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聚焦脱贫攻坚 彰显政协担当——肇庆市政协办助推德庆县回龙镇升平村精准扶贫工作 经验做法

2019-03-22 18:39:26 来源:肇庆政协
  近年来,政协肇庆市委员会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及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扶贫开发作为事关民生的大事、实事来抓,以“念好脱贫经,唱响生态美,建成产业链,走上振兴路”为工作指导,积极探索出一条“党建+扶贫+公司+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能人+基地+贫困户+商标”的扶贫开发新路子。德庆县回龙镇升平村是市政协办精准扶贫联系点,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42户80人,其中,一般贫困户20户38人,低保户11户31人,五保户11户11人;当中,有劳力户12户38人。经三年精准帮扶,截止2018年底,升平村42户贫困户均达到“八有”标准,脱贫率达100%,有效确保2020年整村脱贫摘帽。
  一、围绕“党建+”新理念,统筹兼顾,合力攻坚。
  市政协围绕“党建+”新理念,突出“三个紧抓”,通过基层阵地建设、党员引领、产业项目覆盖,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汇聚强大的攻坚合力,打响了升平村的脱贫攻坚战。
  一是紧抓“党建+阵地建设”,夯实工作基础。为加强升平党组织阵地建设,优化群众办事环境,市政协资助14.98万元修缮村委会大楼、建设后院广场及大石文化楼,切实加强了村级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及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党建阵地建好不是目的,用好才是关键。为了进一步发挥升平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平台作用和服务功能,2016年以来,市政协联合回龙镇结合脱贫攻坚工作,为基层党员和广大群众连续推出一系列“活动套餐”,内容涉及学习教育、技能培训、司法援助、产业分红等方方面面,真正让党建阵地成为“接地气”的阵地,在阵地中教育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更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二是紧抓“党建+党员引领”,压实工作责任。建立“领导带头示范、驻村干部负直接责任”的工作责任制,仅2018年,以市政协主席孙德为代表的市政协领导到升平村走访调研考察就高达13次。结合村“两委”换届,新调整4名村干部,切实抓好扶贫工作。市政协办还成立了以秘书长为组长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选派了2名素质高、能力强、作风优的政协党员干部担任驻村干部,科学有效提升帮扶力量。同时,根据升平村贫困户情况,市政协组织机关干部开展结对帮扶行动,做到一名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五户贫困户,目前,全村41户贫困户均有帮扶责任人。并制定扶贫重点工作清单,落实责任人,实行每周例会通报,要求村委会分片干部扎根一线,到村、到户、到人。
  三是紧抓“党建+产业建设”,变“输血”为“造血”。市政协办驻村工作组结合贫困户实际情况,为他们量身定制切实可行的扶贫计划,实现产业扶持全覆盖。积极探索推广“党建+扶贫+商铺+合作社+能人+公司基地+品牌商标”的产业扶贫模式,形成“公司带动、能人引领、平台销售、自主发展”多元并行的经营方式。重点扶持了蜜蜂饲养、腐竹生产、黄牛养殖、土猪养殖4家种养特色产业扶贫基地;组建成立了专业合作社2家,吸纳贫困户12户;招商引资380万建设“升平村蜜糖”生产线1条,实现户年均纯收入增长2200元,有效提升贫困户自我持续发展能力。
  二、突出“扶贫+”新模式,靶向定位,精准施策。
  市政协办坚决杜绝“标准化”扶贫、“数据化”脱贫,紧紧依托政协联系广泛、资源丰富优势,以“扶贫+N”新模式,靶向定位,切实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瓶颈。
  一是“扶贫+扶志”,强化脱贫思想意志。自2016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驻村工作组利用半年时间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交朋友、话家常、谈理想、望未来,充分发挥政协机关干部勇于担当、示范带动精神,做通贫困户思想工作,切实改变了升平村贫困户“以贫为荣”及“等、靠、要”的惰性思想,树立了他们脱贫的勇气。
  二是“扶贫+扶智”,解决贫困户后顾之忧。市政协办从“心”出发,发挥资源优势,自2016年以来,协调各民主党派、社会爱心团体、善长仁翁与升平村贫困户子女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共6批133人次。通过“扶智”行动,鼓励贫困户子女努力学习、自立自强,彻底改变了贫困户子女的精神面貌。这项善举不仅解决了贫困户家长后顾之忧,而且从根本上消除“穷二代”、“贫N代”。
  三是“扶贫+商铺”,促进扶贫可持续发展。升平村地处封开、德庆交界,每天往来贸易、趁圩赶集的村民络绎不绝。市政协帮扶组利用地段优势,通过走访、考察、调研、座谈,积极探索“扶贫+商铺”的扶贫开发模式,自筹63万元建设完成了占地277平方的商厂一体化资产收益项目,现已向外招租,租金收益额95%分配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余归村集体所有,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又使贫困户分享收益,同步实现壮村与富民,目前,受益贫困户已达30户。
  四是“扶贫+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升平村农特以腐竹、蜂蜜、南瓜、豆角干等绿色素食为主,考虑全市佛教信众多、以素食为主,市政协帮扶组积极加强与佛教教职人员、信众代表沟通联系,通过他们在10多个宗教性慈善公益微信群进行品牌宣传,增加销量,创新升平村农特品牌销售渠道,使贫困户农特产品“有出路”。升平村大石村小组贫困户陈灼明发展蜜蜂饲养产业,2017年12月产量340斤,通过帮扶单位协调,仅6个小时即被认购完毕,销售额高达1.02万元;此外,我们还成功对接肇庆新供销农副产品配送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市华堃贸易有限公司、肇庆宏创汽车音响肇云地区20多个商家等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升平村农特销售,仅2019年1月,“升平村腐竹”销售额达1982斤,贫困户人均月增收153元。
  五是“扶贫+合作社”,增添产业扶贫新动力。农民合作社是推进产业扶贫的重要载体之一。市政协帮扶组以发展农民合作社为切入点,主动作为,按照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受益的方式,积极探索合作社带动扶贫新模式,引领助推产业扶贫工作。目前,由村委会党员干部担任法人代表,先后组织有经验农户及有劳力贫困户成立了德庆县善缘种养专业合作社及德庆县禅缘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建档立卡有劳力贫困户12户38人,实现了有劳力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全覆盖。其中,德庆县善缘种养专业合作社先后与封开世源腐竹厂、封开伟兴腐竹厂、凤村山水腐竹厂等3家公司组成战略合作伙伴,由腐竹厂聘请升平村贫困户从事腐竹生产工作,合作社负责销售收益,同时,该合作社还承接贫困户种养的紫大薯、番薯、豆角干、柑桔、土鸡及自制腌制杂菜等产品,以“升平村农特”包装直销,切实解决农特产品销售市场难题。德庆县禅缘蜜蜂饲养专业合作社着力打造“升平村蜜糖”农特品牌,进一步整合全村蜜蜂饲养户资源,特别是带动贫困户发展蜜蜂饲养产业,2018年与肇庆市净慧食品公司签订购销合作协议,由其统筹“线上+线下”运营,“升平村蜜糖”远销港澳。
  六是“扶贫+能人+基地”,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市政协帮扶组结合村级产业发展现状,重点打造了特色养殖、特色生产线、古法作坊三类产业扶贫基地。将各类扶贫基地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载体,吸纳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参与产业项目实现脱贫致富。通过精准扶贫产业项目带动,先后在大石村小组建设土猪养殖基地1个、蜜蜂养殖基地1个;在沙田村小组建设黄牛养殖基地1个;在大宝村小组建设“禅缘蜂场”蜜蜂饲养基地1个,由2名养蜂经验丰富的“能人”贫困户分别担任场长与经理进行运营,解决8名有劳力贫困户“门口务工”难题;通过招商引资,引来了香港百本医护控股有限公司创始人关志康成立了肇庆市净慧食品有限公司,与帮扶单位共同投资380多万,创建“升平村蜜糖”生产线,形成蜂蜜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一条链,该基地共覆盖贫困户100多人,直接为升平村有劳力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 8个,带动6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2016年至今,通过发展各类扶贫基地,带动12户有劳力贫困户顺利脱贫。
  七是“扶贫+品牌商标”,扶贫增收实现新作为。2018年以来,为解决升平村农特产品销路问题,市政协积极培育产品商标品牌,提高产品品质,把农产品转变成商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目前,已完成申报注册“升平村蜜糖”、“升平村农特”、“升平村腐竹”等3枚品牌商标,特别是肇庆市净慧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运营的“升平村蜜糖”更是顺利申报了香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瑞士通用公证行SGS产品质量认证,这些举措极大地带动升平村扶贫产业增质提效,仅2019年1月,“升平村蜜糖”在香港销售额高达15万元,品牌效应切实为升平村精准脱贫、脱贫致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三、夯实保障措施,多点发力,确保实效。
  市政协办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总目标,不断汇聚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不断夯实保障措施,协同攻坚,形成了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有力助推升平村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发挥优势真帮扶。发挥政协“桥梁”作用,凝聚了香港百本医护控股有限公司创始人关志康、肇庆市佛教协会会长释纯洁等社会各界进步代表人士共同为扶贫攻坚出招、出资,一起为脱贫奔康发力;发挥政协“智库”作用,组织周瑞卿、叶旭陟等市政协委员及社会团体聚焦升平村新农村建设、河道整治、乡村旅游规划等建言献策;发挥政协“资源”优势,纵观三年来升平村精准扶贫工作,无论在节日慰问、捐资助学、民生设施、产业项目建设、农特产品销售等,无一不是依靠社会资源、人才资源的真帮实扶及社会资金的支持推进实施。
  二是民生保障强标准。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保障脱贫攻坚待遇补助及工作经费,确保脱贫攻坚有人干实事、有钱办实事。为改善村居基础设施,安装43盏全自动太阳能路灯,为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获得良好社会效益;筹资1万元解决沙田村小组水管老化问题,确保饮水安全;把保障住房安全作为对口帮扶的首要大事来抓,顺利完成升平村危房改造21户,竣工率、入住率及补助率达100%;确保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定期组织民进、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到回龙镇开展送医赠药公益活动;及时对患癌贫困户、新生儿大病救助2次;42户贫困户全部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切实解决贫困户“看病难”问题。
  三是教育保障真落实。升平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困难学生27人。通过当地教育部门,及时为建档立卡学生发放生活补助费,向义务教育阶段、高中、中职建档立卡学生每人每学年发放3000元,大专建档立卡学生每人每学年发放7000元,切实解决学生们的后顾之忧。广泛开展社会“扶智”行动,协调民进市委会赴升平小学开展送教送书活动,捐赠图书、资料及教学设备共计1.06万元,惠及升平小学200多名学生;2017年肇庆市六祖慈善普济会“慈爱慈行·情系学子”夏季助学活动捐资2.15万元;2018年,广东省天柱文化慈善促进会、肇庆市六祖慈善普济会举行“关爱学子、情暖长者”公益活动,为升平、陈村41名贫困户学生送上3万元助学金及价值2仟元的生活、学习用品;联合肇庆市佛教协会在德庆县回龙镇开展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教育帮扶工程“一对一”认捐活动,为德庆县回龙镇36名家庭困难且成绩优异学生送上三年共计32.4万元助学金,通过签订协议实现三年资助全覆盖,成为德庆县首个将该工程以协议形式且资金落地的行政村。
  四是政策保障当先锋。精准扶贫,需用足用活用好保障政策。将符合条件的3户11人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低保、五保范围,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确保特殊困难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对不符合低保、五保的无劳动能力的11户14人贫困户,帮助申领最低生活保障兜底。积极帮助5名患残疾贫困户申请评残鉴定,使其享受残疾生活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