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门市创建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的调研报告

2016-12-16 02:21:25 来源:广东政协网

关于江门市创建中国国际特色

旅游目的地的调研报告

广东省政协、江门市政协联合调研组

 

今年以来,江门市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产业,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抓旅游,市政府出台了《江门市加快建设旅游强市工作纲要(2015-2020年)》,将旅游产业作为强市的重要工作来抓,并以全市创建广东省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市、台开恩世遗文化旅游度假区创建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和环圭峰山地区创建环圭峰山国家级旅游产业集聚(实验)区为主要抓手,大力推进旅游强市工作。

为了推动江门市旅游产业的发展,今年第三季度,广东省政协经济委与江门市政协联合开展专题调研,专门成立了以省政协副主席梁伟发为顾问,省政协经济委主任谢悦新为组长,江门政协副主席赵树培为副组长,省市两级有关政协委员、部门领导和旅游专家组成的联合调研组,采取听取汇报、实地察看、研讨交流等方式,重点就台开恩世遗文化旅游度假区创建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问题开展深入调研。调研表明,台开恩世遗文化旅游度假区创建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具备良好的条件,江门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创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上级帮助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联合调研组经过综合研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综合汇报如下:

一、创建的有利条件

台开恩世遗文化旅游度假区范围包括台山、开平、恩平三市全域,面积6625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侨乡文化资源、滨海旅游资源、温泉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是集世界遗产、滨海旅游、温泉度假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旅游度假区,创建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具有以下六个方面优势:

(一)华侨文化独特而深厚。拥有全国唯一以华侨民居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3000多座碉楼遍布城乡,中西文化交融,岭南侨乡风情鲜明突出,“广东旅游看碉楼”已成为广东省主打旅游品牌之一,影响广泛深远。

(二)华侨分布广,影响力大。江门素有“中国第一侨乡”美誉,祖籍江门的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近400万人,遍布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前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美国首位华裔女议员赵美心、加拿大首位华裔总督伍冰枝、澳门特首崔世安,以及刘德华、梁朝伟、谭咏麟、曾志伟、甄子丹等100多位港澳明星都是江门籍。

(三)旅游资源品位高,组合性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全国唯一地热国家地质公园恩平地热国家地质公园、广东第一大岛4A级旅游景区台山川岛。碉楼、温泉、滨海三大品牌联动,形成一条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具有较强吸引力的黄金旅游线路。去年9月,开平市政府与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赤坎古镇国际旅游综合度假区开发项目协议书,计划投资50亿元进行项目开发。项目建成后,碉楼-温泉-滨海黄金旅游线路将更具魅力。

(四)接待条件优,发展基础好。度假区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拥有10家星级酒店(其中五星级酒店2家),10家大型温泉旅游度假区,接待条件优良,被评为中国50个最值得外国人去的地方之一。

(五)客源市场广,海外游客多。度假区客源覆盖全国,独特的侨乡优势为度假区提供了充足的国际客源,2014年共接待游客人数3790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500.28万人次,占接待游客人数的13.2%,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港澳台地区。

(六)区位优势突出,辐射作用大。度假区位于珠三角向粤西过渡的关键结合部,是珠三角辐射大粤西的枢纽型节点、珠江西岸粤港澳合作的重大平台,创建中国国际旅游目的地,对周边地区辐射拉动作用大,具有引爆和井喷效应。

二、创建的主要做法

(一)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构建台开恩世遗文化旅游度假区。台山、开平、恩平三市创建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虽然具备多方面优势,但过去由于受行政区域的局限,三市旅游产业处于各自开发、各自建设、各自营销状态,力量分散,综合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今年以来,江门市努力突破三市行政区域界限,将三市6625平方公里资源整合,通过推进旅游规划一体化、招商一体化、营销一体化、行业管理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联合打造台开恩世遗文化旅游度假区。

(二)成立台开恩旅游联盟,创新合作机制。为推动创建工作的落实,台山、开平、恩平三市协商成立了台开恩旅游联盟,签订了《台开恩旅游联盟盟约》,建立了台开恩旅游联盟联席会议制度,由三市分管领导、旅游局局长等组成协调议事机制,协力推进创建工作。

(三)整合资金财力,设立台开恩旅游发展资金。为促进台开恩旅游联盟工作和台开恩世遗文化旅游度假区创建国际旅游特色目的地工作,江门市每年安排1000万元经费,设立台开恩旅游发展资金,其中市本级每年从旅游产业发展资金里安排250万元,台、开、恩三市每年各安排250万元。资金使用方案由开平市旅游局会同台山、恩平两市旅游局制定,征求江门市旅游局同意后使用。

(四)挖掘资源潜力,开展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市主要领导多次与重要投资商会谈,争取重大旅游项目落实;市分管领导多次带队,组织相关单位到拜访投资商洽谈项目,并邀请重要投资商前来考察旅游资源;市旅游部门牵头组织编印了《江门市旅游重大项目招商手册》,包装策划了新会区银湖湾A区、新会区银湖湾C区、台山市上川岛滨海旅游、台山市农业公园、开平市中科院江门中微子科学实验站科普旅游和恩平市大田镇温泉半岛等一批旅游重大项目。

(五)抓好配套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出台江门市乡村旅游示范镇、示范村、示范点的创建标准和评分细则,抓好乡村旅游工程;出台步行径设计建设指引,抓好1000公里步行径建设工程;推进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创5A级景区、那琴半岛海洋地质公园创4A级景区工作和山泉湾温泉等7个4A级景区的升级改造;制定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实施方案,计划到2020年,三市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112座,以满足旅游景区景点以及旅游线路沿线游客的要求。

(六)加强考核督办,确保创建工作有力推进。为切实推进台开恩世遗文化旅游度假区创建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工作,江门市建立了台、开、恩三市旅游工作考核制度,纳入市的科学发展观考评。考核由基础分和考核分两部分构成,其中考核分由旅游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得分和创建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工作完成情况等得分组成。

三、创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去年以来,江门市加大国际旅游市场开拓力度,先后尝试到东南亚、欧洲一些国家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并着手开展打造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工作。目前,按照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的要求,江门市的差距还不小,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少世界级旅游品牌,旅游产品吸引力不够强。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台山川岛和恩平温泉等资源都是世界级的,但目前的开发建设水平与世界级景区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二是与国际接轨的旅游接待配套设施不完善。如旅游餐饮、住宿、交通、景区、厕所、旅行社、导游、购物、信息、外币兑换、节能减排及应急管理等方面服务的国际标准程度还不够高。三是对外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足。而要克服目前的不足,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将面临以下三个方面问题,迫切需要上级帮助解决。

(一)政策的制约。创建国际旅游目的地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政策,如境外游客来江门购物退税和免税政策,简化国际游客出入境手续,争取主要客源国到江门落地签、免签等便利政策等。目前相关政策还不配套,在较大程度上制约创建国际旅游目的地工作的开展。

(二)资金的制约。台、开、恩三市是欠发达地区,恩平市、开平市均享受省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其中恩平市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财政收入总量小,达不到广东省东西两翼的平均水平。三市依靠财政投入开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困难较大。如开平碉楼与村落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需要配套建设游客中心等设施,已觉得财政压力不小,而整个创建工程资金需求庞大,缺口严重。

(三)土地的制约。创建国际旅游目的地需要配套完善国际化旅游功能,包括建设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高品质的绿化系统、国际化的目的地标识、完善的旅游紧急救助救援体系和旅游信息系统等优质基础设施,以及高品位具有世界吸引力的旅游区(点)、国际化会议场馆、现代化的预订和结算方式等,建设用地需求量大大增加,建设用地指标不足将成为创建的重要瓶颈之一。

四、关于推进江门市创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构建台开恩世遗文化旅游度假区,努力创建中国国际旅游特色目的地,对加快江门的发展,尤其是促进台、开、恩三市解决“三农”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江门市创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有利条件、进展情况、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省市政协联合调研组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就推动江门市切实做好创建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的工作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将“江门市创建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纳入广东省的“十三五”规划,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实质支持。目前我省在国际旅游方面,主要依靠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都市型旅游资源吸引国际游客,乡村型资源的吸引力明显不足,影响了我省国际旅游的丰度和深度。因此,将江门市台开恩世遗文化旅游度假区创建成为“中国国际旅游特色目的地”,不但对江门市的发展,而且对促进全省国际旅游业的发展都意义重大,建议省政府在以下三方面给予江门实质的支持。

一是支持江门市配套完善台开恩世遗文化旅游度假区的国际化旅游功能。江门市目前正在开展千里步行径、旅游厕所、旅游交通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下一步还将建设高品质的绿化系统和国际化的目的地标识、游客集散中心、旅游紧急救助救援体系等配套设施,建议省有关方面在融资政策导向、扶持资金、旅游项目用地指标等方面给予支持。

二是支持江门市台开恩世遗文化旅游度假区开展重大旅游项目招商。建议省将江门上川岛滨海旅游、台山市农业公园、中科院江门中微子科学实验站(开平)科普旅游和恩平市大田镇温泉半岛等旅游重大项目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在重大项目招商引资的安排上给予必要的倾斜和指导。

三是争取将台山上川岛打造成为国际度假旅游岛并在上川岛设立入境免税店。滨海旅游是江门旅游的主要资源之一,将台山市上川岛打造成为国际度假旅游岛,对江门市创建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有重要推动作用。经省政府批准,江门市已成为广东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议省在此基础上,支持江门市将上川岛打造成为国际度假旅游岛,并争取国家支持在上川岛设立口岸、海关边检和进境免税店,以增强国外游客经香港、澳门从川岛入境的吸引力。

(二)要加强统筹,科学规划。成功创建国际旅游目的地,江门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在加强统筹规划上下功夫。要做好空间规划,通过空间规划实施项目落地,并坚持多规衔接,依规开发,持之以恒,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实现规划目标。同时坚持利用与保护相结合,既重视资源开发,又重视资源保护。建议成立江门旅游发展委员会,从更高的层面上来统筹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要找准市场定位,抓好大平台大项目。江门旅游的差异性是暖冬旅游,这是内地很感兴趣的,要找准市场定位,在暖冬旅游和差异化发展中寻求突破。要打造大平台大项目,可申报广东省滨海旅游产业园并进而做成中国滨海旅游产业园等。要抓住重点,想办法引进一些有影响力的重大旅游项目,集中精力将其做大做强,发挥龙头项目的集聚和幅射作用,带动整个江门五邑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要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特色精品线路。可以借鉴台湾农会“合耕合营”、“合耕分营”、“分耕合营”等模式整合旅游资源,解决景点分散的问题。积极跟港澳旅游机构合作,联合宣传促销。要把海岛海滩、温泉、华侨文化资源等梳理分类,精心策划,以重要特色景点景区为中心,串珠成链,打造若干条能吸引海外游客来江休闲度假两三天的金牌线路。

(五)要加强行业管理,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要建立旅游集散中心,跟白云机场连接,跟广州南站连接,跟江门景区连接。要在川岛或重要景区预留一些土地,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发挥其管理上的标杆作用。要加强旅游服务的规范管理,壮大旅游志愿者队伍,加强文明旅游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国际化水平。   

   

附:广东省、江门市政协联合调研组人员名单

顾 问: 梁伟发   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组 长: 谢悦新   省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

副组长:赵树培   省政协委员、江门市政协副主席

成 员:

黄日东   省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正厅)

赖悦辉   省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专职副主任

张  军   省政协委员,省发改委原副主任

崔  河   省政协特聘委员,广东流通业商会会长,省广弘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党委书记

庄伟光   省社科院旅游研究所所长

刘  益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林伙卿   江门市政协常委、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委主任

邝积康    江门市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何杰华   江门市旅游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张  萍(女)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易  娜(女)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办公室干部

魏  强    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办公室干部

谭惠爱(女)江门市政协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科长

马  骏(女)江门市旅游局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