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百姓叫板的草根委员——记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

2016-12-16 19:00:03 来源:广东政协网

1月5日,由国家行政学院、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中心等主办的“十大地方决策新锐人物”榜单揭晓,来自广州市的政协委员韩志鹏赫然在列。入选评语中是这样描述的:人大代表可以要求官员来接受质询,政协只是协商性质的,权力不及前者,但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以政协委员的身份,竟然做到了人大代表都可能做不成的事情,堪称“政协问政”之先河。在12年的履职生涯中,韩志鹏凭着一股较真劲,为民奔走、不遗余力,树立起了“韩委员”的招牌。

 

“一追到底”的草根委员

“我这个人之所以有些不同,是因为有些事是要一追到底的。有的东西既然你看出来了,既然你看不过眼了,你就要‘咬死它’。”这是韩志鹏履职12年的“方法论”。

马力,《广州侨商报》办公室副主任,和韩志鹏搭档多年,几乎参与了韩志鹏所有的提案工作。她说,韩志鹏的性格“有点倔”。对此,韩志鹏的回应是:“我跟别的政协委员不太一样,我敢讲、较真,不计较个人得失。我出身‘草根’,看问题的角度跟市民是一致的。”

2003年,第一次当选为广州市政协委员的韩志鹏,甚至连写提案的规定格式也不清楚,却无意中从与朋友闲聊中想到,从小切口关注民生。从第二年起,韩志鹏每年市两会期间都提交提案。而这些提案几乎触及到广州公共生活的方方面面:白云山禁车、公开公务车的身份、通过立法改变公厕重男轻女现象、变相组织中小学生集体补课应叫停、重新出台公交优惠方案、老楼安装电梯、推行垃圾分类、规范晒“三公”的不作为和乱作为、建议用社会抚养费建失独老人院……他总能以一股“死磕”精神引领公众舆论,只要进入他“法眼”,几乎都是“件件有回响”。

其中,开创了广州市“政协问政”先河的便是白云山禁车一事。当时,韩志鹏在“两会”期间临时动议,要求市园林局接受质询。广州市政协建议会后再组织委员视察。但韩志鹏等委员不肯,从下午5点多一直坐到晚上10点,坚决要求市政园林局第二天早上前来“报到”,终于大会秘书长点头了。然而,此事前后折腾了三年,韩志鹏才等到一纸政府令。当看到禁车令张贴在被称之为广州市肺的白云山的山门之时,韩志鹏深呼吸了一下,才止住了从喉咙中涌出的咸酸,“觉得终于画上圆满的句号,很多努力和风险都值得”。

韩志鹏还创造了“一个提案,政府回复三次”的历史。2011年,韩志鹏提交了《“四个一点”加装电梯的建议》。广州市法制办当年答复称,正委托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制定相应的补偿参考标准。时隔三年,该标准仍未出台。去年7月,韩志鹏又提交了《旧楼加装电梯亟需补偿参考标准》的提案。广州市法制办答复,已委托市社科院完成《广州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集资分摊费用参考标准》,经过评估却是“非常成功的学术论文”,不足以运用到实际中。韩志鹏表示“很不满意”。直至12月广州市法制办第三次回复称,除了支持广州市社科院继续补充完善参考标准外,也有几家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开展了调研、评估等工作,并明确2015年5月提交研究成果。这回,韩志鹏终于觉得满意了。但“还要一直盯着,不盯着我都没法脱身”。事实上,无数的广州市民早就把他当作了老楼加装电梯的代言人。

他在微博中用“史无前例”四个字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广州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刘小钢也在微博中回应韩志鹏:“这反映出市政府部门对政协委员提案的重视……过程中虽然有各种情况,但经过反复磋商沟通,2015年5月应该有个成果。”

 

“另类”的行为主义者

韩志鹏自称是一个“另类”的政协委员。他的“另类”更多地表现在行为方式上,“我是不会被任何人和组织豢养的。我这个人不大受控。我有我自己的行为方式。”

讲起韩志鹏的“壮举”,很多人都可以如数家珍。其中,被人反复提及的一个片段是2011年的广州出租车调价风波。当时,作为政协委员和候补听证代表的韩志鹏,却没有获得听证会入场的资格,他一气之下,带了个小板凳直接坐在听证会门口表示抗议。一时间,“韩委员拎着小板凳拂袖而去的身影”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网民们称他为“板凳委员”、“板凳叔”。对于这个称呼,他倒十分喜欢,觉得很亲切。

他还曾多次公开指名道姓地向职能部门“一把手”叫板,数度泪洒摆摊问政现场,联合媒体一同“扫街”,白天寻找“拉链路”,深夜清理占道经营的小贩。去年他参加“冰桶挑战”,把地点选在白云山上,背景板、音乐、美女助手、还邀请全城媒体扛着“长枪短炮”见证……种种行为艺术般的举动,塑造出一个带有点“个人英雄”气质、另类的“韩委员”形象。

“一个人进入社会通常有很多顾忌,但我没什么顾忌的,无欲则刚。在政协委员这个职位上,我不当‘刺头’应该会得到更多实惠,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活出自己、不随波逐流。”韩志鹏说。

 

追求公开的“理想主义者”

韩志鹏对社会公平一直抱有“理想主义”,这或许不是一个溢美之词。“但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他就没有灵魂。”他说。

近两年,韩志鹏的关注点有所变化:从零碎、注重个案的民生领域,转到更为连贯、系统的政府信息公开议题。因为他发现,社会的公平公正必须有“公开”作为前提,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对广州市带来的影响比普通的民生话题更广泛、更深远。

2013年4月,广州市12个区市首次晒出了三公账本,结果问题多多。长期关注此事的韩志鹏随后就规范晒“三公”向广州市政协递交了提案。他指出,“三公”经费属于公共财政,来自纳税人的税款。他建议,统一设定模板,同时要启动问责机制。“相关部门应该向社会公布有关镇街的名单及其处理结果。不能让谁先晒谁先死”。9月中下旬,广州市、区、镇街三级“三公”状况全部公之于众,更令韩志鹏惊喜的是,广州关于“三公”经费的审计方案也在8月出炉,“我的想法和提案跟政府不谋而合了!”

继督促广州晒“三公”之后,韩志鹏还与社会抚养费“杠上了”。2013年年底,当浙江律师吴有水申请全国所有省份公布社会抚养费,得到广东省明确的“不公开”答复时,韩志鹏怒了。“社会抚养费动辄上百亿元,但去向却一直不明不白。政府信息公开,社会抚养费岂能成为例外!”12月2日,韩志鹏分别向广东省卫计委、省财厅、省审计厅快递了《关于公开广东省2012年度社会抚养费收支及审计情况的申请》。12月4日,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公布,2012年度广东省社会抚养费征收总金额的14.56亿元。

在不断的“炮轰”中,韩志鹏也结交了许多官员朋友,鉴于韩志鹏的影响力,有的官员甚至主动邀请韩志鹏就某个问题发声,然后由他们跟进。“广州是一个幸福感较高、社会氛围相对开明的城市,给我这类的人一定的空间,政府的身段比以前放得更低了,市民的参政议政意识比原来强了”。

 

“有事好商量”的践行者

近年来,网民、媒体都喜欢把“大炮”、“刺头”之类的标签往韩志鹏身上贴。但对比以前,韩志鹏觉得现在的自己还是相对理性一些了。“其实我绝对不会是那种异己分子,那种所谓政见不同的异己分子,我绝对不是。但当政协委员一定要有独立人格,要有批判精神。不能当花瓶,当举手机器。”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讲话中提到“有事好商量”,韩志鹏以他的行动验证了这一观点。2012年,广州市“两会”上,韩志鹏为30万长期受困的同德围街坊请命之后,广州市市长陈建华要求“同德围综合整治要全民参与”,促成了同德围公咨委。2012年2月,公咨委挂牌成立,共有37人,包括8名来自人大政协、企业媒体的代表,韩志鹏任同德围公咨委主任。“它是一个平台,可以让各方利益和不同的意见得到充分的博弈。”他认为公咨委的存在是为了寻找民意最大公约数。

“我们有一个16字工作方针‘意见征集、过程监督、协调矛盾、工作评价’,具体在协调的时候,难度确实也很大,但协调的方式很重要,找到特定的群体,给他们开座谈会,个别做工作,不过以街坊组成的民间组织身份去沟通,相对来说比较让人信服。”

代表了街坊的集体利益,不被官方人员“代表”,有一个做事勤勉在民间又受认可的团队负责人,这两点特质让同德围公咨委在和维权居民对话时具备了任何政府机构都没有的优势。在2013年,因20多户居民维权而导致了同德围南北高架桥工程一度停工甚至放弃。广州市建委将情况向同德围街道和同德围公咨委反映。韩志鹏马上召集了维权居民代表和施工方座谈协调。“大部分维权居民的诉求只是不要让桥墩离房屋太近,避免施工噪音和确保房屋安全,真正要求彻底取消工程的毕竟少,这给了我们发挥的空间。”韩志鹏说。很快公咨委就协调建设方满足了这部分诉求。工程在停工两个月后又顺利复工。2014年12月28日,广州市同德围南北高架正式通车,摆脱了“华山一条路”的困顿局面。

成为同德围公咨委主任这三年,韩志鹏感受很多。“他们都知道我家在哪,有什么问题了,直接就去家里找我。”韩志鹏笑着说。“有一段时间,天天有七八个大妈,堵在我的家门口向政府提意见,我去哪她们去哪。”协调协调再协调,要做“第三方”,要做政府和市民之间的桥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韩志鹏说,有些事情真的就是一点点磨出来的。

作为社会管理的创新模式,同德围公咨委的案例最近被教育部收录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中,作为高校讲课的资源案例。这对同德围公咨委和韩志鹏而言,无疑是一大鼓舞。

 

“韩委员”应该是一个群体

如今的韩志鹏,动辄成为报纸头条,2011年起还担任了广东电视台的特约评论员。打开百度搜索“韩志鹏”,有将近11万条新闻。现在,他已经不敢轻易出门逛街了,因为总是被市民认出来,被要求合影,被反映种种诉求。有时买个小东西,街坊都执意不收他钱。最夸张的一次是,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在大街上看到他竟然惊喜地大喊一声:“妈妈快看,韩志鹏!”他当时哭笑不得。

履职12载,连任三届广州市政协委员,从一个“菜鸟”到“委员明星”,韩志鹏逐渐被公众寄予厚望,有媒体称他为“意见领袖”,而他也甘于为民奔命。“韩志鹏做事很有章法,他从民生出发,专注于自己熟悉的事,不贪大求全、凌空虚蹈,所以实际效果非常好。更重要的是,他不仅说得热闹,做得更热闹。在他身上,我们欣然看到‘广东人大政协现象’的继承和延续。”一位媒体人这样评价韩志鹏。

在2013年广州市“两会”上,广州市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陶子基言及韩志鹏的作用时,曾感慨“一群人大代表比不上一个韩志鹏啊!”对于陶子基的赞扬,韩志鹏认为“老领导用的是激将法,鼓励更多的人大代表理直气壮地行使监督权。韩志鹏真的不算什么。”

多年奔走,政协委员的工作占了他大部分时间,韩志鹏戏谑自己“不务正业”。自从韩志鹏在2010年开通微博后,每天都有很多私信,最多的时候一天有100多条,里面都是投诉,希望他能帮忙奔走呼吁。“我即使什么都不干,也不可能全部都做调研,都能答复。”

当记者问到“累不累”时,韩志鹏说:“累,真的累。身累、心累。”但他又表示,我喜欢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做有挑战性的事……”付出一点牺牲,韩志鹏觉得值得。但他希望能有更多的“韩志鹏”出现,他说:“社会进步了,韩委员应该是一个群体”。

 

 

韩志鹏,《广州侨商报》总编辑。2003年,被广州市侨联推荐任广州市政协委员,连任三届,因其率真直言,敢作敢为,经常见诸报端电视,被誉为“明星委员”。2011年,曾因带小板凳前往出租车听证会旁听未果,被广州市民称为“板凳委员”、“板凳叔”。2011年,韩志鹏提交了《“四个一点”加装电梯的建议》,为落实旧楼加装电梯补偿标准,他连续3年追问相关部门,最后得到落实。2013年,他又建议广州市晒“三公”要设定统一模板,敦促广东省公开社会抚养费信息。2012年开始,韩志鹏担任广州市同德围公咨委主任,搭建了政府与市民沟通的桥梁,解决了同德围出行难的问题,创新了社会公共管理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