涉及地域范围较广,各地在资源保护的力度上尚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一些古镇和古村落,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和执法工作仍有待强化。有些文物保护单位被局部侵占和破坏,例如冼夫人故里和陵园,已有明文规定控制范围,对拆迁人户已作了经济补偿,但仍有人违法回迁僭建。反映出部分地方群众文物保护意识淡薄和文物部门执法不力。还有很多尚未列入保护级别的古镇、古村、古街区及其承载的文物遗存,由于缺乏法制保障,现状大多岌岌可危,传统人文景观已遭到较大的破坏,文物流失也较严重。历史文化名城、古镇(村、街)是不可复制和再生的资源,对经济欠发达的古镇和古村落切实做到“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尤为必要。

(二)雷州半岛各市县的文保工作普遍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保护要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文物保护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渐增加。两市各地除高州市每年财政拨付300万元作文物保护经费之外,其余各市县均未将文物保护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更谈不上保护经费逐年增加。历史文化名城、古镇(村、街)的保护范围大,需要的经费更多,有些古镇及其文保单位连起码的维修费用都缺乏,处境极为困难。信宜市的镇隆镇有古城和大洪国王宫,街区遍布明清至民国初年的建筑群,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但目前大部分古建筑都已崩塌,由于经费紧缺,难以保养,维修工作更无从展开。化州博物馆至今没有馆舍,没有展厅,缺少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更谈不上保护和开发周边的古镇、古街。

(三)历史文化名城、古镇(村、街)的资源承载量很大,保护利用要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历史整体环境。除了单个文物古迹的保护之外,还应该包括古城镇和街区各级保护范围的划定、古城镇和街区传统风貌的保护、古城镇和街区空间环境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古镇、古村落和文化街区的开发既要体现固有的历史文化特色,又要改善城市的物质条件,营造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相关的决策需要有高素质和有先进文化创意的人才,但雷州半岛各市县普遍缺乏这样的人才,现有条件也难以吸引高级技术人才。湛江市目前50多个文博人员中,只有2人具有高级职称,其余均是中级以下职称或没有职称。有些地方文博人员没有固定编制,文物行政、文物保护工作基本是兼管。这种状况,对历史文化名城、古镇(村、街)资源的保护利用很不利,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由于上述原因,导致雷州半岛各市县的历史文化名城、古镇(村、街)的资源整合度仍较低,各自为政的情况仍很普遍,有些很好的资源被冷落闲置;有些资源已经启动,但却由于其他部门(如旅游部门)配合还没有跟进,难以运作。

三、意见和建议

(一)雷州半岛各市县在贯彻《文物保护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文保工作已建立了较好的群众基础,各地政府部门要继续切实执行,加大执法力度。在历史文化名城、古镇(村、街)的保护利用中,《文物保护法》所规定的“十六字方针”和“五纳入”要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基本内容。两市制订的名城、古镇、古村落和古街区保护规划,要切实实施并贯彻到基层乡镇,抓好典型,让基层群众看到保护的成绩、得到开发的实惠。应加快古村落、古街区保护的立法进程,把历史文化名城、古镇(村、街)的保护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文保经费的划拨要体现奖惩机制,使有限的投入发挥较大的积极效应。

(二)雷州半岛的古村落和古民居多分布在农村基层,目前这些地方经济仍欠发达。硇洲岛是湛江市一个孤悬海面的离岛,自然环境秀美。岛上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硇洲灯塔,岛上的津前村是一个古村,又是一个古港,村民大部分是渔民。领导干部和村民开发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热情很高,硇洲镇政府为吸引游客,特地新购置了渡海船只,村民重修了津前天后庙,还隆重举办了天后诞,准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当地民间还保存有“硇洲八音”、“三波洋”、“风入松”、“红灯拜花”等古乐和古曲,是目前广东境内已经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但是,由于旅游等产业部门的配合没有跟进,目前该岛的游客稀少,总体效益还没有体现,渔民没有得到太多的实惠。古村落的保护利用要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文物部门、文化部门、旅游部门要关注古村落和古民居的保护利用,提高各部门的协调度,把城市资源和城市居民的休闲消费吸引到新开发的历史文化旅游地来,扩大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雷州半岛历史文化名城、古镇(村、街)的文物古迹丰富,传统格局比较完整,各地还保存着富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如民间艺术、民俗精华、传统工艺、传统戏剧、音乐等,它们和有形文化相互依存,相互烘托,共同反映着名城、古镇、古村落、古街区的历史文化积淀,共同构成乡土历史文化遗产。目前,各类资源分散开发和利用的情况还比较普遍,以致有些新开发的文物景点由于内涵单一、浅薄,很快就被人认为是“小、散、不耐看”而门前冷落。要加大各种资源的整合度,建立整体框架规划,在提炼历史文化名城、古镇(村、街)传统特色及其内涵的基础上,对各类特色要素进行有机整合,整体保护传统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内涵。在整合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精心培育一批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带动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均衡发展。雷州半岛历史文化名城、古镇(村、街)资源的综合效益有广阔的拓展空间,资源的整合度还需要大力提高。例如雷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雷州石狗文化堪称一绝,已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狗原是远古百越先民的“图腾”。雷州文博部门收集从秦汉到近现代的石狗数以万计,琳琅满目,狗“图腾”文化实物堪称世界第一,但是这批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仍未充分展现。目前,雷州石狗文化已列入“中国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我们建议拓展思路,使这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工程同雷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有机地整合起来,为雷州大地增添一道亮丽的历史人文风景线。另外,有些古村、古港本身就是自然景观、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综合载体,要尽快激活这批历史文化资源财富,以文物事业来带动起一批文化产业。

(四)建议采取灵活政策,拓宽集资渠道。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雷州半岛各市县在文物保护事业上经费投入普遍不足。历史文化名城、古镇(村、街)的保护利用需要有较多的投入,建议省政府在财政上对该地区给予政策倾斜。同时,地方政府也应该采取灵活政策,拓宽融资渠道筹集资金。在这方面雷州半岛各市县均有成功的经验可研究和借鉴。例如吴川每年的元宵节飘色,政府职能部门为节庆发挥组织和协调的功能,经费由民间筹集,大部分由民营企业家赞助,政府的营运成本相对较低,而且还创造了招商引资的机遇。这种模式能否扩展到名城、古镇和古村资源开发的其他方面?建议地方政府抓些试点。有些地方古村落和古街区守着很好的文化旅游资源,但却没有很好地策划开发,还过着穷日子。建议省旅游主管部门给予策划支援,重点培育几个文化旅游点,作为示范。对于积极寻求开拓的古村、古街区,建议省文物主管部门和旅游主管部门拨出文物保护专项基金和旅游扶贫基金,给予支持。

 

附:调研组成员名单

组长

邱金用    省政协常委、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省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

副组长

陈忠烈    省政协常委、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省社科院研究员

成员

  林亚杰    省政协常委、原副秘书长

姜永兴    省政协特邀文史委员,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民族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徐恒彬    省政协特邀文史委员,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官丽珍() 省委党史研究室调研员、研究员

   徐英焰    省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古流森    省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办公室副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