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7-04-05 18:55:44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我省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

——关于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

 

广东省政协调研组

20057月)

 

内容提要:以往的做法,主要把高新区作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来抓。省政协调研组通过调研认为,由于高新区具有独特的区域、体制和环境等创新条件,因此,应同时把高新区作为重要的自主创新基地来抓。建议从建立和壮大企业研发中心、重视孵化器建设、抓好技术创新公共平台建设、吸引更多的境外大公司研发中心前来落户等四个层面抓好自主创新基地建设,同时,提出了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对不同类型的高新区实行分类指导的建议。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社会,这是中央和省委十分关注的问题。胡锦涛、温家宝同志最近多次强调这一点,要求把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各个行业、各个方面,努力建设创新型的国家。省委也高度重视这方面工作,把之作为建设科技强省的核心内容来抓。在这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应当而且能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为研究这一问题,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参考,省政协组成由副主席韩大建任顾问,副秘书长杜重年、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蔡齐祥任组长的专题调研组,会同省科技厅,于4月底至6月对我省16个高新区创新情况进行调研,广泛听取了地方政府、高新区领导和部分企业、研究机构的意见,现将调研情况和建议报告如下。

一、我省高新区发展现状

(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目前全省共有高新区16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10个。区内现有一定规模企业4000多家,其中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700多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的四分之一。2004年,区内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约2900亿元,比上年增长30%以上,占区内工业总产值的67%以上,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34%。广州高新区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561家,其中年产值亿元以上的达63家,超过10亿元的11家。

为加快发展,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各高新区明确发展重点,积极打造产业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如广州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深圳的通信设备制造、软件产业、生物制药,珠海的集成电路、软件产业,惠州的手机、高清电视,中山的健康产业等,这些产业高新技术相对密集,规模较大,已成为当地经济重要的增长点。

(二)技术创新能力日益增强,出现了一批自主创新的骨干企业。各高新区通过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和增加科技投入,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等形式,增强了技术创新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州高新区2004年完成新产品项目758个,获专利授权122项。深圳高新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超过50%。地处欠发达地区的肇庆高新区,也已累计获专利授权127项,其中发明专利67项。

一批依靠自主创新获得市场竞争力的企业的崛起,构成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的骨干力量。深圳中兴通讯成功研发的ZXR10 T64E电信级高端路由器,获得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标志着我国在核心路由器关键技术及系统攻关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广州中山大学达安基因公司,在国内首先开发出荧光定量快速检测SARS冠状病毒的试剂盒,在非典肆虐的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公司自行研发的“传染病病原体核酸扩增荧光检测试剂盒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深圳腾讯公司目前已有30余项专利,200多个注册商标;拥有核心技术即时通讯系统的全部知识产权。深圳软件园汇集了包括甲骨文、金蝶等知名企业在内的400多家软件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位于国内前列;2004年软件产品出口达到了5亿美元。

(三)技术创新环境不断完善,形成了吸引越来越多创新主体的强大凝聚力。一是国家、省、市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为高新区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今年初,科技部出台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纲要》。省委、省政府近年来出台了《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办法》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我省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各高新区所在的一些市也制定了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深圳市政府2004年颁发了《关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决定》。二是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日趋完善。中山高新区对区内产业布局和生活服务设施等进行了全面规划,努力营造既适合创业又适合人居的优美环境。广州科学城突出“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生态型规划理念,完善宽带网,努力建设数字科学城。三是管理与服务等软环境建设不断完善。各园区都普遍建立了“一站式”投资服务机构,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吸引人才的环境宽松,机制灵活。不少园区制定了相关的鼓励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五是构建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各类风险投资、投资顾问、科技评估、信用担保机构、人才培训中心、技术交易中心以及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在一些高新区得到较快发展,吸引力不断增强。

(四)不同类型地区的高新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构成了当地经济重要的增长点。高新区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所处地域、环境和阶段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广州、深圳高新区管理体制较为成熟,发展思路清晰,主导产业明显,科技创新体系比较完善。广州高新区实行了“四区合一”的管理体制,促进了四个不同经济功能区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深圳高新区实行开放式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的积极性。比较突出的特点,一是这两大园区拥有一大批知名企业、骨干企业,构成了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体,也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源泉。二是经济总量大,对当地贡献明显。据统计,广州高新区200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38.4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3.28 %;深圳高新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011.6亿元,占全市的31%

佛山、中山、珠海、惠州、东莞、江门等珠三角地区的高新区和汕头高新区也显现出自身的特点:一是与当地经济发展联系密切,大批知名企业都位于高新区内。二是产业聚集明显,产业链条比较完善。如佛山的家电、机械产业,中山的电子、生物医药产业等。三是拥有一批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除一大批知名大企业外,中山的宇通、新迪公司,珠海的伟创力公司,汕头的和川公司等,都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一定的规模。四是发展前景较好。中山高新区五大园区和五大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市里重要的经济支柱。东莞松山湖高新区规模大、规划好、起点高,被科技部誉为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区。市里拟在5年内每年投入10亿元于科技事业,松山湖是投入重点。

地处东西两翼和山区的其他高新区还处于起步阶段,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拥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如肇庆的风华、梅州的恩华、河源的龙记等。二是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清远高新区接受了珠三角转移的大批企业,特别是陶瓷企业,规模较大。河源高新区拟在未来810年内工业产值达到300亿元。肇庆高新区近年内可望形成300亿的工业规模。

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一些园区发展定位不明确,产业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合理的规划。二是管理体制多样,一些高新区管理层次偏低,与部门协调、沟通机制有待完善,办事效率不高。三是部分高新区发展空间不够,建设用地存量不多,继续发展十分困难。四是创新人才不足,特别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更显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五是部分园区创新服务和配套服务不完善。

二、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我省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

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这是党中央十分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有载体,通过调研我们认为,高新区就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具有实现自主创新的突出优势:一是企业荟萃的优势。深圳的中兴、联想、创维,佛山的美的、科龙、科达,惠州的TCL、德赛、乐金等知名企业,都集中于高新区。二是体制优势。由于高新区享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在管理方面也具有环节较少、效率较高的特点,这对于吸引创新主体、营造创新环境十分有利。三是环境优势。高新技术企业集中,服务设施齐全,服务机构完备,创新所需要的条件优越,成本下降。因此,在这一特殊的区域、体制和环境条件下,自主创新能力可以得到较快的提升,自主创新源泉可以得到有效的培育。这种自主创新源泉体现在四个层面:一是骨干企业,这是自主创新的主要源泉;二是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这是高新区特有的优势,也是实现自主创新与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形式;三是以政府为主导建设在高新区的技术创新公共平台,为集群化的产业服务,是自主创新的重要依托;四是引进的境外大公司,其研发机构通过本地化演变,也可以成为重要的创新源泉。抓好这四个层面创新源泉的建设,将有效地提高我省自主创新的整体水平,支撑与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化,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全局产生重要影响。循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建议重点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支持骨干企业建立和壮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形成自主创新的中坚力量。目前,不少高新区的骨干企业已成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深圳高新区有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29家,中山高新区的各类专业研发机构达到49家,广州高新区已有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4家。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与壮大研发中心。一是支持各类形式的产学研相结合。如企业到高校建立实验室,高校到企业建立研究机构等。中兴通讯到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招标;而达安基因作为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典型落户高新区,利用高新区的有利条件迅速壮大。这类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园区的良性互动,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形式,要大力鼓励支持。二是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省和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并按省有关政策给予支持。高新区自身也应制定相关的支持政策。佛山高新区规定,认定为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财政支持20万元,认定为省级的支持30万元。三是支持已建立的研发中心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强化核心技术研究开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四是继续营造有利的创新环境。广州科学城以建设数字高新区为着力点,为进城研发中心提供便利的网络、信息服务,同时,以建设绿色生态园区为重点,营造有利于创业的良好环境,这些做法很值得借鉴。

(二)重视孵化器建设,加快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科技成果需要尽快地转化与产业化,这是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阶段。而建设孵化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形式。广州高新区已建成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80多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000多家。其中留学生创业园在孵企业100多家,去年实现产业化45家。由于孵化效果显著,不少创新创业者正排队准备进入。深圳高新区及附近的南山区也建成了规模较大的孵化器群,目前在孵企业300多家。中山、珠海、汕头高新区也建立了孵化器。汕头高新区年产值超4亿元的和川公司,就是由清华大学的研究成果孵化后成长起来的骨干企业。进一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在有条件的园区中加快孵化器建设。目前有一定规模且搞得较好的孵化器并不多,有的园区至今仍是空白。要认真抓好这项工作,把之作为高新区的建设重点和考核重点来抓。二是加大对孵化器建设的投入。在成果转化这一重要环节,政府的支持与引导十分重要,要通过加大投入,扩大孵化器的规模,降低创业创新成本,吸引更多的成果前来落户。三是采取多种形式与措施培育孵化器。除政府投入建设外,还要鼓励其他投资主体建设。深圳高新区除政府创办的虚拟大学园孵化器、基因孵化器外,也支持风险投资机构以及大专院校创办孵化器,还与留学生协会合作创办留学生创业园孵化器,形成“官产学研资介”相结合、多层次、多功能、互动式的孵化器群。

(三)建设技术创新公共平台,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重要的研发依托。去年省政协开展的“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科技强省建设”的专题协商报告中,提出了建设技术创新公共平台的建议。这次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重要的技术创新公共平台已以省、市共建的形式开始在一些产业集聚的高新区建设,如电子信息技术创新公共平台在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建设,家用电器创新公共平台在佛山高新区顺德园区建设,以及在此之前落户于广州科学城、由中科院与省市共建的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我们认为,采取部、省、市或省、市共建的形式,依托高新区这一有利的组织形式,在产业集聚的地区建设技术创新公共平台,是提升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一种好形式。首先是依托高新区的管理架构,可以较好地组织对平台的建设,并对平台实行有效的管理;其次是为区内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同时,也服务于区外企业,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建议加快这类平台的建设,可考虑在健康产业集中的中山高新区,在软件产业集中的珠海高新区,在电子信息产业集中的惠州高新区等园区建设相应的技术创新公共平台,以增强这些地方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集群经济发展。

(四)吸引更多的国外大公司研发机构前来落户,形成有利于发展的技术溢出效应。国外大公司通过吸纳本地人才、扩展本地市场以及人员的流动等形式,可以促进技术与人才的溢出与扩散,增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这方面的典型:位于佛山高新区的台资企业普立尔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相机生产企业之一。2003年非典期间,该公司研发机构在境外专家不敢前来的情况下,自行解决了一些技术难题。此后,境外总公司大规模扩大该研发机构,研发人员从最初的几十人,增加到现在的500多人。顺德的广东北电公司研发中心从无到有,今年已达到800多人,成为北电总公司研发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应大力鼓励这类研发中心的扩展,促进这类研发中心数量与规模的扩大。同时,利用其技术、人才溢出效应,一方面增强自身相关产业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为这类企业配套的能力。

(五)提供良好的创新服务,营造良好的创新条件。除了上述的做好引进人才,改善生活条件,加强硬件建设,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等之外,建议认真抓好几个方面的服务工作:一是风险投资服务。广州高新区这方面做得较好,通过政府引导、吸引国内外投资公司进入的形式发展风险投资,已形成30多亿元的规模,培育了达安基因、白云蓝天等高新技术企业。但就全省来看,多数高新区风险投资仍未起步,建议加快发展,并把之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二是科技中介服务,包括信息服务、技术评估、知识产权服务、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特别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尤其应引起注意。三是技术市场服务。深圳高交会、广州留学人员成果交易会等规模不断扩大,对高新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了较大影响。广东各地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与条件。

(六)实行分类指导,促进各类园区的健康发展。广州、深圳高新区依托所在市的科技、经济优势,已形成了较大的发展规模,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对这两大高新区应采取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的指导方针,把高新区建成我省重要的核心自主创新基地。珠三角的其他高新区,如惠州、中山、佛山、珠海等,应采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重的方针,在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的同时,努力建成专业性的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此外,也要重视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东西两翼和山区的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不占主导地位,自主创新能力也多较薄弱,当地政府在指导思想上多把高新区作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来抓。因此,在这些地区,应从实际出发,不宜过度强调自主开发能力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而应允许其大力发展多种产业,壮大经济规模。同时,也应划出一定的创业园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成果的产业化。

(七)建议省委、省政府在适当的时候召开一次全省高新区工作会议。2004年,全省高新区工业总产值达到4317.9亿元,占全省的16.1%,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居重要地位。更重要的是,作为重要的自主创新基地,其地位与作用日益提高。目前,已有一些地方提出要办新的高新区,如湛江、花都等;有的地方提出要扩大高新区,如中山等;对此也要作出决策。为更好地贯彻中央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精神,增强我省产业、经济发展的后劲,我们建议,近期内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召开全省高新区工作会议,对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尤其是建成重要的自主创新基地制定目标,提出要求,明确对策,以此作为增强全省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来抓,并努力抓出成效。

 

调研组名单:

韩大建(女)全国政协常委、省政协副主席

杜重年      省政协副秘书长

蔡齐祥      省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省科技厅巡视员

        省政协常委、信息产业部电子五所副总工程师、研究员级高工

成良玉(女)省政协常委、中山大学电气及工程软件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昕(女)省政协常委、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杨新潮      省政协委员、省科学院党组书记、高级工程师

张晓丹(女)省政协委员、广州军区军械雷达修理所高级工程师、大校

郭会平(女)省政协委员、广州军区第157医院妇产科主任、主医师

陈建飚      省政协委员、省建筑设计院设备所所长、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钟康实      省政协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高级工程师

  松(女)省政协委员、暨南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教授

  带(女)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副研究员

        省政协委员、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王卫红(女)省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市场营销系主任、教授

陈潮填      省政协委员、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主任、教授

        省政协委员、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教授

马达弟      省政协委员、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李文勇      省政协委员、省职业病防治院门诊部副主任、主医师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助理巡视员、研究员

罗海波      省科技厅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副处长

        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副研究员

  威(女)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副秘书长、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