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行医疗体检市场的问题和建议

2016-12-16 23:41:46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案第20080034号

 

关于现行医疗体检市场的问题和建议

 

提 案 人:致公党广东省委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体检成了市民健康消费的新时尚。市民对健康体检的需求迅速扩大,同时它也是各个医院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仅广州市一年健康体检的专项收入就达上亿元。然而,健康体检投入的成本低,从事健康体检的人员要求不高,设备成本回收率高,它更能成为医疗机构“留住病人”的一条途径,令一些医疗机构趋之若鹜。目前,全省大大小小的医院都推出了健康体检服务,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各种专业健康体检机构,健康管理公司和各种与体检相关的健康产业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整个健康体检市场正在不断扩大,经济收入也在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在健康体检中存在较多而未能引起关注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1,健康体检机构缺乏设置标准,开设医疗体检的标准太低。

由于健康体检是一种新兴的产业,目前在其运行过程中尚缺乏相关的健康体检机构的设置标准,体检质量督控体系等等,一切为了经济效益,使得健康体检市场良莠难分、参差不齐,漏检、报告差错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延误疾病的发现,给体检者造成了不良的后果。健康体检没有一定的指标和制度来规范,体检犹如走过场。

目前各地对于开设体检市场一般只有两个基本要求:在硬件上,要具有相应完备的医疗检查设备和设施,具有必要的场地条件;而在软件上,负责体检的医务人员则必须具有执业医师资格。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属于违规操作。但是这样的门槛太低了。这样过于宽松的准入条件,造成了管理与规范能力的薄弱与低下。然而至今为止,全国只有北京出台了这样相关的规定,其他各地在这方面基本是空白。根据北京市体检质量控制和改进体系标准,合格体检机构的基本条件包含4大内容:场地及建筑要求——有相对独立的体检场所及候检场所;体检区域有冷暖设施、通风良好;按体检用房使用总面积与当日受检人数之比,受检者人均占有使用在2.5平方米以上,使用总面积不得低于400平方米。专业设置要求——内科、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妇科、口腔科、体检咨询、放射影像、心电图、B超、检验。资质——每个体检专业至少有一名从事本专业5年以上的执业医师;医师与受检人数之比为1:10,设总主检1人。基本仪器设备——包括检查床、生化分析仪等50多种相关各科检查设备。

规范、标准的缺失无形中助长了体检市场的无序竞争,现在应出台相关标准和规范。

因为健康体检不同于病人到医院就诊,接受健康体检的大多数是健康或亚健康人,希望通过健康体检发现身体的异常情况,从而获得早期的医学干预,保证身体处于健康状态。因此,在健康体检中,要求从事健康体检的医生既要有认真负责的精神,同时要具有丰富的经验,因而健康体检的机构及其服务的内容,则需要有严格的标准来规范。然而,目前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尚没有相关的法规、规章制度及审核标准,如体检机构的检查设备、健康体检从业人员的要求及执业水准等,卫生部门也无法进行监管。使得健康体检机构的体检质量难以保证。有的医疗机构本身对健康体检也不重视,使用的几乎是要淘汰的仪器和选用没有经验的年轻医生来体检。此外,体检时由于人多,有的医生检查时也是看个大概,根本没认真检查就签字,而接受健康体检的人不想排很长的队,仅仅满足于在自己的表上填个“正常”,所以医生和体检者都是草草了事,给人一种体检就像“走过场”的印象。这样,在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同时,由于质量的参差不齐,经常导致体检当中“有病查不出,没病查出病”。体检质量不能得到充分的保证。

 

2、体检项目的高额利润使得很多医疗机构趋之若鹜

许多行业包括食品行业、医药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有健康证明、许多大公司招聘新员工也要求有健康证明;而保险体检、学生入学或毕业体检、征兵体检、机动车驾驶员体检……各种体检更是数不胜数。据我们的调查,广州市每年仅招生、毕业生体检就有30多万人,其次,参加机动车驾驶员体检、征兵、外来人口等专项体检的人数大约就有三、四百万人。广州的本地人口加上流动人口大约有1000万人,即使仅启动其中的10%,每人平均消费400元的话,一年就是4个亿,如果能够启动其中的20%就有8个亿到10个亿。这个市场特别大,远远没有饱和。现在广州几乎所有医院都开设了体检中心,无需你拼我抢也有生意做,据知情人士透露,去年除广东省人民医院以2000多万元的年收入摘冠外,广州至少有6家医院体检中心的收入超过1000万元,每家体检中心的年收入都相当于一家中、小型综合医院的所有收入。“个性化”、“最先进的设备”、“最好的服务”等语句常常见诸报端,相当多的体检机构往往花大心思在宣传上,却忽视了体检本身也是一种医疗行为。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源,许多体检中心或多或少都采取了不正当的竞争措施。一些机构打着“优惠体检”、“超低价全面体检”等等的旗号,其实具有较大的欺骗性。据了解,健康体检定价是依据国家制订的价格标准,但医院具有最终的价格自主权,特别是民营医院。一些医院打出超低价格体检,有的甚至称200元就可以全面体检,但因“全面体检”本身没有清晰的界定,令这种宣传方式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由于结构松散、检查器械陈旧落后,带有流动性质的所谓体检队无法保证检查质量。

 

3、重复检查重复埋单,造成医疗浪费

A医院查乙肝两对半,B医院拒不承认要求在本院重做,几乎所有体检过的人都尝过被迫重复“埋单”的愤怒。在广州,几乎所有医院对体检结果都互不买账,即使同样是国营三甲级大医院也不例外,这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极度浪费,从短期看,各个医院可能从重复检查中获利,但是,对消费者是不公平的。我国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院标准化认证体系已迫在眉睫。各医疗单位各自为政的局面也阻碍体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由于每个医院财政来源不同,医院自己购买医疗设备的能力和技术相差太大,医院的检验技术的差距造成了各家医院之间医疗资源的相互不信任,但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讲,这将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包括人力以及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造成了医疗界之间医疗资源相互不信任,医患关系易误导由互相不信任而导致的医疗纠纷的发生,这对患者也是一种不公平。

 

二、建议:

1、政府正确地对医疗体健市场实施有效的干预,在医疗体检市场中扮演 “权威性”和“公信性”的角色

政府对医疗体检服务可以采取两种干预的方式:包括直接提供与进行监管。直接提供是指政府直接设立并管理医疗体检市场,为相关人群提供体检服务。监管是指由卫生主管部门作为监管机构,根据法律法规规则对体检服务各个环节的交易关系进行直接干预,包括对体检疗服务领域的准入、价格、质量、竞争秩序以及纠风矛盾等内容的监管和疏导,使体检市场由于政府的干预而在老百姓心目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公信性”。

2、尽快完善健康体检相关的管理规范

卫生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一个规范的《医疗体检机构的设立与行为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对体检机构的管理和监管,提高从事体检机构的门槛,严格体检机构的设立条件、必须具备的硬件设施和符合规定要求的场所以及人员要求,并对因医院的设备不符合体检规定的要求,体检医生对体检者造成伤害的行为应付赔偿责任进行明确的法律规定,从法制的角度来规范医疗体检市场

 

3、卫生主管部门组建专门的大型医疗体检中心,取消各自医院设立体检中心的权力。

现行有的医院设立的体检机构环境欠佳,健康人与患者服务场所共用。医院体检处和外科诊室是同一间,检查仪器存在共用现象,医护人员也是既进行患者的诊疗工作又进行体健康体检工作,极易造成交叉感染;有的医院为了不让体检设备闲置,来了病人不管需不需要就让他做个检查,显得不负责。因此建议政府建立专门的健康人员的体检机构,即规定健康体检必须到规定的地方来体检,医疗机构不得从事给健康人体检的项目。

建立健康体检中心同样会收到良好社会效果,它的成立必须受地方卫生主管部门的统一管理和审批,基本上以政府行为为主。这样无论是需要就业、出国的体检以及单位的集体体检都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得到的检查结果全市甚至是全省医疗机构认可,既避免了医疗检查反复做,而且结果的真实性是不容怀疑的,同时由于加强了政府的行为,作为体检机构的人员的出发点也不同了,不会以赚钱为目的。

与此同时取缔各种形形色色的体检机构,净化体检市场,又在相关法律的健全的基础上,相信体检专业能力以及敬业能力也会大大的改善的,一定会对混乱的体检市场有所遏制的。

 

总之,医疗行为包括医疗体检,由于它的特殊性,是关乎老百姓的生命安全的大事,政府就该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不仅出台更完善的法律文件来规范医疗市场,有时还需要政府的法律行为或强制行为来完成的,如强制建立医疗体检中心,取缔各医疗行为机构设立的体检中心,取缔各医疗行为机构自行采购大心医疗设备的做法,简化体检的医疗行为,净化医疗体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