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投入,努力实现《广东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规划》目标--关于我省农村体育工作现状的调研报告

2017-04-05 18:55:43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加大投入,努力实现《广东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规划》目标

--关于我省农村体育工作现状的调研报告

 

省政协科教卫体委员会调研组

 

按照省政协常委会2009年度工作安排,科教卫体委员会于72025日,组织省政协委员赴阳江、茂名、湛江三市,开展“我省农村体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省体育局的情况介绍,深入三市下属阳东县、阳春市、化州市、茂港区、廉江市和麻章区等六县(市、区)实地考察,并与基层群体工作者及群体活动爱好者进行座谈,听取各方意见。同时对韶关、梅州、汕尾、江门、肇庆、揭阳等六市的情况进行了书面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村体育的基本情

(一)农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农民体育健儿在国内外比赛中屡创佳绩。随着省市体育工作重心的不断下移,各地体育部门积极推进农村体育工作,通过开展“体育节”和“体育三下乡”活动,组织小型精干的体育工作队伍深入乡镇,指导农村开展形式新颖、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表演、活动,把体育器材、体育服务、体育知识送到农民身边,引导农民参与体育健身。

2008年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数据显示:我省乡村居民参加过体育锻炼人数占农村总人口的33.3%,比全国9.2%的平均水平高出24.1个百分点。2008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中,我省农民体育健儿获得23金、27银、15铜的好成绩,金牌数、奖牌数均位居全国第二。我省许多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像佛山的龙舟、舞狮、武术,中山小榄的毽球、顺德均安的女篮,阳江的风筝,深圳龙岗的农民健身秧歌等等不但在国内比赛中获得了较好名次,还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屡创佳绩。到目前为止,我省有53个县被授予全国体育先进县称号;有65个县被授予广东省体育先进县称号;有76个镇荣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称号;田径、游泳、举重、篮球、风筝、龙舟、龙狮、武术、漂流等项目获全国“体育之乡”称号。

(二)农村健身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目前全省19498个行政村中,已建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含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有15731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0.7%。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加快小康社会体育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德庆县结合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按照“就近、就便、贴近实际、满足需求”的原则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于2007年率先完成“村村有篮球场”的目标。廉江市提出了“四个紧密结合”的原则,即把农村体育设施建设与解放思想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紧密集合、与行政村规划调整紧密集合、与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紧密结合、与行政村文化中心建设紧密结合,采取“四个一点”即上级争取一点、财政安排一点、部门支持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办法,市财政投入324万元,完成工程324个,预计到2009年底,廉江市可提前完成“村村有”的建设任务。

(三)农村健身组织建设得到加强。目前,全省1148个乡镇和432个街道中,共成立各类人群项目体育组织1500个。已建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行政村中,共成立各类体育组织与队伍21770个。乡镇一级的体育组织也逐步健全,揭东县针对全县体育管理机制不健全,乡镇、街道体育机构和人员缺位的情况,县体育局提出加强基层体育组织建设的措施,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批复明确各乡镇、街道文化站负责辖区体育工作,并改名为“文体站”,体育专干到位,业务开展到位,县体育局还培训配齐了村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初步形成了县、镇、村三级贯通的体育组织网络,为全面推进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组织支撑。

(四)农村健身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各地每年有计划地培养镇、村社会体育指导员,选拔一批热爱体育事业、具有体育指导能力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村干部、农民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使他们成为基层农村传授健身知识、指导和组织健身活动的骨干力量,通过传、帮、带,不断提高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德庆县在完成“村村有篮球场”的任务后,通过“服务下移”(即下到乡镇办班)方式,挑选人员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目前各镇、行政村都能独立开展体育比赛的编排和组织工作。

由于我省乡镇、行政村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管理体育工作,体育工作与活动开展主要依靠当地体育社团来完成。近年来,各地大力扶持和发展农村体育社团,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廉江市通过老年人体协、太极拳协会等组织,组织和引导了城区及附近乡镇的群众开展太极拳活动,并组织巡回演讲团下乡传授健身知识,现场辅导健身项目,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

二、我省村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不足,场地设施建设仍有较大差距。目前全省121个县(市、区)中,有57个县(市、区)没有体育馆,60个县(市、区)没有训练馆、39个县(市、区)没有田径场、50个县(市、区)没有游泳池、45个县(市、区)没有全民健身广场;全省现有乡镇1148个,已建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并达到标准的镇309个,尚有839个镇无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或者没有达到标准,未达标占73%。全省现有行政村19498个,尚有6288个行政村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未达标,占32%,要完成上述三级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光靠各级体育彩票公益金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各级政府财政以及社会各界的投入支持,但欠发达地区财政和社会投入资金严重不足,调研的大部分县、区,多年来财政预算安排对农村体育的投入都是零。要实现“到2010年,全省100%的行政村要建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目标,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二)网络不健全,农村体育工作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目前省、市、县三级都有体育部门管理体育工作,但是到了乡镇一级没有专门的机构人员负责体育工作,开展体育社团活动的乡镇不多,这些情况,导致管理、服务网络不健全。基层体育没人抓,上级体育政策贯彻难,一些地方体育工作开展举步维艰。

在技术指导方面,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65088人,但据不完全统计,服务于农村的仅有16665人,仅占总数的25.6%。国民体质测定活动也难以深入到乡镇、行政村一级。这些存在问题,使得全省农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活动项目不多,组织松散,氛围不浓,水平不高,距离有组织群众性全民健身活动的要求甚远。

三、促我省村体育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投入,努力实现《广东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规划》。我省经济较快发展的现状,已具备了解决农村基本体育设施建设的条件,建议省、市、县政府年度财政预算明确列出农村体育经费,要认真落实两个帮扶政策,一方面加大省市体彩公益金向经济欠发过地区农村扶持的力度,加强省市体育部门对县镇村基层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要建立珠三角与东西两冀、粤北山区之间的对口帮扶机制,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落实省体育局、省发改委、省财政厅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制定的《关于印发广东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规划(20072010年)的通知》要求:到2010年,要完成全省村村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目标。到目前为止,全省尚有3767个行政村没有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19.3%,这部分“硬骨头”工程都是分布在我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财政困难,按原来的模式投入经费恐怕难以完成任务。按照《通知》规定:建设每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省补助1万元,县、村自筹2万元,到目前为止,多数地方已按要求县、村配套解决了设施建设问题。而剩下下的3676个行政村均颁在欠发达地区,无力拿出配套资金,如此拖下去,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建设目标。与我省发展水平相当的江苏省,早在2007年就完成了村村有体育场地设施的目标。为此,我们建议,完成3676个行政建设所需的1.13亿元资金,由省财政一次性支持解决,以确保到2010年目标的完成。

(二)以开展各类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性体育活动。要积极开展各级各类主题活动和竞赛,以活动和竞赛促参与、促普及。继续举办“体育节”、“体育下乡”等活动,组织各级各类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大型主题活动,并努力使其形成相对固定的活动体系。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精品,如龙舟、舞狮、武术、风筝、秧歌等。通过创建国家、省级“体育之乡”活动,树立特色体育典型,推进农村体育活动广泛发展。

(三)提高认识,努力提高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要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农民素质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体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开展群众性的农村基层体育活动,既是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和整体素质的有效形式,也是满足农民体育文化需求,实现农村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措施。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建设农村体育娱乐设施。建议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县区体育工作的内容与标准,加大对县、镇、村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力度,要以乡镇综合文化站改革为契机,配备体育专干、落实有关经费、建立规章制度,使“文化站”成为推动农村体育工作的重要阵地要加快国民体质监测网络的建设,将体质测定工作延伸至镇、村一级。健全常年开展体质测定的工作制度。定期公布体质测定结果,提出科学健身和提高体质的指导意见。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培训力度,争取到2010年,每个行政村都配备2名以上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科教卫体委员会办公室  200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