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委员的礼物盛委员的礼物

2016-12-16 02:20:56 来源:广东政协网

 

盛委员的礼物盛委员的礼物

 

刘迪生

 

  南国六月,一个晴朗的星期天。

  明丽的阳光泼洒在白云山下,珠江之滨。

  六月的南方人才市场,显得格外热闹。人头涌动的市场,挤满了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每一个人的自荐信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方向。南方的世界很精彩,如同他们精彩的梦想。

  这里是中国最早的七大区域性人才集散地之一。这里为英雄提供用武之地,为企业架起沟通桥梁,为市场疏通运行血脉,为经济插上腾飞翅膀。多少弄潮儿在此扬帆冲浪;又有多少人才在此把握商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神话。

  上午8点。一个中等身材、神采飞扬的男子,准时出现在他的办公室。

  这位男子叫盛南方。现任中国南方人才市场管委办主任。

  省政协委员是他的另一种身份。盛委员被媒体报道的次数不少,他在业内的名声已经很响。200212月,盛南方作为人才服务行业的代表,当选为广东省政协九届委员。他担任政协委员期间,递交了十几个正式提案。这,是一名政协委员献给人民的礼物。

  他的目光亮闪闪的,眉宇间闪耀着热情、坚毅和睿智,清瘦的额头分明写满了岁月的痕迹,举止间表现出一种儒雅谦和的风范。他的笑容很灿烂,犹如六月的阳光。谈吐中一口流利的普遍话带有南方的韵味。

我们的交谈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始……

 

在“人生的转折点”上

  “就业是高校毕业生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这些年,许多人把这个转折点投注在南方人才市场。”我忍不住直奔主题。

  “是啊,必须全力做好‘南方’,我别无选择。”面对日益庞大的求职大学生队伍,盛南方道出了心里话。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2000年后不断凸现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啊。”我曾在人事机关任过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并不陌生。

  广州,是广东高校最集中的城市。

  “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数量一直不断增加,2002年为128万人,2003年达168万人,2004年达228万人,2005年达3万人,很显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如何疏导、分流、妥善解决,成为南方人才首要工作和重要责任。”

  “大学生就业方面主要存在哪些矛盾?”我问。

  “结构性矛盾。”盛南方娓娓道来。

  “以2005年为例,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中本科学历为1万人,专科学历为2万人,本科以上高校毕业生基本上能实现顺利就业,而大专层次的高校毕业生则是供过于求。”

  “另外,复合型专业人才供不应求,而单一学科学历人才供过于求。”

  这些问题迫切地摆到了面前。南方人才要承载许多的社会服务职能,面对着千家万户,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从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转为南方人才“掌门人”的盛南方,倍感肩上担子的沉重。这也是他的人生转折点啊!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尽自己的责任为政府分忧,作为南方人才的负责人,我责无旁贷,作为一名省政协委员,我责无旁贷。”

  盛南方觉得有必要充分发挥政协这个平台的效用,来更好地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因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牵涉到政府教育、人事、劳动等行政部门,还牵涉到毕业生、企业等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人才市场难以完全解决问题。

  怎么办?怎么办?

  带着沉重的问号,带着沉甸甸的责任,盛南方心里焦急。

  千百次调研,苦苦地思索。那些日子,他吃不好,一碗饭扒几口又放下,他睡不好,有了想法,马上起床动笔。书房的灯光下,思绪在他的心灵的河上奔流。

他忽然感到,他的存在,就是为了某种使命。他要努力,寻找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那是怎样的一种煎熬呀!

  20051月,一份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提案——《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打造公共服务体系》终于交到了广东省政协。

  “我国的大学生并不是真的多了,之所以出现‘过剩’现象,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企业往往要对高校的‘半成品’进行再加工。”

  “各种损害毕业生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从法制建设方面来看,目前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还缺乏法律保障和规范。”

  “从保护供需双方的权益的角度出发,应该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招聘行为和毕业生的求职行为,积极打造就业服务平台。”

  “疏通就业渠道,形成有效的协调合作机制。”

  “加强硬件建设,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加强人才市场发展规划,大力完善以官办人才市场为主体、各民营人才中介机构为补充的多功能、多渠道、机制健全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

  “加强执法力度,取缔一些非法中介机构。”

  “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建立广州市的人才资源数据库,重点建设高级人才资源库、职业经理人资源库、外国专家资源库。”

  “打造人才业绩诚信档案信息中心,构建人才诚信体系。”

  提案交了,可盛委员心里并不踏实,他不知道能不能得到理解与支持。

  但很快就传来了好消息。

  这个提案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各项政策措施也相继出台,《准就业见习的补贴制度》、《成功就业的补贴制度》等等,都得到了落实。

  200312月,广州大学生就业市场也正式挂牌成立,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进入了崭新的时期。2006年,南方人才又把服务大学生的工作地点迁移到广州大学城,在大学城成立了服务中心。到了200712月底,在广州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推荐就业达10万多人次,成功就业两万五千多人。

说到这里,盛委员会心地笑了,笑得眼睛都湿润了。在“人生的另一个转折点”上,他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人才!人才!

  都说政协委员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此话不假。

  广东省政协的一位领导说:“盛南方既是人事人才工作方面的资深专家,又是国内人才市场负责人中的杰出代表。”在几次采访盛南方先生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内涵。

  广州是一片人才成长的沃土。盛南方勤奋好学,爱钻研,20多年人事人才工作的积累,他熟悉了各种人事政策法规,在人力资源管理这个领域,也有着独到的观点。2002年,在第一届中国人才交流协会的年会上,他发表了《人才市场未来之路》,引起了全国同行的关注,后来此文获得首届中国人才服务业优秀论文的头奖。

  人才,是事业持续发展的保证。广州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盛南方为所处时代和社会的每一个进步感到骄傲和自豪,也为社会转型期广州面临的人才问题而感到痛心疾首,奔走呼号。200410月,针对广州人才的供需矛盾,盛南方及时提出了《关于我市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几点建议》的议案。并在广州市政协人才资源开发专题议政会上,盛委员作了主题发言。

  “广州人才资源拥有量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居首位,广州地区的经济建设迅速,人才需求量大,人才交流活动非常旺盛。”

  “但是,广州地区的人才市场基础性建设还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远远落后于全国其他城市的建设水平,政府办人才市场的硬件条件不足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这对于广州的人才都会建设需要已经形成了矛盾。”

  “人才交流环境较差,求职者的人身安全及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人才市场运作水平参差不齐,行业发展仍需规范和扶持。”

  “必须完善人才市场法制体系,规范人才市场管理,确立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来配置人才资源。”

  ……

  话音刚落,掌声如暴风雨般响起。经久不息!

  政府采纳了这一合理化建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得力措施,进一步规范人才市场,加大对人才市场的扶持力度,加强人才市场法制建设、体系建设,并将供求规律、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有效地引入人才资源开发,推动了人才在产业、行业和地域间合理流动,进一步实现了人才、智力与资本、项目等要素的有效结合。这些,都是关乎广州未来与前途的战略决策啊!

  得知这一消息,盛委员开心地笑了。

   人才需要一种对事业的热烈追求和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才使我们的事业一代接一代,才使广州从繁荣走向更加繁荣。

  2002年,南方人才市场招聘会的分供商为自身利益而集体出走,招聘会业务陷于瘫痪,多年的品牌将付诸一炬。

   人才与事业共长。盛南方也是他的人才理论的实践者。他迅速组建自己的队伍办招聘会,并在广告和经营上给予大力扶持。三年的激烈商战,南方人才市场终于成为广州地区招聘会行业的主导者。

  2007年,他牵头成立了珠三角城市群人才开发一体化战略联盟,开启了区域人才开发合作的进程。

  人才市场是人才就业、双向选择交流的重要平台,是功在千秋的事业。“诚信服务”、“要把好事办好”成了他的口头禅。他经常带队深入企业调研,倾听企业客户的呼声,了解需求,改进服务,客户们感受到了他的真诚、直爽与果断。

  他的心里,装的是集体和员工。员工都夸他是个值得信赖和爱戴的人,都说有盛主任在,心里就踏实。

  每次,他总是报以微微一笑,个中滋味只有他自己能体味。背负了多年的压力,但为了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了不负“政协委员”的声名,他说,“再苦再难,也值!”

 

工作着是美丽的

  盛南方19536月生于广州。取名“盛南方”,一是为了纪念在南方出生,二是寓意“南方强盛”。父亲是南下干部,性格耿直,从不为儿子的事求人,家庭并没有给他带来优越感。然而,让他终生受益的是,他继承了父辈朴实、干练、果敢、不屈不扰的军人作风。

  小时候的盛南方就是孩子王。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担任学生干部。《毛泽东选集》是他学生时代的教科书之一,《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为必修的篇目。张思德、愚公、白求恩、雷锋是学习的榜样。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刘胡兰、欧阳海的事迹也深深地影响着他。少年时代的他,救过溺水的同学,还多次带队扑灭山火。

  中师毕业不久,23岁那年,盛南方出任重点中学广州市第二中学副校长,接着是广州市教育局团委干部。1981年,广州市人事局恢复成立的第二年。他由教育战线转入到人事服务战线,之后被选送到广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毕业后回到市人事局工作,担任过多个重要处室的处长。

  2000年底,盛南方受命就任中国南方人才市场党委书记,主持南方人才市场的全面工作,开始了他那轰轰烈烈的人生历程。

  说起南方人才市场,他总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几乎不给人插话的机会。

  2000年的南方人才市场,盘子小,底子薄,场地小,业务单一,分支机构难以掌控,面对这重重困难,盛南方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也从他的心底喷涌而出。

  分支机构管理混乱是问题所在,切除市场肿瘤时不我待。

  改革!必须大刀阔斧地改革!

  将分支机构施行“关停并转”。

  整顿完分支机构后,他又对所有业务部门实行财务委派制。从健全制度入手,修订完善了各项制度,实现了靠制度管人的工作格局。

  改革,使南方人才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健康轨道。

  “改革,总是要切断一些人的利益链条,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我深信身正不怕影斜,要为南方人才谋得更长远的发展和利益,我无悔!”回忆改革之初的种种情形,盛南方依然神情激动。

  盛南方在主政南方人才后,开始了“二次创业”。

  “做加法,练内功”,从服务质量入手,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狠抓质量管理,提升服务形象。积极培育新产品,拓展新领域,他以独到的眼光,确立了人才网站、人才派遣业务作为新的支柱业务的战略,从单一的人事代理业务中走出来。

  几年的培育发展,人事代理、人才网站、人才派遣、现场招聘会四大业务共同支撑起了南方人才这艘人才服务业的“航空母舰”。

  知人善任,能者上,庸者下。他破格提拔使用了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同志,各个部门的一把手基本上是30来岁的年轻人。选派优秀的年轻员工去国外学习、去国内一流大学培训。

  八年风风雨雨的考验,“南方人才”走在全国同行的前列,荣获“中国人才市场最具影响力第一品牌”。盛南方自豪地说:“这里的工作特别富有挑战性,不仅检验了我的能力,也检验了我的智慧!”

  “这里没有‘皇粮’吃,现有近800名员工,假如发不出工资不能找市长只能找市场!”

  “中国的人才市场是朝阳产业,前程一片光明!只要你真正‘服务社会、服务人才’,敢为天下先,那么日子一定会好过的。”

  “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又多了一份责任。那就是省政协委员的责任!”

  盛南方眼光敏锐,侃侃而谈,话语中,总是带着自信的微笑。

 《树立正确的发展观,走协调发展、持续发展之路》、《打破体制障碍,统一审批,规范管理,保障求职者权益》、《以就业为突破口,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积极推动和谐广东建设》,这些重要提案无不凝聚着盛委员的心血。

  “盛南方给你们第一印象是什么样的呢?”

  ——“工作铁人”、“工作超人!”南方人才的员工几乎不约而同地说。

  他是这里每天工作时间最长的人。当处在商业旺地的天河路还沉浸在清晨的曙光中,盛南方已早早地来到了办公室。他的身影又总是在下班后还迟迟没有离开工作岗位。即使是在周末,你也可以经常看到他在办公室里,忙碌在如小山般的文件资料之中。要是谁找他汇报工作,无论是深夜还是节假日,他都会立马放下其他的事情。

  “那么第二印象呢?”

  ——“铁面包公!”一位员工脱口而出。

  遇上不求上进的员工,他会板着脸狠狠地批评。对个别不守纪律违反规定的员工,他甚至会把对方骂哭起来:“小子,别给‘南方’丢脸!”情节严重的,该开除就开除,在他这里可没什么情面可讲。南方人才的员工大多都领教过他的严厉。只要是涉及到南方人才的发展和利益问题,他绝对都是铁面无私的。盛主任的严谨也是出了名的。事无巨细,他都会认真对待,做任何事都是有板有眼,一丝不苟。审核报告,他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对外公布的数据,他更是核对了再核对。工作中的细节,他也是把握得非常之准,知道他的个性,员工从来不敢存有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做事也都讲求细致认真。

  ——“爱之深,痛之切!”又一个声音冒了出来……

  ……

  这位年过五十的省政协委员、南方人才市场“掌门人”经常加班加点,忘我工作,却依然神采奕奕,倒像是刚走上工作岗位满腔热情的年轻毕业生。

  “有什么良方妙药,可以让你保持如此旺盛的精力?”

  他绽开了灿烂的笑容,一张瓜子脸笑得像个孩子,一排整齐的牙齿完全地显露出来,却笑而不答。

  工作着是美丽的。

  一种对人才事业孜孜以求的精神力量在支撑着他。

  一股对政协事业不倦追求的热流在他的身上涌动,源源不断的热量在释放,在燃烧。

 

南风方兴

  在这个由国家人事部与广州市政府共同组建的国家级区域性的人才市场,在这个充满智慧、欢乐、竞争的地方,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盛南方,名如其人。这位名不虚传的辛勤园丁,默默地浇灌着这一座姹紫嫣红的人才百花园。

  政协工作与人才工作是盛南方事业的两翼。人才工作与政协工作比翼双飞,一个都不能少。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我们必须跨越历史形成的、封闭的、禁锢的人事制度,冲破条条框框的束缚,才能盘活人力资源。”盛委员如是说。

  他经营南方人才的理念是:盘活人力资源,让人力资源变成商品,进入市场,实现交流,使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从而更有效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与价值。

  人才交流不仅要面向全国,而且要面向世界。

  为此,20062月,盛委员递交了《关于加强人才资源宏观调控,优化各类人才配置,促进人才资源共享的意见建议》的提案。

  提案中的很多意见和建议被采纳。有了政策的支持,他对内整合各种资源,进一步把南方人才做大做强;对外,则推动了区县、珠三角乃至大珠三角的人才开发一体化合作,努力拓展区域合作,为南方人才进军国际作好铺垫。

  突出的战绩给盛委员带来了慷慨的回报:“广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十佳个人”等十余项光荣称号;他的提案也被广东省政协九届四次全会授予“优秀提案奖”。

  中国南方人才市场也先后荣获“首批中国广州质量诚信品牌领先企业”,“2007年度广东省社会责任杰出贡献单位”等称号。

  十三年一路走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人才市场从几间简陋的办公室,发展成为营业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在境内外设有多家办事处、在华南地区具有人才服务龙头地位的人才服务机构,共举办2000多场人才交流会,近千万人才进场求职,35万多家企业入场招聘,南方人才网注册简历超过600万,日访问量过1500万人次,为广州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和应届高校毕业生近20万人,为上万家企业提供人事外包服务,管理人事档案20多万份,人才派遣量超过6万人。

  这是一串令人振奋的数字,也是一串让广州经济腾飞的数字。

  这一串数字的背后,不知蕴藏着盛委员几许辛劳。

  “南风方兴”。这帧悬挂在盛南方办公室的书法作品,出自书法家、时任广州市政协秘书长黄继胜之手。那是黄秘书长在20059月南方人才市场成立十周年庆典时留下的墨宝。

  盛南方深深知道,这无论对南方人才市场还是对他本人,都是一种鞭策与鼓舞。盛南方与南方人才市场,情结很深很深。“省政协委员”与“南方人才市场掌舵人”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再次采访盛委员,又是一个星期天。

  阳光一大早就伸出了脖子,柔柔地俯视着大地。

  盛委员走进办公室,习惯性地把窗帘拉开,阳光透过窗户的玻璃,洒在地上和沙发上。他默默地凝视着“南风方兴”这四个字出神,百感交集……这四个字在他心中重千金啊!

  “南方人才是一个平台,通过它,实现服务人才、服务社会的使命。政协,则是另外一个平台,通过它,实现参政议政、促进社会进步的使命,这和在南方人才的工作一样重要。”

  “政协委员,不仅仅是一个神圣的称号,更是一种职责所在!

  这,是一名政协委员的感言。盛南方这种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也是一名政协委员献给人民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