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鸿鹄之志 积跬步前行——记广州市增城区政协委员廖智威

2017-03-30 17:29:56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儒家提倡个人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准则。或许很多人对此了解不深,但在增城,有这样一位年轻人始终坚持践行这一准则——多年来,他常往返于广州、香港两地,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地促进粤港合作、助推增城经济的发展。他就是增城区政协委员、华商教育集团执行董事廖智威。

 

廖智威出席广州市增城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教育应该是一项长期发展的事业。要实现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人才尤为重要。” 廖智威一直希望自己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科技人才,便以满腔热血投身于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中。为了推进香港高校与内地高校交流学习的相关事宜,他甚至创下了一周内连续十几次过海关的纪录。或许在很多人眼中,这样的往返频率是极其劳累的一件事,但于他而言,却是一种幸福与责任。
  如今,廖智威除了继续投身教育事业一线工作中,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先后担任香港广东外商公会副会长、广州市增城区政协委员、广东侨商会理事、广州市青年联合会委员、香港广东社团总会青委会委员,在大型慈善活动中也经常能找到他的身影。正如梁启超提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他希望以身作则,让自己坚信的准则对青少年更有说服力。

一、忠孝传家  初入社会
  廖智威,祖籍广东广州,毕业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在他眼中,企业家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父亲廖榕就是他最敬仰的企业家之一。
  在刚刚参加工作时,廖智威也曾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难题,最突出的就是观念问题。在美国读完大学回国后,现实与理论的矛盾让他陷入了思考。他发现,国外的经济理论不一定适合中国企业,如日本企业的细节化管理如何借鉴到中国现实中等问题不断浮现。他还回忆道,刚接手时最大的困难还是跟公司老员工的沟通问题。“思想观念与地域的差异,加之老员工多年以来的工作习惯,往往不愿意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因此工作上存在一定的阻碍。”
  他虚心向父辈请教,坚定了作为企业家改变教育现状的社会责任,听从父亲建议,从中华传统文化中重新发现经世之道、和谐发展之道。于是廖智威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传统美德,耐心地跟老员工们沟通交流,用自己的谦逊、宽容、理解与学识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鼓励。
  2008年,廖智威开始参与华商教育集团的管理工作,先后任集团各个部门的重要岗位。同时,担任华商教育集团旗下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以及广州华商职业学院董事。此时的廖智威工作愈来愈忙碌,加班更是常态,经常要处理一些集团的大小事务和紧急事务。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廖智威并没有因为忙碌的工作而忽略陪伴家人,他认为:“我是一个比较重视家庭传统的人,无论平时工作有多忙,我都会抽时间和家人们一起吃饭。现在交通也很便利,广州到香港也就2个小时而已,所以平时我都会尽可能的多抽出一些时间陪伴自己的家人。”

二、热爱祖国  心系教育
   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对华商教育集团来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秉承“创百年名校、育华夏英才”的办学理念,坚守“实业报国,教育兴邦”的社会理想,围绕“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战略布局,廖智威经营的华商教育版图为国家和“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应用型人才,华商学院和华商职业学院成为全省民办高校的佼佼者,在校学生总数达三万余人。
  谈到如今的目标,廖智威说:“我的目标是将华商学院创建成为一所百年名校,让华商教育成为一流品牌,成为一项可持续的事业,为社会创造一个长盛不衰的千秋基业,努力为社会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作为一名年轻的企业家,他要求自己站在一个创造更高社会价值的角度上看待问题。“我现在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站在‘创百年名校’的立场上所做的决定,未来我还想在增城多办几所学校,包括有特色的中小学、幼儿园。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优秀人才是从华商教育集团所创办的学校中培养出来的,从我们华商学院走出来的。”
  “我心中还有一个很大的梦想,也是我父亲的梦想。在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一流名校都是私立大学。我希望为中国打造一所一流的民办大学。当中国社会涌现出一批出自华商的商界精英的那一天,就是我圆梦的那一天。”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观念和需求已悄然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投资教育。“学习是终身的,只有不断发展教育事业,才能培养更多的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办好教育,要打好基础设施的基石。因此,在管理集团及院校工作期间,廖智威主抓学校的工程建设和装修、采购工作,事必躬亲,认真细致。他希望能够给学生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校稳步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硬件保障。他站在集团全局发展的高度,多次向董事会提出前瞻性意见——提倡学校成立扶贫助学教育基金,帮助困难学子圆梦大学;向董事会建言,成立华商智库,广纳英才,谋划华商教育未来发展。
  如今,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逐年提高,办学事迹被各大媒体深入报道。经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广东教育学会、广州日报以及新闻媒体等评选,先后获得“广东省十佳独立学院”、“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广东省最具就业竞争力独立学院”和“广东省最具综合实力学院”等称号。

三、不忘初心  回馈社会
  企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廖智威也积极投身公益事业、自觉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不忘初心回馈社会。
  荔港青年会由一群祖籍广州增城现旅居香港的青年朋友发起成立,其宗旨是凝聚荔港青年精英力量,促进两地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作为荔港青年会的一员,廖智威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公益活动,如组织荔港青年返乡吃荔枝、“阳光英才助学”等活动。在“阳光英才助学”活动中,廖智威以个人名义向增城中学贫困学生提供助学金。这些活动不仅资助了贫困学生,让他们能安心读书;更重要的是加强了荔港青年们与家乡的沟通联系,能够让年轻人慢慢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家乡的文化,以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


廖智威参加荔港青年会阳光英才助学活动

  廖智威多次以单位名义向各地教育基金、公益事业无偿捐赠,支持各地教育事业发展、回馈家乡和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他,近年来又以集团名义向增城中小学捐赠100部钢琴,向敬老院捐赠生活设备,向增城街镇捐建长者文化中心,向云南山区捐献教学设备等。在谈到公益慈善时,廖智威强调:“我所做的这些,主要是帮助学习成绩优异、品行优良、家境贫困的增城学子,希望慈善基金能够进一步完善,让更多优秀的贫困学子们都能够享受到社会帮助。”


廖智威向荔城街光明村捐赠长者文化中心项目

  2016年10月,廖智威光荣当选了增城区政协委员。成为政协委员后,他生活也发生了改变。他说:“在成为政协委员后,我会对身边事物、民生等问题更加留意、更加关注。我必须要关注、了解他们,才能发挥政协委员的作用,提出合理的提案。在我的身上,政协委员不是一份荣誉,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在谈到未来的提案方向时,廖智威表示:“集团主要是以教育为主,我们谋划最多的也是教育事业。现在国家发展需要创新推动,创新靠的就是人才,所以在刚刚召开的区政协会议上,我提交了《关于推动创立国际学校的提案》及《关于加强生态休闲旅游的提案》两份提案。希望能为增城多办几所学校,投资教育是长期的事业。
  作为一名热血的港澳青年,廖智威深知,大陆青年与港澳青年的生活环境、成长教育的背景不一样、文化认知也存在着差异,必须要多沟通交流。因此,廖智威常常成为港澳青年的杰出代表参加各类两地青年研修班、精英培训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促进两地青年企业家沟通交流,实现互惠合作。而就教育而言,廖智威认为:“教学制度、管理模式、以及教学中所体现出的国际性视野是港澳与内陆教育之间最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开始走向世界,选择去澳洲办学,并与堪培拉大学合作,希望能吸收一下外国成功办学的经验,从幼儿园到博士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未来,在香港办国际性的幼儿园、国际学校也都是可行的。”


廖智威与堪培拉大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谈及未来,廖智威认为应当将不断开拓民办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道路,顺应时代变化,扩展和把握发展机遇,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复合型技术人才和专业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夜幕降临,采访也临近尾声。他说:“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人士,我只不过是一粒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小种子。”但增城区政协委员廖智威始终践行“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的理念,以教育者的睿智与仁爱,让自己这个“小种子”为社会发挥大作用!

  (刘琴琴 贡丹 汤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