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州市医药产业发展情况的视察报告

2017-04-05 18:55:44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关于广州市医药产业发展情况的视察报告

 

广东省政协第七视察团

20049月)

 

200481620日,以省政协副主席陈蔚文为顾问,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孝娟为团长,常委陆惠兴、委员梁仁为副团长的省政协第七视察团一行18人,对广州市医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团听取了广州市职能部门的情况汇报,实地考察了香雪、绿十字、百特、致信以及广药集团的潘高寿、陈李济等民营、独资、合资及国有制药企业,召开了部分制药企业领导参加的座谈会。之前,视察团还听取了省经贸委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我省医药产业发展情况”的介绍。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医药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行业,是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高效益的产业。广州市医药工业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结构完整、门类较齐全的医药流通网络。

(一)总量持续、稳定增长

广州市共有71家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占全省的23.7%;医药产品约2000多种,其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产品12个,超千万元的产品约80个;从业人员22731人。2003年,医药工业总产值68.35亿元,占全市产值总量的1.7%;医药工业销售收入65.18亿元,占全省医药行业销售收入的26.7%,占全国医药行业销售收入的2.37%;实现利润6.39亿元,占全省医药行业利润33.1%,占全国医药行业利润2.49%;实现利税12.44亿元,占全省医药行业利税35.4%,占全国医药行业利税2.83%

(二)投融资渠道良好,研发能力不断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医药行业利用人缘、地缘和政策的优势,通过积极吸引外资、民营资本,发展内联横向经济合作和产学研一体化,鼓励相关产业向医药产业转移,参与医药经济建设,争取银行的贷款,争取股份制企业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等多渠道、大规模的投融资手段,为医药产业持续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一批医药企业先后进入资本(证券)市场,其中广药集团辖有2家上市公司,分别在上海、深圳、香港三地上市。2000年至2003年,研发投入约13亿元,用于技术创新和大规模的GMP改造。在多个技术领域拥有相对优势,与医药产业相关的高等院校有12所、研究院所30多家、重点学科70多个,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78个,有国家级及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机构16个,医药研发人才7000余人,一批高水平的新药研发获取多项发明专利。

(三)药品监管工作成绩显著

1.面实施质量认证工作。广州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四年来,依法对药品研制、生产、流通和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通过实施GMPGSP认证工作,规范了药品生产流通行为,确保药品质量,保证了人民群众用上放心药。目前,广州市原料药、制剂生产企业62家,通过GMP现场认证检查的48家,认证率为90%;现有药品批发企业160家,通过GSP认证并取得证书的86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20家,通过GSP并取得认证证书的15家。

2.加强对药品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广州市加强对药品经营日常监督管理,严格规范经营行为,通过对经营企业购销记录、保管、验收制度实施检查,掌握辖区内药品经营企业的守法经营情况;针对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开展一系列的专项整治行动,不断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两年多来,全市共出动6126人次,对全市3913家(次)药品生产、经营、医疗器械企业及医疗机构等单位进行了检查,取缔无证经营32 家,捣毁4个窝点。

3.全面推进农村药品“双网”建设。为落实监管重心下移和监管关口前移,广州市采取“抓好试点、以点带面”的方法,扎实推进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督建设。至20046月底,农村药品质量三级监管网络已基本建立,并印发了药品质量监管网络人员手册,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建立健全购进记录,初步形成药品供应配送线,保证了药品的质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视察,委员们了解到,目前广州市医药产业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产业增长速度不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广州是我省医药产业的主要生产基地,基础较好,其原有工业总产值在八十年代以前曾占全省50%以上。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及省内其他地区医药产业发展迅速,广州医药工业总产值在全省的比重逐步下降,2003年占全省的18.5%,仅为深圳医药工业总产值的一半,其发展速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规模小、散,竞争能力不强。广州市医药企业众多,以中小企业为主,整体结构过于分散,运行成本高,不利于量大、面广的品种实施社会化大生产,也影响了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工业结构不够合理。制剂生产能力过剩,原料药自给能力低,原料药工业与制剂工业不配套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制约了广州医药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机制不够灵活。广州市医药工业体制创新步伐不快,目前仍以国有企业为主体,体制和运行机制落后于国内、省内先进地区。

(五)发展后劲不足。随着我国入世和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医药行业的研发水平势必决定制药企业发展的未来。目前,广州市医药产业自主开发能力还比较低,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产品不多,研发经费投入不足,产品老化,后劲不足。

(六)吸引外资特别是国际知名的大型跨国企业能力较弱。争取国际著名跨国制药公司在广州投资建厂,是短期内广州市医药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还没有一家特别有影响的大型跨国医药企业在广州投资建厂。

三、几点建议

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是很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医药产品不仅是国际贸易量最大的产品之一,而且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因而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更是不惜投入巨资,竞相争夺。1991年至2002年,国际药品市场年均增长速度为8%,远远高于全球经济2%的增长速度。因此,重视医药产业的发展,提高其竞争力,对于加快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意义重大。随着我国加入WTO,我们面临的不仅是国内同行的竞争,更会受到国外同行的挑战。因此,我们的药业企业必须抓住已有的优势,努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视察,委员们对广州市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大力推进企业体制改革。重点解决国有企业现行机制的种种弊端,稳步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进入国企参股、控股,积极探索机制创新,不断增强企业的活力。

(二)整合医药行业优势资源。兼并重组是整合医药行业优势资源,使其规模快速壮大的重要途经之一。对于广州制药企业目前存在的规模小、年销售收入相对不高的现状,委员们建议:广州市应坚持深化医药企业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相结合,重点解决大型国有下属企业过度分散、小而全等问题。以骨干企业为主体,以名牌产品为依托,通过联合、兼并、资产划转等有效方式,整合产业资源,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实现集约化经营。扩大医药行业的资产规模,提高国内市场的集中度,把企业做大做强。

(三)积极推进医药工业招商引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利用广州经济开发区的优势,吸纳外资、民营资本、社会资金等多种经济成分,迅速做大医药产业的经济规模,实现产业升级。

(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加快医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形成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的科学研究体系,加大研发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努力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标准总量居于全省、全国的领先行列,并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五)要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科学地承接国际医药产业转移,要营造招商引资的良好环境,把国际一流企业作为重点目标,吸引国内外大型制药企业落户广州。引进国际领先的制药技术、高端产品和优质服务,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六)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并实现产业化。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优势,认真抓好生物岛等一批项目的建设,促进其尽快形成规模并实现产业化,发挥经济社会效益。

(七)大力推进中药现代化。广州的中药产业在全国具有相当的优势和声誉,要继续保持其领先地位,必须积极引进先进适用技术,推进研制开发和生产工艺技术的现代化,以产品和工艺技术的创新带动中药产业的升级,提高产业效率。研究国际市场的需求,研制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中药新剂型,把以原料出口提升到产品出口,把低级产品出口提升为高级产品出口,提高其效率。

 

 

第七视察团名单:

陈蔚文    省政协副主席

张孝娟()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省卫生厅巡视员

陆惠兴    省政协常委、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

      省政协委员,广东药学院原院长、教授

罗颂平()省政协常委,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妇科教研室主任、教授

      省政协委员,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教授

王扶松    省政协委员、广州扶元堂医疗康复医院院长

陈志澄()省政协委员、广东药学院预防医学系教授

潘甜美()省政协委员,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主任、研究员

  ()省政协委员、广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急诊科主任

李惠德    省政协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瘟病学教研室主医师

李文勇    省政协委员、省职业病防治院门诊部副主任

  ()省政协委员、广州军区总医院保健科副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