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集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案
致全体委员和政协参加单位的一封信
各位委员,省政协各参加单位、各专门委员会:
政协提案是政协委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方式,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载体,是协助党和政府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渠道。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以来,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为统领,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我省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等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运用提案履行职能,建言谋策,共收到以提案形式提出的意见和建议846件,经审查立案782件。这些提案为促进我省党政部门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此,谨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4年,我省将继续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希望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各专门委员会认真学习中共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推动科学发展为提案工作的第一要务,以加快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围绕深化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等重点,精心选题,深入调研,建有据之言,谋务实之策。
根据省政协2013年度工作计划安排,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案征集工作已经正式开始。为进一步提高提案质量,切实增强提案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我们于9月中旬向提案承办单位发函,共征集到提案参考题目157条,现印发给你们,同时在省政协网站上发布,供撰写提案参考。同时,特别欢迎以政协专门委员会和界别名义提出集体提案。
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及其他规定,希望提案者在撰写提案时要特别注意质量,认真把握以下几点:1、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切忌“即兴之作”或道听途说,确保提案的严肃性、科学性和可行性。2、提案应简明扼要,一事一案,有情况、有分析、有具体建议,切忌笼统、空泛。3、不应把提案写成学术论文,分析原因宜精当,对策建议要有针对性,分析与建议宜兼顾而不可只顾一头,提案的字数一般控制在2000字以内。4、委员联名提出的提案,领衔人应列于首位,以界别名义提出的提案须由召集人签名;以党派、团体和政协专门委员会名义提出的提案,须由该组织署名并加盖公章。总之,提案应尽量做到选题准确、中心突出、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语句通顺,内容紧扣中心,分析透彻深刻,建议切实可行。我们既欢迎委员履职写提案,也十分欢迎集体提案及界别提案。追求高质量的提案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广东省政协提案动态管理系统”已经进行了升级改造,提案人通过系统提交提案将更加方便。为保证2014年提案征集工作的顺利进行,请委员及有关单位尽可能在大会开幕前通过“省政协提案动态管理系统”完成提案的提交工作,会议期间在委员住地设有统一的上网点或在房间上网提交,既方便又快捷,保证提案准确提交。提交提案的网址是:http://210.76.65.169/wy,或在政协广东省委员会办公厅网站(http://www.gdzxb.gov.cn)点击“在线提案提交系统”提交提案。用户名:本人中文名,密码:888888。具体使用方法,请进入提交页面后仔细阅读操作说明。为安全起见,登录系统后请立即更改密码。
衷心感谢你们对提案工作的大力支持!谨祝各位委员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胜意!
附件: 1、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案参考题目
政协广东省委员会提案委员会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五日
咨询电话:020-38308637,38308633,
18620027601,13711130161
政协广东省第十一届二次会议提案参考题目
一、经济、市政
1、关于如何加快自主品牌建设的建议
2、关于推动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我省重大投资项目的建议
3、关于继续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建议
4、加大金融支持我省大型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力度的建议
5、关于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建议
6、关于加大对“三农”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的建议
7、关于发展消费金融促进消费升级的建议
8、关于大力发展国际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建议
9、关于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建议
10、关于进一步发挥保险保障作用,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建议
11、关于有效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的建议、
12、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建议
13、关于加大省对梅州交通建设和重要能源、重点工业项目、粤闽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建议
14、关于振兴粤东西北发展应该特别注意的几点问题的建议
15、关于推动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建设粤港澳自由贸易区的建议
16、关于建设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的建议
17、关于做大做强农村妇女小额贴息贷款项目,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建议
18、关于优化我省投资环境,逐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的建议
二、科技、教育、文化、医疗、体育、环保
19、关于加快推动海岸带保护立法的建议
20、关于加强海岛保护,尽快出台《广东省海岛保护条例》的建议
21、关于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建议
22、关于加强民营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的建议
23、关于大力促进我省民营海洋渔业发展的建议
24、关于宪法和有关公民行为准则的法律必须列入中小学课程中的建议
25、关于搞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惠民门诊,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有保障、提高“卫生惠民”质量的建议
26、关于我省村村通有有线电视的建议
27、关于我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建议
28、关于医疗服务管理的建议
29、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30、关于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31、关于中医药强省建设的建议
32、关于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33、关于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建议
34、关于加大对梅州生态保护区的建议
35、加大对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在政策、资金方面支持力度的建议
36、关于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包括地市机构编制、人员队伍建设的建议
37、关于探索建立广东省知识产权管理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的建议
38、关于深化港澳台旅游合作,加快推进邮轮游艇旅游的建议
39、关于进一步发展高端旅游项目,推动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建议
40、关于加快推动旅游用地等相关旅游政策措施实施的建议
41、关于加大我省与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产业合作,提升我省旅游发展国际化水平的建议
42、关于视听新媒体发展应通过完善立法规范管理的建议
43、关于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职工的生命健康权利的建议
44、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建议。
45、关于扩大文化惠民,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建议。
46、关于开展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项目)创建及制度设计研究的建议。
47、关于加大省级公共传媒对公共文化的免费宣传,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助力的建议。
48、关于提升文艺精品创作,繁荣文艺舞台的建议。
49、关于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推动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50、关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提升岭南文化影响力的建议。
51、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弘扬岭南特色文化的建议。
52、关于强化文化市场管理,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的建议。
53、关于推动文化改革创新,发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文化建设的建议。
54、关于大气环境治理,减少灰霾天气的建议
55、关于强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
56、关于完善药品、医疗器械抽烟方式,全面推行药品安全风险分类管理的建议
57、关于加快建立全省快检快筛体系,完善药品技术监督体系的建议
三、统战、政法、劳动人事、综合
58、关于挖掘本地对台交流工作的资源,打造优质品牌的建议。
59、关于利用政策优势推动台资企业发展的建议。
60、关于台湾投资者经第三地转投资认定的建议。
61、关于充分发挥经济社会组织在我省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的建议
62、关于促进商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能力发展的建议
63、关于妥善推进“营改增”政策实施的建议
64、关于解决小微企业在产业转移中劳动关系新问题的建议
65、关于推动我省会展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66、关于取消五一、十一等节日调休的建议
67、关于撤销地级市、实行省直管县的建议
68、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保工作,让农民老有所养的建议
69、关于加速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中低价商品房,全面改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的建议
70、关于取消城中村自设收费岗的建议
71、关于提高我省五保户等特困人员生活补贴的建议
72、关于规范和固定领导接访日的建议
73、关于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建议
74、关于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75、关于设立广东省少数民族科学发展试验区的建议
76、关于将少数民族自治县纳入财政省直管县试点范围的建议
77、关于提高少数民族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水平的建议
78、关于加强宗教院校管理和建设的建议
79、关于解决市县宗教团体“三无”问题(无办公场所、无人员编制、无工作经费)的建议
80、关于建立健全我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的建议
81、关于提高我省各类自然灾害数值模拟预测预报技术水平的建议
82、关于加强全民气象科学素质建设,提高我省公众防灾减灾意识的建议
83、关于提高我省气候资源(风能、太阳能等)开发利用能力的建议
84、关于开展我省重大工程项目抵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能力评估的建议
85、关于坚持开源节流,提高我省抗旱能力的建议
86、关于加强城市排涝系统和防灾抗灾能力建设,切实防治城市内涝的建议
87、关于加大对拐卖伤害儿童案件打击力度,促进幸福广东建设的建议
88、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山翠亨新区等重大平台建设的建议
89、关于北江流域城市签订共同保护协议框架的建议
90、关于打破我省区域行政垄断的几点建议
91、关于重视以镇域为基础的顶层设计,走出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的建议
92、关于加大中央、省对原中央苏区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的建议
93、关于加大对梅州新型城镇化和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的建议
94、关于财政支持补助华侨农场“4050”归难侨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建议
95、关于加强华侨农场国有土地、林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
96、关于整合省政府“双打办”和“打假办”协调机构的建议
97、关于加强信访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
98、关于进一步做好群众来信办理、来访接待和网上信访的建议
99、关于推进基层信访部门硬件设施建设的建议
100、关于围绕加快粤东西北发展战略,促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建议
101、关于着力建设质量强省,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建议
102、关于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掌握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建议
103、关于强化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建设,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的建议
104、关于加大单亲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工作的建议
105、关于推动农村妇女参与基层民主自治,助理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的建议
106、关于加强全省欠发达地区“妇女之家”建设,促进基层社区稳定和谐的建议
107、关于完善广州市交通分流规划实操性,提高交通安全顺畅程度的建议
108、关于推进建立出租车行业残疾人准入制度的建议
109、关于加大力度推进我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建议
110关于加大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力度的建议
111、关于推进残疾人职业培训、就业、创业基地建设的建议
112、关于开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建议
113、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政府法制队伍建设,增强基层政府依法行政能力的建议
114、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决策程序,推进行政决策程序法制化的建议
115、关于各级党委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外来少数民族人员管理和服务的建议
116、关于建立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和应急资源征集调用补偿机制的建议
117、关于抓紧研究制定企业安全生产达标建设激励政策,创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118、关于加快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的建议
119、关于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用地保障的建议
120、关于大型骨干企业建设用地保障的建议
121、关于加快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建议
122、关于完善和创新征地补偿机制的建议
123、关于完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建议
124、关于完善土地公开出让制度的建议
125、关于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的建议
126、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地籍大比例尺调整的建议
127、关于顺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修改《矿产资源法》的建议
128、关于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建议
129、关于增加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的建议
130、关于如何解决国土资源执法难问题的建议
131、关于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问题的建议
132、关于加大力度扶持发展我省农民合作社的建议
133、关于完善农药监管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建议
134、关于推进高毒和限用农药定点经营,强化高毒农药监管的建议
135、关于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建议
136、关于确定家庭农场的地方标准,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主体的建议
137、关于加大公共交通,提高出行效率的建议
138、关于开展传堤泵站涵管除险加固,确保堤围安全的建议
139、关于进一步推进乡镇三防办事机构建设的建议
140、关于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议
141、关于推动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的建议
142、关于促进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的建议
143、关于部署低碳生态建设的建议
144、关于全力打造绿道升级版的建议
145、关于房地产市场监管的建议
146、关于设立我省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的建议
147、关于建立健全我省建筑节能管理机构的建议
148、关于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进我省棚户区改造的建议
149、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的建议
150、关于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议
151、关于新刑诉法实施后加强政法机关配套保障方面的建议
152、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建议
153、关于进一步推荐我省化妆品安全立法工作的建议
154、关于我省餐饮服务监管保障措施研究的建议
155、关于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建议
156、关于加快广东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地方立法工作的建议
157、关于建议广东省应急避险体验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