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持广东物价基本稳定的建议

2016-12-16 23:41:45 来源:广东政协网

关于保持广东物价基本稳定的建议

民建广东省委员会的书面发言

 

 

今年以来,由于粮、油、肉、蛋、奶等食品价格大幅冲高,广东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不断上扬。进入7月份,食品价格涨幅更创出了今年以来的新高,拉动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首次超过3%的警戒线,同比上涨4.2%。价格总水平的过快上涨,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已经成为影响当前经济运行和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宏观调控再临严峻考验。

一、当前物价形势

(一)7月份广东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创出新高。

调查资料显示,7月份广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2%,同比涨幅比上月扩大了1.7个百分点,创今年以来的新高。其中,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5.6%;服务项目价格同比上涨0.4%,同比涨幅分别比上月扩大了2.30.2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同比涨幅比上月扩大了2.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同比上涨3.6%,同比涨幅比上月扩大了2.2个百分点。

(二)食品价格高位大涨,猪肉价格涨幅达55.3%

调查资料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八大类中“五升三降”。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8%,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1.0%,衣着价格下降1.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1.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5.0%,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4.4%,居住价格上涨3.9%

在上涨的五个大类中食品类的涨幅尤其突出。如肉禽价格在连续上涨三个月的基础上7月份再次大幅冲高,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33.6%,涨幅比上月扩大了13.0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更是“一猪当先”,涨幅达55.3%。另外,禽类价格上涨22.7%,油脂价格上涨21.9%,蛋类价格上涨22.4%,肉禽加工制品价格上涨17.1%,在外用膳价格上涨7.8%,各类食品涨幅均比上月有不同程度地扩大。

(三)拉动CPI强劲上行,食品价格成创高主力。

7月份,八大类价格指数变动对CPI的影响各不相同,食品价格成CPI创新高的主力。调查资料显示,各类价格变动对总指数的影响方向和程度:食品价格上拉3.72个百分点,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拉0.02个百分点,衣着价格下拉0.1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拉0.1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拉0.41个百分点,交通和通讯价格下拉0.03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拉0.62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拉0.69个百分点。以上各类价格共同作用,总体是拉高CPI强劲上行。7月份食品价格涨幅之大为今年以来之最,对总指数上涨的贡献率达89%,成为推动全省CPI走高的主要力量。

(四)居民生活支出聚增,低收入困难群体首当其冲。

根据住户调查资料,今年上半年,我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836.59元,比去年增长9.5%,其中食品支出2492.1元,比去年增长9.2%。据测算,仅猪肉人均消费一项,今年同样的消费数量,比去年多支出40元。由于我省城镇低收入困难群体食品消费比重占了生活消费支出的一半以上,食品价格过快上涨,对他们生活造成的冲击最大。调查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我省城镇低收入困难群体人均消费支出2148.53元,同比增长7.6%,其中食品消费支出1016.44元,同比下降6.8%,猪肉消费量从去年同期13.56公斤缩减到今年9.78公斤。尽管今年以来我省各地先后出台了提高低保标准和发放临时补贴等相关措施,但由于没有采取与物价变动联动的措施,近三个月食品价格的连续大幅上涨,仍然使低收入困难群体生活水平大受影响。

二、导致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一)五大因素导致CPI上涨。

我省这一轮的物价上涨主要受五大因素的影响。一是生产成本推动的影响。首先,自2004年以来我省农业生产资料持续上涨,同比分别上涨9.4%5.8%2.6%。截止今年7月份,化学肥料、农用机油、农用薄膜、农用种子价格涨幅(以2002年价格水平为100比)分别达到21.9%24.8%25.1%17.1%,幼禽家畜和饲料价格涨幅(以2002年价格水平为100比)分别达到54.9%23.3%。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在农民外出务工条件不断改善,收入来源多元化的条件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比较效益不佳。二是国际市场和外围省份涨价的影响,我省是农产品消费大省,粮油与肉禽蛋等商品的消费相当一部分靠进口和省外输入。由于近几年石油价格的飙升,国际上对生物能源的需求大增,导致国际市场上玉米大豆小麦棕榈油等大宗农产品的价格大幅度上涨,进口价格上升,国内相关农产品价格在比价效应下正逐渐上涨。另外国内几个农产品主产省份也因本地区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以及运输成本过高从而减少了对我省的供应。三是市场供求失衡的影响,由于近几年猪价过低,农民养猪积极性遭受打击,加上成本上升导致今年我省生猪出栏大幅度下降,猪肉供应偏紧,猪肉价格一路走高。四是猪蓝耳病疫情的影响。今年我国包括我省部分地区发生猪蓝耳病疫情,生猪生产遭受严重损失,猪肉供应更趋紧张,也是造成了今年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的直接原因。五是市场信息不对称与市场监管不到位的影响。由于目前粮食禽畜等农副产品在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上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市场指引;各相关政府部门在信息分析、信息预警、政策扶持和市场监督等方面尚未及时发挥应有作用,也是导致食品供求矛盾越来越严重的原因之一。

(二)对当前我省CPI走势的基本判断。

近三个月来食品价格的连续大幅上涨,最终推动我省7月份CPI同比首次超过了经济意义上的3%通胀警戒线,而且超过1.2个百分点,的确令人颇感意外。因为剔除食品与能源类价格波动影响,我省核心消费价格总指数实际同比为100.4%,上升还不到一个百分点,表示除食品与能源类因市场供求失衡价格大幅波动外,其他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大多工业消费品供大于求局面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事实上,7月份我省CPI同比上涨4.2%,将近九成是由食品价格上涨所拉动,CPI结构性上涨的特征明显。因此,就食品类价格上涨拉动CPI的走高即判断为“全面通胀”,从而采取过激的调控措施似乎并不恰当。

当然,由于食品类价格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食品类价格持续走高不仅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而且影响社会安定。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今年以来中央领导就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和妥善安排好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730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文件。731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菜篮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回良玉副总理作了重要讲话,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各地也正在加紧进行贯彻落实。尽管如此,考虑到生猪生产恢复需要一段时间,加上中秋、国庆“两节”临近,市场对猪肉的需求旺盛,市场供应偏紧的局面短期内改善的可能性不大。如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切实搞好当前市场供应、平抑食品价格过快上涨的同时,建立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这确实是对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严峻考验。因此,根据我省实际,从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的角度,特提出如下应对措施建议:

三、主要措施建议

(一)我省年内不出台政策调价项目(环保项目除外)。一些或已批准但尚未执行的调价项目也要暂停,对食品价格上涨向其他消费品和服务项目蔓延的苗头要坚决刹住,避免增加新的涨价因素,为我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一个良好的价格环境。

(二)坚决贯彻落实国发〔200722号)文精神。从人口大省和猪肉消费大省的战略角度,抓住契机,尽快在我省建立若干个高起点符号现代化生产要求的大型生猪养殖场,以保持本省必要的生猪储备和猪肉自给率,为本省生猪供应和价格稳定提供必要的保障。

(三)充分发挥我省的地理优势,在搞好禽肉和禽蛋等替代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生产周期相对短、质量优良的各种水产品养殖。今年以来我省CPI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省居民食品构成中水产品比重大于全国,而水产品的价格涨幅没有肉禽类的大。因此,应该通过比价效应和宣传引导,加大水产品消费在我省居民食品构成中的比重,有效缓解短期内猪肉供应偏紧的矛盾。

(四)转变思维,积极应对,加大我省在教育和卫生医疗方面的公共投入,从多方面抑制CPI的快速走高。经验证明,去年我省秋季实施全免农村义务教育杂费政策,对今年上半年CPI变动产生了向下拉动0.5个百分点的作用。因此,建议把义务教育杂费全免政策进一步扩大到城市,实现全省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杂费一律全免,待条件成熟后进一步实行城乡义务教育阶段课本费全免。同时可加大对医疗保健项目收费和药品定价的监管力度,同样可以达到抑制CPI上行的作用。

未来五个月,价格形势不容乐观。预计我省CPI在食品价格的影响下仍然将在高位运行。但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到位,在粮油肉禽蛋等食品供求失衡状况将得到逐步改善的预期下,我省食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应得到有效遏制,发生全面通胀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