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粤东社会经济发展的视察报告——省政协港澳台委员会委员赴汕尾市视察

2016-12-16 02:21:42 来源:广东政协网

关于促进粤东社会经济发展的视察报告

——省政协港澳台委员会委员赴汕尾市视察

 

  以省政协常委、港澳台委员会主任周炳南为团长的省政协委员第20视察团,于2007920日至22日,前往汕尾市进行以“促进粤东社会经济发展”为题的视察。视察团听取了汕尾市政府、海丰县政府领导的情况介绍,实地视察了信利电子有限公司、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小漠中石化储油基地项目等代表性企业及重点项目。在汕尾期间,视察团还与汕尾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如何发挥优势促进粤东经济发展等问题交换了意见。现将视察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基本现状

  汕尾市现辖海丰县、陆河县、市城区、红海湾开发区、华侨管理区、代管陆丰市。全市总面积5271平方公里,全市户籍人口32323万人。汕尾水陆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基本完备;城市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很强的经济发展潜力。

  近年来,汕尾市各级党委、政府群策群力,抓住经济建设不放松,同时注重做好社会建设及党建工作,取得较大成绩。

(一) 积极发展“两源”经济,加快经济建设

  汕尾建市19年,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稳定增长。2006年实现生产总值2475亿元,是建市前1987108倍。工业总产值37823亿元,三年年均(下同)递增262%;外商直接投资145亿美元,年均递增239%;外贸出口总额854亿美元,年均递增47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27亿元,年均递增254%

  内源经济初步形成电力、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珠宝首饰、贝雕及圣诞工艺品、旅游等特色产业。以汕尾电厂为龙头,带动一批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海丰小漠石化项目工程顺利推进并将于年底投产;陆丰核电站首期工程也正稳步开展。鼓励支持集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特色农业、加工业。汕尾农产品、海产品资源丰富,2006年全市农业及海洋业产业化经营组织129个,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9家,公平、可塘、东海等11个镇成为省市专业镇。旅游业方面,积极开发当地革命历史文化资源、海洋及山地生态资源、宗教人文资源,发展红色、蓝色、绿色、古色等特色旅游。

  外源经济上,坚持“让外商发财、促汕尾发展”的宗旨,主力改善投资创业软硬环境。制订了一批符合国家政策和国际惯例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建立了较为畅顺、高效的服务机构和工作机制,建设了一批设施完善、规模较大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和产业转移园区。吸引了信利、德昌等大批外资企业投资建设,与世界五大洲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建立了经济贸易往来。港资大型企业信利电子集团年产值达48亿元,现发展成为汕尾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成为汕尾打造信息产业基地的主要依托。今年是汕尾“招商引资落实年”,各级党委政府着力抓好纪念澎湃同志诞辰110周年暨经贸活动所签约、奠基的159个项目的落实。目前,汕尾正成为珠三角产业转移及经济辐射的承接地。

  (二)发掘文化内涵,加快和谐社会建设与发展

  汕尾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皮影、滚地金龙五个项目均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宋代爱国将领文天祥被俘原址方饭亭、革命烈士澎湃故居、红宫红场等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汕尾发挥地区历史文化优势,增强群众整体素质教育和熏陶。

  加强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和计划生育工作,逐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2006年全市农村医疗参合率达783%。不断推进环保、体育、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切实抓好十项民心工程的跟踪落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做好信访工作,依法及时化解群众矛盾,维持社会和谐稳定。以21项民生信访问题为重点,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20071——8月全市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303宗,调解成功2189宗,成功率为95%。今年以来,社会治安情况保持平稳,信访量持续下降,社会不和谐因素得到进一步消减。

  (三)严格要求,做好党建工作

  汕尾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双挂双联”、“双责双问”、“双融双建”等一系列党建工作措施,取得一定成效。2006年以来,在开展“双融双建”,即机关融入基层,干部融入群众,建立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解决干部的群众观问题的活动中,全市各级机关单位挂钩联系711个村委会和141个社区,共有387万名党员干部与517万个家庭建立了挂钩关系,挂钩面覆盖全市100%的村委会(社区)和126%的农户以及50%以上的贫困户。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不断提高,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

  二、存在问题

  (一)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总量仍然偏小

  目前汕尾人均GDP仍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产值、财政收入、居民消费等重要经济指标绝对值仍然偏小。利用外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工业园规划、交通网络建设、市政建设等基础设施有些方面仍落后于省内其他地市,也成为影响外商投资的积极性和束缚当地的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

  汕尾市根据自身优势提出“红、蓝、绿、古”四色旅游的发展思路值得肯定,但从这四种资源的整合力度看仍十分不足,各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深入,旅游路线策划单一,四色资源整合浮于表面。

  (三)群众矛盾解决力度仍有待加强

  汕尾由于征用土地、城市拆迁、企业改制、城镇复员军人安置等问题导致群体性事件并不少见。广东红海湾电厂因征地问题与当地群众发生的纠纷至今仍有个别村未得到妥善解决。根据该厂负责人反映,从1992年该厂立项以来,为做好群众工作,除了用最先进的方法解决好排污等问题以确保不对当地群众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外,还负责医疗、教育、卫生等一系列社会保障范畴的费用,但仍然不断遭受个别村群体性破坏在建或已建项目,导致至今该厂仍无法正常发电,每天损失达300万元人民币,令人十分痛心。

  三、几点建议

  通过对汕尾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了解,视察团客观分析了汕尾有利资源和一些不利因素,针对粤东地区存在共性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扩大经济总量增长

  粤东是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重要腹地之一,汕尾及粤东各市应抓住机遇,积极应对。在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结合自身优势和资源,有重点、有目的、有层次地引进投资项目,并从政府服务理念、硬件基础设施等方面切实改善投资环境。

  (二)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力度,努力培植经济增长点

  粤东旅游资源丰富,但普遍存在开发和整合不足的现象。汕尾的四色旅游应进一步挖掘其文化内涵、历史底蕴、民俗风情和生态休闲项目,建议聘请专家进行论证、规划,配合城市发展布局,高标准高品位策划旅游项目及其配套产业发展,将其培育成带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三)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化解群众纠纷矛盾,树立汕尾招商引资的新形象

   良好的党群、干群以及企业与群众的关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近年汕尾发生一些群体性事件,特别是“红海湾”事件,不但造成已建好的电厂无法产生效益损失严重,而且极大地影响了汕尾的对外形象,严重影响汕尾招商引资工作。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党政机关作风建设,认真吸取教训,加强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监督,严厉打击腐败现象和官僚作风。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尽快消除不和谐因素,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