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沿海经济造成压力的对策建议

2016-12-16 23:41:45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案第20080240号

人民币升值对沿海经济造成压力的对策建议

 

提 出 人:龚俊龙

 

 

一、人民币升值是宏观经济调控的既定方针

2005年7月21日,对中国经济来说,是值得记入史册的一天,这一天,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制度,一场引发中国经济大变局的汇率改革自此启动,人民币汇率逐步攀升。2006年全年的升值幅度为3.24%,到了2007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已经超过6%,也就是说,2007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速几乎翻番,加速升值成为2007年汇率的第一大主题。

我们可以预见:国家为了防止资本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加速,将把人民币升值作为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持续下去。人民币升值序幕的开启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随着国内经济运行环境更加开放,汇率因素使国内供求、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形势变迁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更加复杂化,在未来较长时间,汇率将成为影响国内经济基本面、产业结构调整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二、人民币升值对沿海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持续升值的主要推动力依然来自于贸易顺差持续加大和外商投资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贸易顺差达到2123.6亿美元,同比增长近六成,远远超过2006年全年的总和。前11个月,外贸进出口总值1969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6%,进出口规模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这个分析表明,人民币升值中国经济的影响表现在各个方面。但是首先考验的是出口企业,升值加速,出口企业面临的挑战首当其冲。据专家分析和我们的调查发现,人民币升值对沿海地区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内地,尤其是那些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如纺织服装、家电等出口企业,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更为巨大。不同地区、规模的出口企业受到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专家预计,2008年国内出口所受到的冲击或许会更大。反过来讲,出口减少也会减轻汇率升值的压力,两者势必会找到一个平衡点。

三、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对策建议

从上述分析不难发现,人民币升值对广东省经济的影响是首当其冲的。这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我们建议决策部门抓住机会,从维持社会稳定和谐与提升产业结构两个方面着眼,采取对策,目标是减少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社会震荡,提高本省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

(一)    利用税收杠杆,与人民币升值形成合力,加快产业升级,缓解

人民币升值压力,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对出口产品实行退税政策是国际惯例,是国家支持外贸出口的重要手段。 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对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外贸体制改革和出口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10月,国务院决定,改革出口退税机制,深化外贸体制改革,陆续降低了一批各类货物的出口退税率。这次出口退税改革,对出口企业产业调整起到了重大作用。

在当前人民币加速升值的背景下,我们建议:广东省有关部门提请国家税务总局研究,对出口退税政策的重新作出调整,调整的方向是继续向优化产业结构的目标倾斜,分别不同产业调整出口退税税率。具体可分为四种情况:一、对于产业链长,并且产业链基本在国内而市场在国外的出口企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和产品,适当提高出口退税税率;二、对于技术含量高,有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适当提高出口退税税率;三、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只要不是国家限制的产业适当提高出口退税税率;四、对于国家限制类的产业例如污染性、资源类产业进一步降低税率。

我们希望通过以上措施,从当前来说,可以缓解人民币升值给部分出口企业带来的压力;从长远来说,有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从而增强广东省和整个国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二)分散压力,保持汇率的总体稳定。目前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企业承受能力和金融监管水平相适应的。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对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人民币升值的内外部压力,建议逐步取消经常项下居民和企业的用汇限制,有条件放宽“走出去”的外汇管制,提高我国外汇资金的利用效率,主动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三)加强区域内多双边合作,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合作,通过区域内贸易和投资比重的增加,抵御外部市场波动可能带来的影响;积极推动亚洲区域性的货币合作机制,加强亚洲资金的自我循环,增强抵抗金融风险能力,为我国在国际经贸关系中争取更大的回旋余地。

(四)改善储备风险,加强经济安全。重视我国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问题,加大储备币种结构、储备持有形式等调整力度。充分利用好外汇储备资源,增加重要战略物资,特别是能源物质的进口,逐步建立我国重要能源的储备制度,力争在国际政治经济协调中掌握主动。

(五)提高货币政策调控能力和水平,大力发展金融外汇市场。外汇占款的大幅增长已经影响到我国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央行对冲外汇占款的压力很大。当前,应积极研究央行资产结构调整方案,研究盘活央行某些类别资产的可能性,恢复央行资产结构的弹性,努力将基础货币增长控制在适度水平,防止商业银行贷款过快增长。同时,要着力培育人民币远期和期货交易市场,大力发展汇率风险规避工具,增加企业应对汇率波动的手段,保证对外经济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