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拜访
全国政协委员赖保荣道长
8月24至25日,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杨华维带队,副主任杨连盛、专职副主任黄小梅及部分委员一行11人拜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道教协会会长、罗浮山冲虚观主持赖保荣道长,向赖道长介绍广东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委员履行职能的情况。
罗浮山冲虚观是道教著名宫观,素有“岭南第一山”“道教第七洞天,第34福地”之称。该观位于我省惠州市博罗县罗浮山,东晋咸和二年(327年)葛洪创建,北宋元褚二年(1087年)哲宗赐名“冲虚观”。建筑面积4400余平方米,观中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古树郁郁,花木飘香,环境清幽,风景如画。观之周围峰峦叠嶂,树木苍翠,主要名胜古迹有桃源洞天、飞来石、遗履轩、仙人卧榻、泉源洞、会仙桥、东坡亭等。冲虚观是华南地区著名的道教活动场所,也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道教重点开放宫观。抗日战争年代,冲虚观曾经是东江纵队的司令部。“文革”时受到红卫兵的冲击,周总理明确指示保护冲虚观,使其得以完整保存至今。现任冲虚观住持道长赖保荣是上世纪80年代初在北京参加全国道教首期专修班学员,他婉谢挽留回到家乡惠州,苦心重光道教祖庭。
华维主任在听取赖道长向委员们介绍广东道教的基本情况、发展思路以及冲虚观的历史后,对广东道教协会在赖道长的带领下,在建设和谐宗教,和谐社会所作的贡献给予充分的肯定。华维主任说,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诸多的宗教传统中,道教提供了深刻和完善的辩证思维,道教理论融入了儒家的纲常,倡导忠、孝、全、信等儒家纲常为修炼德行。道教文化博大精深,老子一部《道德经》5000字,就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又说懂得道教也就“懂得中国大半”。中国人要认识自己,就要认识道教。广东道教界在慈善活动中也很活跃,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至今,道教界人士在扶贫救灾方面捐资500多万元。今年的“广东扶贫济困日”捐款活动中,捐出了180万元。2008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帮助200多名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为广东雨雪冰冻灾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台湾中南地区灾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等捐款捐物,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在配合广东文化强省建设中,积极开展“建设和谐宗教,服务广州亚运”系列活动。赖道长主持的冲虚观认真贯彻《宗教事务管理条例》和《关于道教宫观管理办法》,做到管理制度化,宗教活动规范化,为广东道教走向成熟和完善做了很多积极的工作,为我省各地道教组织树立了很好的典范作用。冲虚观多年来被评为“文明宗教活动场所”。
期间,委员一行还参观了“东江纵队纪念馆”。博罗县政协副主席廖建华全程陪同。
(民宗委20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