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宗教委员会赴四川省学习考察

2017-02-15 00:22:49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民族宗教委员会赴四川省学习考察

 

1124日至29日,由省政协副主席温思美任顾问,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罗继东为团长的学习考察团一行10人,就“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赴四川省学习考察。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赵搌铣介绍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宋光齐介绍了委员会工作开展情况,考察团赴雅安市、甘孜州、凉山州等民族地区进行考察,并与当地政协和少数民族干部开展积极交流和座谈,深入了解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的相关情况。

  四川为多民族聚居地,有55个少数民族,约490.8万人,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全国第二大藏区。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着力建设一支适应于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需要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主要做法:一是制定吸引人才政策,使各方面的人才能够到民族地区去工作、去创业、去服务。二是采取政府引导的办法,比如说每年组织教师医生等人才对口援助,相互交流,解决少数民族人才缺乏的问题。三是实施指令性的人才扶持计划,每年都派出民族地区急需的各方面人才到民族地区去服务,实行对口支援。四是加快本民族的人才培养,从基础教育抓起,调整教育的结构,强调从义务教育到中等职业教育、大专以上院校的专业设置,都要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服务,每年举办培训班、再教育班,以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目前四川省少数民族干部占民族地区干部总量已经达到了70%,跟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一致。少数民族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人才素质的不断提升,对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有力维护了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在四川省考察期间,考察团还特别关注雅安市、甘孜州、凉山州等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考察了各地的城市建设,参观了泸山彝族文化博物馆,成都的金沙遗址博物馆等。在凉山州考察时,温思美副主席对邛海湿地的保护和建设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邛海实行“三退三还”工程(退塘还湖、退田还湖、退房还湖)的保护建设,修建面积广阔的湿地公园,湿地水上景观和湖岸湿地生态防护景观,充分诠释了自然、生态、亲水、和谐的内涵,强调突出了水资源环境的保护,很有创意、很受启发。在与凉山州罗凉清州长等班子成员的座谈中给予高度肯定。

 本次考察学习,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四川省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民族文化场馆的建设、城市水资源的保护的许多做法值得学习借鉴。省政协办公厅巡视员、民族宗教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廖迪娜及吴庭富等委员参加了此次学习考察活动。      

 

                              民宗办黄团才供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