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揭阳、汕头、潮州,监督调研考察乡村振兴落实情况 政协委员:产业振兴是关键

2018-12-26 18:05:52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委员有话说”南方网系列报道之十一
走进揭阳、汕头、潮州,监督调研考察乡村振兴落实情况
政协委员:产业振兴是关键 
  近日,省政协副主席张嘉极率民主监督调研组走进揭阳、汕头、和潮州,实地监督调研三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情况。监督调研组广泛听取当地相关部门、镇村干部代表以及村民的意见建议,寻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对策。
  调研过程中,监督调研组对三市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取得的明显成效给予肯定。部分委员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村是关键,要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让农民真正富起来。
  举集体之力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平坦的柏油马路、干净整洁的村道、清澈见底的湖面……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不少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曾经尘土飞扬、垃圾遍地的农村旧貌已经一去不复返。
  对于乡村的变化,揭阳市政协委员陈韬深有感触。“自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村民都非常拥戴这项政策。以前的村道都是泥路和沙石,下雨天老人家很容易滑倒;污水雨水一起流,不少村庄还有很大的气味。”他表示,现在环境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也更有盼头。
  汕头市政协常委、市海洋与水产研究所所长李春晓有着同样的感受。“汕头市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以来,各村的村容村貌、道路建设和环境卫生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好转。”他表示,尤其是实施文化兴村后,村民的精神面貌有了明显的提升。
  揭阳市全面整治农村卫生环境脏乱问题,实行垃圾“日产日清”和“雨污分流”,村庄保洁覆盖面达到100%;汕头市集中开展“清垃圾、治污水”专项行动,累计清理垃圾杂物53万处;潮州市筹措资金1亿元,启动250个乡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建立健全“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正是这一切的努力,才造就了如今的美丽乡村。
  村民主体意识仍有待提升
  委员建议:加大宣传力度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潮州市潮安区政协委员、万峰林场党委副书记庄旭忠亲眼目睹了乡村的巨大变化,但部分村民的主体意识问题让他颇为担忧,“目前农村地区的村民思想还不是特别开放,小农意识比较严重。”
  和庄旭忠一样,揭阳市揭西县政协委员、坪上镇镇委副书记雷咏也有着同样的担忧,“群众工作的确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群众的主体意识还有待提高,农村工作中还是会遇到一定的阻力。要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让干部群众一起努力,乡村振兴战略才能更好地落到实处。” 
  不仅是政协委员,基层干部也有着同样的困惑。揭西县副县长钟汉宏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村民的发展意识有差距,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下大力气加以扭转。”他认为,要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村民素质全面提升。
  产业振兴是关键
  委员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
  农村人居环境的提升,只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步,最关键的一环则是让农民真正富起来。在不少委员眼里,产业振兴成为乡村振兴破题的关键。
  潮州市政协常委、市宏业科技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洪旭宏认为,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我是农业科研工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来说,我建议加大对当地农业龙头企业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发挥企业带动和辐射作用,真正让农民实现增收。”他表示,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帮助农民掌握实用农业技能,提高农民的就业水平。
  李春晓则认为,“要实现产业兴旺,就要大力挖掘地方的特色产业。目前汕头正在实施的‘一村一品’战略,希望通过培植一些好的产业,助推当地乡村振兴发展。”
  声音
  “要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能力。虽然生活垃圾现在已经可以定点回收,但分类回收还是做不到。”
  ——潮州市政协常委、市宏业科技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洪旭宏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作用至关重要。只有基层党组织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提升了组织能力和凝聚力,群众的工作才能更好开展。”
  ——潮州市潮安区政协委员、万峰林场党委副书记庄旭忠
  “虽然实施了生活污水直通,但农村的环境压力还是比较大。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
  ——汕头市政协常委、市海洋与水产研究所所长李春晓
  “在农村,不少工程项目的手续办理流程繁琐。建议政府加大协调力度,简化手续,给予施工方一定的政策便利,让他们把活干得更好,干得更有效率。”
  ——揭阳市政协委员陈韬
  “各地各村的特色不同,人情风俗也不同,乡村振兴一定要防止千篇一律。”
  ——揭阳市揭西县政协委员、坪上镇副书记雷咏
  (张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