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大我省旅游扶贫工作力度的建议

2016-12-16 02:21:33 来源:广东政协网

关于进一步加大我省旅游扶贫工作力度的建议

 

多年来,省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曾就“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开发”、“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及“旅游扶贫”等专题,多次组织委员视察和调研。现就“旅游扶贫”的问题作一次发言,谈三点意见。

一、我省旅游扶贫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初步成效

我省旅游扶贫工程于2002年正式启动,这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的重要举措。省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我省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03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扶贫工作的意见》,省财政厅与省旅游局联合制定了《广东省旅游扶贫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省政府多次召开全省旅游扶贫工作会议,并于2004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截至目前,全省共确定了98个旅游扶贫重点项目,投入扶贫资金1.2亿元。资金投向以51个山区县为基础,以16个特困县为重点,覆盖粤北和东西两翼的56个县。总的来说,我省旅游扶贫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推动了山区旅游事业的开发,促进了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

以旅游扶贫为契机,我省山区和欠发达地区掀起了新一轮旅游开发热潮。许多贫困边远地区旅游景区的开发实现了零的突破;“开发旅游、致富一方、带动一片”成为各地的共识;与旅游相配套的各种设施正在建设之中;旅游扶贫项目对山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开发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交通和公路部门协助解决了旅游交通瓶颈道路近100条共计500多公里。目前,我省已经形成了大中城市以“创优”和“创佳”为抓手、基层以“创建旅游强县”为抓手、贫困地区以“扶贫促发展”为抓手的旅游开发格局,有效地促进了我省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二)拉动当地就业,加快了山区和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步伐

山区和欠发达地区旅游扶贫开发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也拓宽了林场工人和渔民的转产转业渠道。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前三批旅游扶贫项目已解决直接就业人数3万多人;按国际公认的57人的带动效应计算,间接就业人数达1521万多人。旅游扶贫还促进了当地农副产品的升值和深加工增值。

(三)促进招商引资,为山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旅游扶贫增强了投资商对山区和欠发达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信心,促进了整体投资环境的改善。2002年旅游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各部门配套投入资金16.3亿元,扶贫项目直接招商引资总额达20.3亿元,旅游扶贫项目所在县吸引旅游投资总额达139亿元,为山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四)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了山区和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

“一业兴,百业旺”。旅游扶贫拉动了餐饮业、农副土特产品和旅游纪念品开发,旅游房地产业、客运业等也蓬勃发展,带动了山区和欠发达地区第三产业的兴旺和产业结构调整,壮大了山区和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目前,我省已涌现出一批通过旅游业开发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自开展旅游扶贫工作以来,清新县共引进旅游项目25个,投资总额28亿元,2004年旅游总收入占全县GDP25.8%;龙门县共引进旅游招商项目18个,签订合同资金达10.9亿元,2004年旅游总收入3.5亿元;怀集县2004年旅游总收接近4亿元;连南县旅游业也已发展成为该县第二大支柱产业。 

(五)社会效益显著,提高了山区和欠发达地区农民综合素质

旅游扶贫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带动了山区和欠发达地区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和谐社会、和谐广东建设。德庆县金林水乡所在的金林村被省政府和省环保局评为“文明示范村”和“生态示范村”,被国家司法部、民政部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实践证明,旅游扶贫是“造血”式扶贫,示范带动效应强,不仅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也十分明显,是扶贫的最好形式之一,是山区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深受山区贫困群众的欢迎和支持。

二、我省旅游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专项资金与扶贫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

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我省山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优势,但是旅游基础薄弱,地方配套投入不足。为使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各地对旅游扶贫启动资金寄予厚望。我省有51个山区县、16个贫困扶持重点县,还有库区移民、沿海贫困渔民、归难侨民等困难群体相对集中的地区。而每年省政府拨付的3000万元旅游扶贫资金(仅相当于一公里高速公路的造价),对全省旅游扶贫重点项目和申报开发项目的需求而言,可谓杯水车薪。旅游扶贫资金与扶贫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和矛盾。由于资金有限,许多有开发前景的项目不能得到扶持,部分山区县还完全没有得到旅游扶贫资金扶持;经审批核准的旅游扶贫项目每年获得的扶贫资金多数只有50万元。

(二)旅游开发层次有待提高,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由于山区和欠发达地区旅游基础薄弱等原因,旅游开发多处于起步阶段。旅游景区的历史文化内涵还未得到充分开发,致使名山无名气,景区无史迹,历史名人默默无闻。有些地方投入许多资金,制造一些不伦不类的人造景观,使部分应当保护的历史文物遭到破坏。一些景区的设施建设跟不上现代旅游的要求,景区的文化内涵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旅游开发层次有待提高。

(三)旅游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在我省山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旅游企业中,员工文化程度明显偏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还不到10%。有的导游水平较低,爱向游客编说荒诞不经的东西。有的频频安排或欺骗游客购物,引起游客反感。这些问题已成为山区和欠发达地区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瓶颈,迫切需要进行旅游教育培训,尤其是景区建设、市场营销、旅游服务、导游和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培训亟待加强。

(四)旅游附加值潜力很大,有待进一步挖掘

目前,我省广大山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土特产品、工艺产品等旅游配套产品和旅游商品开发率低,对特色农业、加工业和地方经济拉动作用还不十分明显,旅游扶贫的带动作用还有很大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五)旅游扶贫开发需相关部门的进一步协作与支持

旅游扶贫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协作与支持,才能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如“最后一公里”旅游交通瓶颈问题的解决、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人才培养、景区的宣传推介等,有待交通、文化、教育、新闻等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参与。

三、关于进一步加大旅游扶贫力度的几点建议

(一)认真总结成功经验,拓宽旅游扶贫渠道

旅游扶贫工作任重道远,希望认真总结近几年来开展旅游扶贫工作的经验,为下一步工作拓展思路;积极探索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配合、群众参与的多层面旅游扶贫模式;充分调动旅游、财政、交通、文化、林业等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政策扶贫、资金扶贫、技术扶贫、市场扶贫、媒体扶贫等有效结合起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旅游扶贫成效。

(二)加大旅游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出台投资优惠政策

鉴于山区和欠发达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艰巨性、长期性,建议省政府延续旅游扶贫政策,使之成为较长一段时期内的持续性工作。加大旅游扶贫资金投入力度,省旅游扶贫专项资金从每年3000万元提高到5000万元,并逐年有所增加,2010年增加到1亿元,并列入财政预算。同时,出台贫困山区旅游投资优惠政策,鼓励外资、民资投资山区和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

(三)加大旅游专门人才培训和旅游智力扶持力度

针对当前山区和欠发达地区旅游规划、经营专业人才缺乏,旅游从业人员综合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问题,建议每年从省旅游扶贫专项资金中划出一部分,由省旅游局统筹安排,作为山区和欠发达地区旅游专门人才培训专项经费,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四)加大山区自驾车旅游开发力度

随着我省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轿车的普及和山区交通大环境的改善,自驾车旅游已成为山区旅游的热点。建议尽快编制我省山区自驾车旅游专项规划,加快解决“最后一公里”旅游交通瓶颈问题,完善自驾车出游的硬件配套设施,出台鼓励家庭旅馆、汽车旅馆、汽车营地建设的优惠措施,积极为自驾车旅游开发创造条件。

(五)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新举措,加大宣传促销扶持力度

鉴于目前山区和欠发达地区旅游项目开发大多处于起步阶段,普遍存在宣传促销乏力的困难;同时,为了争取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全国首创的广东省域旅游扶贫工作也需要进行适当的社会宣传,建议每年从省旅游扶贫专项资金中划出一部分,由省旅游局统筹安排,用于全省旅游扶贫景区的客源市场促销、招商引资宣传、以及其它旅游扶贫公共事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