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惠州80万吨乙烯项目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

2016-12-16 02:21:26 来源:广东政协网

关于惠州80万吨乙烯项目

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

 

以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芹溪为团长,副主任陈海燕、郑睦鑫为副团长的省政协委员视察团,于621日至23日对惠州80万吨乙烯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团听取了惠州市领导和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并对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最后,与惠州市领导和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交换了意见。现将视察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面建成

80万吨乙烯项目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约2.6平方公里。该项目投资额为43亿美元,由荷兰皇家壳牌南海私有有限公司与中海石油化工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双方各持50%的股份,是目前中国投资额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是世界级规模的石化联合工厂。项目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和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模式进行设计、施工和运营,大多数生产装置具有世界级规模。主要设施包括11套生产装置和蒸汽、发电等公用工程设施、储运设施以及废液处理和环保设施。核心生产装置是一套可生产80万吨乙烯和43万吨丙烯的裂解装置。该装置既可用石脑油为原料,又可用较重的凝析油为原料,这在国内化工史上尚属首例。项目通过国际招标引进了13项专利技术,在同行业中保持技术领先地位。每年将生产230万吨石化产品,包括乙烯和丙烯衍生产品,具有广泛的民用和工业用途,主要供应广东省和对化工产品需求较大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工厂投产后,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正以105%的超负荷状态进行生产。投产三个月已经生产和销售了50多万吨的石化产品,销售前景十分乐观。

80万吨乙烯项目带动下许多中下游企业落户惠州经济开发区。与80万吨乙烯项目相对应的这些中下游企业也是具有相当规模的,为该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国际化大项目给当地干部的法律意识、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带来了变化。2005年惠州经济开发区工业总产值72.58亿元,同比增长40.35%,并决心依靠80万吨乙烯龙头带动作用,五年打基础,十年上规模,十五年实现1500亿元人民币的投入,把惠州打造成世界级的石化基地。

惠州80万吨乙烯项目十分重视环保问题。项目开工前,按照国内和国际标准,进行了广泛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聘请国际顾问公司Arthur DLittle、中山大学和南京环境保护研究所,合作调查了施工前现场及周边区域的环境、社会状况,探讨了项目在施工和运营阶段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预期影响,提出了缓解措施。并专门到香港举办了一次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惠州市政府、香港科技大学、地球之友(香港)等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代表参加的研讨会。根据研讨会的成果,最后完成了《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报告》。

为确保这些缓解措施得以实施,中海壳牌及其承包商在《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价报告》的基础上制定了《环境与社会管理计划》。尽量减少对健康、社会、环境和治安的消极因素,扩大积极影响。在施工阶段采取控制噪音、减少水土流失、废物循环利用、珊瑚移植、航道疏浚、浮油回收等环保措施。同时不断进行内部监测,并聘请第三方分阶段、定期对环境和社会进行外部监测,考察执行情况。检测包括40多项环境指标、60多项社会和健康指标。根据2005年的季度监测报告,在水质、噪音、沉积排放和生物栖息地等参数的分析结果中,均未发现超标或受到明显影响。石化联合工厂严格遵循国际环保标准设计。在参照省级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了世界银行、欧洲和壳牌的设计标准。采取的措施大致可分为提高能效、节约用水和减少废物三个方面。高标准的设计使得项目90%的液体和固体废物被循环利用。

80万吨乙烯项目从设计、建设到运营,都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中海壳牌制定了七项原则来衡量可持续发展,这七项原则是相互关联的:(1)盈利能力最大化原则。盈利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乙烯项目具备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各项要素,如世界级的规模和最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等。这使它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2)与政府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取得相关部门和利益集团的支持。(3)项目对环境的消极影响最低化原则。(4)有效利用资源的原则。项目最大程度地节约水、能源、土地和原料。(5)尊重文化和个性差异,关心企业职工、承包商和和当地社区人们的权益。(6)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整个社区协调发展,包括提供就业机会和技能培训、尽量使用本地物资和服务,帮助改善社区医疗和教育设施。(7)与利益相关者和谐共处。利益相关者指所有与乙烯项目利益相关的团体和个人,包括政府部门、搬迁村民、渔民、大亚湾旅游和商业机构以及国内外的非政府组织等。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索环境和健康的解决方案,并纳入项目的方案中。

因征地有8200多人迁移到靠近惠阳的上杨和黄鱼涌两个新建安置区,搬迁后约有1700人需要安排工作。安置动迁工作由惠州市政府负责,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聘请国内专家协助惠州市政府制定《安置动迁行动计划》,并在搬迁之后,每年进行两次独立外部监测,监测报告公布在网站上。生计恢复计划由政府负责。在两年过渡期内按月向搬迁村民提供生活补贴;向搬迁村委会提供用于恢复生产的集体补偿款;提供工业回拨地和商铺以发展工商业。同时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电工、钢筋工和模具木工、计算机等培训以帮助村民就业。

二、几点建议

视察团的政协委员们认为,80万吨乙烯项目是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大项目、好项目。各方应当继续关心、支持它,让它发展的更好。因此建议:

(一)对开发区今后发展的总体布局应认真反复论证,充分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乙烯项目所在的惠州经济开发区是重化工业区,也是我省三个主要的石化基地之一。对每一个落户开发区的企业都要严格审查,把好进入关,以保证开发区的整体水平。

(二)           各级政府长期关注开发区企业的安全和环保问题。安全和环保是石化企业最重要的工作,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开发区和企业要采取长期有效的安全和环保措施,并建立应急机制,预防各种突发事件。

(三)要重视对高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在项目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一支能掌握高新技术的科技队伍。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原则下,逐步把各项先进技术掌握好,在掌握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创新。

(四)充分发挥乙烯项目的龙头带动作用,大力推动后续产业和配套产业。在惠州和开发区,与乙烯项目相适应的生活服务和第三产业应当跟上,以利主业发展和扩大就业。乙烯配套和利用乙烯产品的下游生产项目,建议在全省合理布点,积极安排建设,促进全省经济发展。

(五)要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国际油价的变化,保障石化企业的发展。国际油价从每桶30美元上升到现在的每桶70美元,对石油化工企业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企业应密切注意这种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趋利避害,降低负面影响。开发区政府要采取措施配合和帮助企业应对国际油价的变化。目前,开发区已经开始建设1200万吨的炼油厂,项目的建成将对乙烯项目的原材料供应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应加速推进。

(六)继续做好搬迁居民的生产、生活安置,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政府和开发区内的企业要切实关注搬迁居民的生产生活保障和企业职工的家庭生活问题。搬迁居民的生活和就业安置是一个长期任务,要有长期计划安排;应配套建设生活社区,保障企业职工生活需求,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引导企业职工特别是技术人才在此的安居乐业。

 

经济委员会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