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记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李竟先

2016-12-16 19:00:57 来源:广东政协网

“知识分子应该有社会担当。”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李竟先常挂在嘴边的话。她话中的“社会担当”,更多地体现在“忧国忧民,关注社会发展”的情怀上,体现在她的每一次行动上、每一次发言中、每一个提案里。

 

 一个不谙政事的教书匠

初见李竟先,便会被她开朗的性格所吸引,这与我们脑海中一丝不苟的自然科学专家形象相去甚远。身为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博士的李竟先致力研究材料科学,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九五攻关项目等十余项,发表研究论文50多篇。然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她似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超然外表下,竟还有一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这份情怀在她履行各级政协委员职责中体现得充分而从容。

李竟先虽为一介书生,却有着担任多级政协委员的经历,她最先是从天河区政协委员做起的,早在1998年,李竟先以华南理工大学教学科研骨干身份担任天河区政协委员,作为科技界别的委员,她在为天河区科技规划、项目立项评估等建言谋策时,无论是提案、发言还是项目评审都依据科学发展规律坚守。在风靡一时的“水变油”所谓创新闹剧中,她坚决说“NO”,不同意为伪科技项目鉴定。她的提案在区政协得到肯定和奖励。人们认为她的发言有理有据有分量。而她自己则认为是凭着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做事。

“我不适合做政治工作,我喜欢大学的讲堂与实验室,无论是讲课还是科学研究,华南理工大学都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记者采访时,她坦诚地表达了对华南理工大学工作的留恋和深情,蕴含了对因为工作需要而放弃了挚爱的大学生涯的深深不舍。

2002年,组织调任她担任党派省委的专职领导时,她表明若由我自己选择,我只愿意做一辈子的教书匠。然而,有关部门鉴于实际工作需要将她调到了民盟广东省委会,先是担任秘书长,之后任专职副主委兼任秘书长。她无怨无悔地服从了组织的安排,甚至都没有问一问这个新的岗位是什么行政级别,每月开出多少工资。她说,毕竟国家培养了自己这么多年,难道还会因级别与工资多少决定去留吗。这就是她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的情怀!

正是这份情怀,成为了日后她努力学习做党派工作和参政议政的原动力。

2003年开始,她任广东省政协委员与常委。这个时候的她,已经不是仅仅以个人力量参政议政了。她组织民盟的各个专门委员会,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在她主持专职工作的九年里,每年民盟广东省委会的提案和大会发言都是公认最有分量的。

李竟先以从事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做参政议政的工作,把党派工作作为事业来做。

2008年3月她担任全国全国政协委员伊始,花了十个月的时间调研后,在2009年3月她向全国政协提交了“我国城乡低保的现状问题与建议”的提案,不仅从加大国家和省级投入层面更从制度层面对建立城乡低保体系提出了意见建议。一个自诩不谙政事的从事自然科学工作的政协委员的履职就这样从基层群众的柴米油盐开始了。这一提案,不仅被当即立案,而且迅速被《人民政协报》原文刊出。当年底,当她得知国家将之前每年30亿用于低保投入提高到460亿,紧跟着又增加到490亿时,舒心地笑了。而这一提案的缘起是,有一次,她在菜市场买菜时,看到一个熟人在菜市场捡剩菜帮子。“这个人在机关工作,如果生活宽裕的话,能这么做吗?”她内心五味杂陈。之后她在多次深入边远地区基层调研中,切实感受到基层民众生活压力巨大。她希望能为普通老百姓做点儿实事。

2009年,金融危机蔓延全球,国内消费萎靡,失业人口急剧增加。面对这一困难局面,和大多数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一样她忧心忡忡,在广东省两会期间,她呼吁省财政向老百姓发放消费券。南方日报社根据各大网站网友的推荐和评论,评选出时任民盟广东省委会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的李竟先获得“最具民生奖”。她认为,以广东的财政水平,完全有经济条件发放一批消费券去帮助经济弱势群体。对于受金融危机波及较深的广东,在经济如此困惑、人们信心不足之下,有什么能比发放消费劵最民生?

同时,她考虑到即便是发放消费券的提议得以实施,“政府这样的行为也是一次性行为,老百姓临时得到一些帮助,解决了眼前的问题,但这个月发了,下个月不发的时候又怎么办呢?”因此,她提出建立长效的社会保障机制的建议。她认为,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切实减轻底层民众的生活负担,让人人都有好日子过,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应当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首要的关注焦点。政协委员应该是社会发展的助推者和缓冲器。

“作为政协委员,关注基层民生,可以大大地增强老百姓对国家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的认同,对于社会稳定有极大裨益。”李竟先一直践行着这一理念。“深入基层第一线,你会感觉到有很多提案要提,待深入研究国家发展的进程之后,又不能什么都提,于是再在其中筛选再优选。选提案就应该选最必要的、最应该推动的、推一把就能见成效的、而且管理高层不一定知道的。”

2012年3月,面对生活成本不断升高,面条、馒头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不断提价,个人收入增长远追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的社会状况,她指出,生活必需品无论里面含税多少,老百姓都必须消费,“买一瓶酱油,穷人和富人交的税一样,但彼此感受不一样。”她有感而发,在2012年的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对生活必需品免征增值税的建议》的提案。她提出“免征增值税后,相关商品价格可降低7%以上,最多可降低14%”,而“政府应从让利老百姓、服务民生的角度对生活必需品免征增值税”。这个提案一经提出,立马引起了社会热议,被网友力挺为“这才是政协委员该说的话”。几天内有逾1.6万网民点赞。为了写好这个提案,李竟先得到了许多税务方面朋友的支持,一些在粤的外国专家也成为她的调研对象。有关部门也找到她进一步了解情况,吸纳提案建议,推动有关政策的出台。

 

一个敢于直言的炮筒子

竹以直而美,人以正而尊。李竟先有着东北人典型的直爽性情,甚至就是个“炮筒子”,直轰得人毫无招架之力。在2012年全国“两会”上,她就直言不满大会发言“老板多,围绕自家企业发言内容多”。“别说我偏激,谁来发言不重要,重要的是说什么。”李竟先以大会发言上某“老板委员”的“太阳能发电”为例,“在全国政协这样的政治殿堂,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这样的特殊身份,不能只代表自己的企业利益来发言,再精彩也不能亵渎了政协的平台。”她认为,评价政协委员不能光看大会发言或提案,而应用政协的职责来进行评价。她也坦言,“有很多老板发言也不错,但不可否认,这次大会发言企业内容过多,覆盖面也不够。”

回望多年来的履职经历,李竟先分外感慨,“提案每年都获得立项,有关部门的回答不能说都满意,有的绝对是应付”。2011年,李竟先提出了关于防治粉尘污染的提案,很多一线外来工在粉尘环境中长期工作,染上了尘肺病,以至于要开胸验肺,如西部某省内甚至整个村子的人都得了尘肺病……!李竟先上交提案批评政府对扬尘行业监管不得力,政策有缺位,投入不足,无良企业逃脱承担社会责任等等。其后,有关部门电话沟通回复提案,说是有6个亿的投入了,她当即说“不对啊,这6个亿是防辐射的,不是防粉尘的。”对方承认说是的,是防核电站辐射,李竟先听了连连摇头。“这种情况我遇过多次,个别有关部门派个人给我打电话,就是解释,解释的人又不是很了解我的提案的要点,然后也就不了了之。”她感到无奈,“我花了很多的精力去调研,拿出提案,觉得承担了社会责任,没想到结果却是这样的……”

但这些挫败并没有打击她积极建言的热情。2012年,针对面子工程不断,李竟先又提交了《关于建立科学的评价和监督体系,遏制“败家工程”的提案》,建议建立科学的评价和监督体系,对领导干部决策终身追究责任,以遏止“败家工程”。她在提案中说,“衡量一项工程是‘民生’还是‘败家’,关键看是否给百姓带来实在的利益,是否有利于改善民众生活,否则就是瞎折腾、浪费钱,就是‘败家工程’。”她表示,对“败家工程”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并应坚决遏止。她建议首先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项目评价机制和决策程序,使决策有充分的民主参与。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包括人大、政协、民主党派、基层群众和舆论监督”,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政府有关部门所有关系民生和公共利益的重大项目决策,必须接受监督。应当“加大问责力度,实行领导干部决策问责和终身追究制度。”她认为,凡是在绩效审计中、在事后监督中,发现有因决策失误导致浪费国家和社会巨额财富的行为,无论决策责任人的岗位调动、职务升迁、在职与否,都要进行责任追溯与惩戒。

这个提案获得了当年的全国政协优秀提案奖。她也成为了广东省民盟成立以来获得全国政协优秀提案的第一人。提及此,她谦虚地一笑:“我倒不会因为得奖而感到荣耀,而是我作为一个自然科学的知识分子,过去由一个对政治很不关心的情况下,走到了所写的提案能获得全国政协奖。感觉自己尽到了一点责任,确有小小的成就感。”

然而,李竟先也提到,政协委员履职遇到的困惑之一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比如说,你去调研的时候,有关部门愿意给你的信息就给你,不愿意给你的,你是不知道的。所以,有的政协委员知道的信息只是道听途说的,怎么能适用呢?有的委员写出来的提案缺乏新近数据支持等也是可以理解的”。实际上,“政协委员个人又有多少机会进行调研呢”?说到这,李竟先希望国家机关、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定期向政协委员通报相关政策和进展等情况,应当向政协委员发相关的政策文件,支持政协委员履职。而不仅仅是像赶大集一样都集中在“两会”期间进行应景似的通报。同时,也呼吁为委员个人撰写提案进行调研提供必要的条件。

提案获得一定知名度后的李竟先成了社情民意的一个直接接收者。她经常会收到一些信件和邮件,特别是每年两会之前,人们主动向她反映问题,如计划生育政策问题、受到不平等待遇、归国留学人员的身份落实等,希望她能在“两会”中提出或者向有关方面呼吁。但她认为,没有经过调查研究的片面之词是不能贸然提出提案的,但她会将相关问题以信息形式转给有关部门。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多家媒体记者通过各种关系提出采访请求,而她总是低调再低调,甚至从2012起就不再与有记者同行的大队伍一起去北京开会。但到了大会期间、小组讨论发言时,她又是积极的一个。“作为个人,我并不想太招摇。但作为政协委员,我还是想把自己的声音向高层发出去,为推动社会建设和国家安定发挥作用。”

  

一个执着得有点迂的普通人

“我的提案灵感来自于接触社会和对国家政策层面的思考,以及日常工作的留意。就社会发展来看,我们应该推动哪些方面的事情,代表哪一部分群众发出呼声。”李竟先提交的不少提案都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反映了基层广大群众的心声。“不到基层去,根本不知道有些群众生活那么苦。”为了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李竟先一年要到基层开展几十次调研,到过很多边远偏僻的小镇、村庄。在那,她深切地感受到农村优质教育的缺失,于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出身的她,利用一切资源推动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

2007年,民盟中央发起“农村教育烛光行动”,旨在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和教育水平。民盟广东省委积极响应。在时任民盟广东省委专职副主委李竟先的带领下,“烛光行动”在广东省得以积极开展。有一次在连南县的白芒小学调研时,李竟先看到一个小男孩,“五年级才这么高,我还以为他是一年级的。”李竟先边说边比划着。“当时是夏天,我看他睡觉的床铺,有一条很厚的棉被,下面就是几条拼起来的木床板。我问怎么不铺草席啊?管理宿舍的老师告诉我,冬天夏天他都睡这个被子,没不起草席,被子就是一代又一代的传下来的。”李竟先听了心痛不已,当即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忙改善这些学生的生活。

当时,时任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到广东调研“烛光行动”的开展情况。李竟先就向他请求,直言广东省开展“烛光行动”缺钱,希望民盟中央能支持资金。蒋树声了解情况后,当即拍板:“好!就支持你们。这钱交给你,是一分钱都不会浪费的。”后来,蒋树声主席从他的学生的企业募集资助了广东200万元开展烛光行动,其中的50万元支持了白芒小学。

2014年4月,李竟先到龄从民盟广东省委专职副主委离任,转而担任广东中华职教社常务副主任。恰逢我国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新时期,李竟先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一动态。“关于职业教育,我一直都很关心,因为我知道,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依靠职业教育。”她告诉记者,今年广东中华职教社将会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广东职业教育转型升级”为主题在省政协全会上提交大会发言。这或许是开创了广东中华职教社的历史先例。“我认为职教社应该作为界别提出提案。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功能之一就是参政议政,所以我想把这一块工作配合主任抓起来。”李竟先说。“我们希望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都有共识。希望省委、省政府加大力度支持、推动广东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希望能在政策上解决一些问题,特别是希望‘不分公办民办,都是为社会发展做贡献’这个共识得有。”

2015年1月10日,由广东中华职教社主办、李竟先主持了“广东民办职业教育高层研讨会”,来自广东省内7所民办本科应用型大学、16所民办独立学院、26所民办高职院校以及部分民办中职学校负责人汇聚一堂,就“广东民办职业教育办学机制体制创新”等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广东民办教育的投资者和管理者们在次会议上达成了为推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高度共识。

当记者问起与过去是否有变化时,她说:“我只是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化,但我的社会责任心没有变化。作为广东中华职教社的常务,职责要求我对提案、社会关注重点会围绕职业教育展开。但作为一个传统知识分子关注社会底层群众疾苦的情怀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就有人说政协是“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记者请她谈谈感想时,她想了想说“应该说,你不说,一点作用都没有;你说了,就有起作用的机会,或许能起作用。政协委员这个职位是一个稀缺资源。不要把它当作荣誉,它其实是对社会尽责的渠道与平台。政协委员履职应该是利他的。如果一个政协委员仅是以利己的角度去说话,只为自己的企业、为个人去争利益,对社会而言,你不作也罢。”李竟先的提案基本上归纳为两类,一类是关注社会底层群众民生,另一类则是关注反腐倡廉。就最近爆出政协委员提案抄袭问题,李竟先认为可能有几种情况,一是没有履职热情,不愿花精力,只喜欢这个头衔带来的光环或利益;二是没有履职信心,不想花精力和时间去做“无用功”;三是没有履职能力,不具备履职必备的要素,不得不抄袭;糊弄社会和自己。但是无论属于那种情况,“我认为有两点值得反思,一是对于不愿履职的政协委员应该有个约束和退出机制,二是反思政协委员的遴选机制是否需要完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履行政协委员职责多年,从天河区政协委员,到广东省政协委员、常委,再到全国政协委员,李竟先每年坚持下基层调研数十次,为修改提案常伏案至凌晨。精心准备每一份提案,已经成为了她的习惯。苦辣酸甜不足为人道,衣带渐宽终不悔。何以故?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

恰逢社会政治变革的大时代,执政者与参政者都面临巨大的考验,中国要排除万难前行,需要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在风云激荡的时代大潮中,尤其需要负有天然历史使命和和社会使命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尽显良知本色——不仅是时代的弄潮儿,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

 

链接:

李竟先,女,生于1954年,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工学博士,教授。1990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民盟广东省委秘书长、专职副主委。1998年3月起担任广州市天河区政协委员,历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常委,2008年起担任第10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第十一届民盟中央常委、广东中华职教社专职副主任。2012年,李竟先提出的《关于建立科学的评价和监督体系,遏制“败家工程”》的提案获得了全国政协优秀提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