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协【2011】3号
政协广东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2011年工作要点
(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我省发展进程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年。省政协要在中共广东省委领导下,全面贯彻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主题,继续落实《中共广东省委政治协商规程(试行)》,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作用。要以召开全省政协工作会议为契机,深入研究把握人民政协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规律,不断提高政协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凝聚力量建言谋策,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实现广东“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
1、把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作为省政协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通过各种形式,认真组织各参加单位、广大委员和政协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使人民政协始终做到同党委政府方向一致,目标一致,工作一致。要充分调动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形成推动“十二五”规划贯彻实施的强大合力。
2、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学习研讨活动。发挥省政协学习中心组和机关学习中心组的示范作用,带动全体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学习。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入探讨把握人民政协在实施“十二五”规划中的功能定位,找准推动规划实施的对接点,明确履行职能的作用点,打造服务“十二五”规划的工作新亮点。
二、深入贯彻落实中央5号文和省委政治协商规程(试行)
3、协助筹备召开全省政协工作会议。全面总结我省政协成立50多年的历史经验,研究分析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向前发展。
4、认真做好全省政协工作会议的各项调研筹备工作。联合省委组织部、统战部,开展关于调整政协界别设置、完善政协委员产生机制专题调研,提出可行性报告,使政协界别与时俱进,委员产生更加公开、透明;会同省编办等部门,开展关于市县政协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问题调研,出台相应的指导性意见。
5、推动中央5号文精神落到实处。充分利用开展中央5号文实施情况总结检查成果,认真总结提炼履行职能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梳理分析政协工作中存在的差距不足和薄弱环节,研究把握新时期人民政协事业发展重大机遇。
6、推动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继续抓好省委政治协商规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进一步规范完善政治协商的运行机制和工作程序,推动政治协商更加扎实规范有效开展。着手研究制定我省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规范性文件,提高民主监督实效。
三、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协商议政
7、开展专题议政:就“加快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推进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召开十五、十六次常委会议开展专题议政;年底,召开十七次常委会议,讨论省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审议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草案)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草案)。
8、开展专题协商:就“幸福广东指标体系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产业转移园建设,推进‘双转移’实现重大突破”开展专题协商。
9、开展以下专题调研:运用价格杠杆促进排污权交易和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化;全力以赴,拓宽粤东西北农民增收渠道;依靠自主创新,加快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我省城市旧楼加装电梯存在问题及对策;科学整治,提高农村生态文明水平;加快村庄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我省学前教育的情况与建议;我省客家古民居建筑群保护情况;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及建设媒体强省情况;我省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情况;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我省城镇化三旧改造工作情况;我省民间信仰情况;利用ECFA和海西经济区发展机遇,提升粤台经贸合作新水平;新形势下加快转变侨务工作方式。
10、开展以下专题视察:我省湿地保护情况;大力推动中国南车轨道交通车辆修造基地建设;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我省欠发达地区儿童先天性疾患治疗情况;完善高校与科研单位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广州市新旧文化景点建设情况;岭南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劳动法的贯彻落实情况;我省少数民族乡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情况;调整产业结构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情况;外资企业工会组建及发挥作用情况。
按照省委要求,认真组织各级政协委员对我省产业转移园进行视察,切实推进我省“双转移”工作。
11、承办中南六省(区)第十九次政协工作座谈会。举办“建设环珠江口湾区,打造广东省‘蓝色海洋带’建设示范区”、“南海形势与维权维稳”专题报告会。
四、着眼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履行职能
12、围绕突出民生问题积极开展调研检查。聚焦物价、住房、收入分配、医疗保障、劳动就业等民生热点难点,聚焦区域协调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社会事业发展重点,开展专题调研、专题视察和检查监督,推动党委政府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13、进一步提高提案工作科学化水平。探索建立完善界别提案、各专委会参与提案工作机制,改进向社会公开征集提案线索工作,推动提案工作更贴近现实,贴近群众。认真做好提案督办工作。适时修订《政协广东省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抓好《广东省办理政协提案工作规程》和《广东省办理省政协提案工作评价考核暂行办法》的贯彻落实,认真开展提案办理评价考核工作,不断提高提案质量和办理质量。
14、加强和改进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强化委员界别意识,支持他们密切联系界别群众,通过《广东政协信息》、信息专报等渠道,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界别群众的意愿诉求,努力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5、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关心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及时了解和反映影响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发挥民族、宗教界委员的独特作用,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的良好局面。
五、积极参与和推动文化强省建设
16、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作用。继续编撰出版《广东文史资料精编》、《岭南戏曲名家》等系列文史丛书,做好重要史料抢救工作。继续做好全国政协协作项目《畲族百年实录》的征编工作。加强文史资料专业工作队伍建设。
17、精心办好各项品牌文体活动。继续办好“永恒的旋律——名家名歌广东演唱会”和“中华之声——名家名曲广东演唱会”、粤港澳“四洲杯”粤曲演唱大赛、全省青少年书法大赛等品牌文化活动和“政协杯”台球、高尔夫球友谊赛等品牌体育活动,坚持送戏下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六、努力做好新时期人民政协港澳台侨和公共外交工作
18、着力探索加强与港澳台同胞团结联谊的新途径新方法。以香港广东各级政协委员联谊会为政协开展团结联谊活动的重要平台,切实加强同港区委员的沟通联系,发挥会员的集聚带动效应,为香港社会的繁荣稳定和深化粤港合作贡献力量。密切与港澳重要政团、社团和各界人士的联系,深交老朋友,广交新朋友,不断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及时向港澳委员通报我省“十二五”规划情况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及省政协工作重点,精心组织他们在内地的考察视察活动。不断扩大同台湾岛内有关党派团体、社会组织、各界人士和基层民众的交往,增进两岸同胞感情。
19、建立完善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的工作机制。继续邀请海外侨胞列席政协全体会议,组织好他们到国内各地考察。积极开展海外侨务工作,加强与海外华侨华人的联系,为他们关心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创造条件,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20、积极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公共外交活动。加强同有关国家地方议会、国际组织、友好城市和海外侨团的交往,组织好重要出访活动,认真做好海外团组的接待工作。组团赴泰国参加第六届世界广东同乡联谊大会。进一步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政治制度、政党制度和人民政协制度的了解,增进与各国人民的友谊和互信,努力营造广东科学发展良好内外环境。
七、精心组织重要纪念活动
21、组织开展建党9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图片展等形式,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和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开展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22、组织开展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精心策划举办纪念大会、研讨会、书画展等,缅怀和宣传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辈致力振兴中华的光辉业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光大辛亥革命精神,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八、加强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和新闻宣传工作
23、筹备成立广东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抓紧做好成立研究会的各项筹备申请注册工作,适时召开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理论研讨会。利用这一平台,深入探讨人民政协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以理论创新推动政协工作创新。
24、加大政协宣传工作力度。继续办好《政协委员》、《同舟共进》等品牌刊物和专栏。主动加强与党委宣传部门、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统筹协调形成政协宣传工作合力。
25、探索建立政协新闻发言人制度。精心运作、精心组织,有计划、有步骤、主动地定期通报工作情况,重大事项的进展情况,从正面来引导舆论,从正面来体现政协工作,从正面来向社会宣传人民政协。
九、着力提升人民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
26、建立健全开展界别活动的科学机制。认真总结梳理开展界别调研、界别视察、界别提案等履职实践,进一步探索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界别履职活动。筹备增设省政协办公厅界别和协商工作处,保障界别工作和政治协商工作更加扎实规范有效开展,切实发挥政协界别作为扩大社会各界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作用。
27、优化提升委员队伍的科学素质。抓好政协委员队伍建设,引导广大委员努力掌握科学知识、秉承科学精神、发扬科学作风,切实发挥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自觉树立和展示政协委员的良好形象。
28、不断完善机关管理运作的科学方法。进一步规范完善办文办会办事制度,加强机关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全局观念和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政协数据库系统,继续完善“委员之家”网络互动平台,积极借鉴现代科学方法和信息网络技术,形成一整套适应时代发展、符合政协特点、有利履行职能的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