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提案第20100057号
案 由:关于大力发展邮轮经济 加快建成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建议
提 出 人:民建广东省委会(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邮轮经济已逐渐成为备受沿海城市瞩目的一个重要经济项目,成为区域旅游经济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方式。邮轮经济指围绕邮轮旅游发展起来的一系列产业经济,包括运输业、观光与休闲、旅游业等。在全球信息化、航运国际化的环境下,其功能也在不断地调整与演进,近年来不断由欧美地区向全球的“东亚板块”递进。我国过往以香港作为国际游客中转型的主要枢纽港,已无法负荷国际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广州具有良好的地理形势、港口条件及经济发展环境,在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发展邮轮经济将会大大增强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带动广州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一、广州具备发展邮轮经济的条件。
一是广州具备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自然条件。广州位于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心,腹地广阔,旅游资源充足。而近年来高速开发建设的南沙港,拥有得天独厚的深水资源,且地处珠三角核心位置。目前,南沙开发区的汽车、钢铁、石化等临港工业发展势头迅猛,港口建设日新月异,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地铁、通讯等枢纽工程业已建成,完全具备建立一个大型的国际航运中心的条件。
此外,国际航运中心的建成将大大带动相关产业产生新的飞跃。一方面,国际航运中心的建成,必将为广州市旅游业带来巨大的国际客源市场及广阔的发展合作空间。另一方面,国际航运中心背后蕴藏的无限商机,也会带动当地经济加速发展。东京、香港、新加坡等亚太国际航运中心的崛起就是典型例子。近年来,国际邮轮对我国的拜访率不断增加,邮轮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引起许多城市的重视和关注。2007年中国邮轮游艇发展大会,我国曾经停靠过豪华国际邮轮的16个港口城市,就有12个城市派出了市长级别的代表参加在厦门召开的是次大会。广州如能适时建成一个综合型的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邮轮公司合作,成为国际邮轮的停靠港,把广州作为主要对外枢纽城市的经济作用发挥到实处,以此为节点大力推动邮轮经济的发展,必将为广州的旅游产业带来新的飞跃。
二是广州具备发展邮轮经济的产业基础支撑。建成举世瞩目的国际航运中心,发展邮轮经济需要有强大的腹地经济作后盾。包括邮轮停靠母港码头、口岸通关服务机构、港口后勤维护补给、周边旅游资源景点、便利快捷交通环境、大流量游客的购物、餐饮、住宿接待能力等等。广州已经处于城市工业化的中后时期,无论是船舶工业、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还是金融、会展、物流、科技、商务、信息等现代服务,都具有较强的基础和较高的水平。据2007年社科院发布的全国旅游城市竞争力排名,广州名列第三,在副省级城市中名列第一,特别是144小时便利签证的实施,对发展邮轮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百届“广交会”的辉煌历史、2010年的亚运盛会,都标志着广州正日益走向国际化,具备了发展邮轮经济的强有力的经济基础。
三是具备邮轮旅游目标消费人群的客源基础。按照国际邮轮经济的发展规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至8000美元时,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理念将随之发生变化,邮轮经济将得到快速发展。广州乃至珠三角地区的人均GDP都超过了这一水平,甚至接近或达到了10000美元。随着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收入及人们富裕程度的提高,与国际社会更为广泛的接触,使得有闲钱、闲时、闲心的中老年群体和都市白领群体将会寻求新的消费方式,邮轮旅游必将是这些群体重要的消费目标。
四是具备国际邮轮旅游市场转移的良好机遇。邮轮旅游是休闲度假与观光旅游完美结合的一种新颖旅游方式,是国际旅游市场上增长最快、发展潜力大的高端旅游市场。近年来全球每年平均以8%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国际旅游业3%—4%的整体增长速度,邮轮旅游还可以1:10以上的高比例带动多产业共同发展。邮轮经济堪称港口都市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随着欧美国际邮轮旅游业传统市场日趋饱和,邮轮公司正在开拓新兴市场,将发展重点转向中国以及东亚板块这一新兴市场。具有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明和人文景观以及旅游设施要件大为改善的中国旅游市场,将愈来愈受到世界邮轮界的关注。世界各大邮轮公司如嘉年华、皇家加勒比、丽星、地中海等纷纷青睐中国市场,开拓新的发展空间。随着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和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召开,在极大地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的同时,必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中国观光,对广州市发展邮轮经济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二、发展邮轮经济有助于广州建成国际旅游目的地。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把旅游业列为与港澳地区在现代服务业领域深度合作,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同时,《纲要》明确提出“建设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建成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的建设目标。
广州要建设成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完全可以借助发展邮轮经济,采取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是建成国际旅游出发地,第二步是建成国际旅游到达地,第三步是建成国际旅游目的地。
第一步的战略目标基本完成。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广州乃至珠三角地区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旅游出发地。由于地区经济发达,居民收入较丰厚且保持稳定增长,生活质量和档次逐年提升,外出旅游欲望强烈。而且广东游客旅游消费能力强,国内外旅行社纷纷争抢广东游客客源。据统计,2007年广州实现旅游业总收入798.15亿元,增长13.9%;组团出游人数达到895.79万人次,增长31.8%。旅游消费支出在广州市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中的比例逐年上升。据调查,广州市民的旅游出行率居全国首列。在省外游、国外游的游客中,“老广”的面孔和口音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接受乘坐邮轮出外旅游的方式,目前各大旅行社推出的邮轮旅行线路普遍受到追捧。香港一家邮轮公司统计,该公司在香港年接待邮轮旅客30万人,其中许多就是内地游客。有业内人士估计,仅2007年我省居民就超过5万人参加邮轮旅游。2008年的“万人台湾游”的邮轮活动,广州某直销企业一次就组织了1000名营销人员乘邮轮出游。
第二步战略目标可以通过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来实现。广州已经拥有白云国际空港,空中航线连接全球五大洲;铁路连接粤东西两翼和京深南北,在广州交汇成客运枢纽中心;番禺客运站正在日夜兼程施工兴建,子弹列车不日将飞驰在铁路上;高速公路星罗密布,四通八达;空中、陆地的飞机、火车、汽车等运输工具齐全,独缺海上的航运中心。因此,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将可以使广州成为名副其实的综合性门户城市,敞开海、陆、空大门,广迎八方宾客。
广州争取成为国际旅游到达地,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有利条件还有:
——快速便捷的城市交通,使广州的旅游资源可覆盖珠三角主要城市。如果以南沙港为圆形,在一小时车程的半径范围内,几乎可以涵盖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各个主要城市。这个圆形区域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特别是极为吸引海外游客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如广州的黄埔军校,农民运动讲习所;东莞的虎门要塞、鸦片焚烧旧址,中山的孙中山旧居翠亨村;还有著名的广东四大名园:佛山的十二石斋、东莞的可园、顺德的清晖园、番禺的余荫山房;充满岭南文化魅力的名胜古迹,如广州的陈家祠、佛教初祖达摩大师登岸的“西来初地”、西关大院、千年古刹光孝寺、伊斯兰怀圣寺等,风景绮丽的肇庆七星岩、鼎湖山风景等等,旅游资源丰富,举不胜举。发展邮轮旅游,完全可以做到游客白天上岸到珠三角地区游览,晚上回到船上尽情享受邮轮豪华舒适的自由空间。
——借助高速火车还可以把邮轮旅游扩展到毗邻省份。几年后,伴随着武广客运铁路的通车,如果以南沙港毗邻的番禺新火车站为起点,一小时内可以抵达号称“中国红石公园“的仁化丹霞山,二小时到湖南长沙,四小时到湖北武汉;另两条通向西南的贵州、南宁的快速铁路线也可以在两小时到桂林,三小时到贵阳。届时从广州到内地毗邻省份,将是近在咫尺。借助高速“子弹列车”的现代运输工具,可以组织游客到广州毗邻省份开展“二天游”,参观黔西的少数民族风情、长沙的千年岳麓书院、马王堆古尸、武汉的黄鹤楼等等,极大地丰富了邮轮旅游的参观游览项目。
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时尚早。但伴随着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广州建成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第三步发展战略也将会逐步成熟。虽然广州市在旅游接待人数、创汇能力、旅游总收入、旅游业增加值在全市GDP中所占比重等诸多指标中,连年呈递增上升之势,但却仍有一些重要指标并不尽如人意,与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还不相称,如接待入境游者人数、停留时间、人均消费、创汇数等。相关部门应当脚踏实地、不懈努力,特别是要借助“建成全省建设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的示范城市”的强劲东风,加大改革力度,敢于先行先试,找准定位,发展有特色的旅游项目,才能吸引海内外游客,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香港以“购物天堂”著称、澳门以“博彩业”为特色,都成为了国际旅游城市。这些经验给我们启发是,要最终建成国际旅游目的地,必须以城市特色、文化魅力吸引人,留住人。而建立国际航运中心发展邮轮经济,无疑会给广州乃至珠三角地区的旅游市场带来大批的海外观光游客,将大大促进广州本土旅游业的升级发展。
三、发展邮轮经济的几点建议:
1、把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纳入“广州市对《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细则”内。邮轮码头建设是发展邮轮经济的首要基础条件。相关部门应尽快着手开展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专项研究,尽早把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纳入南沙港的建设规划中,并安排实施建设。
据悉,上海、大连等港口城市为打造国际航运中心都相继进行了具体、可行的规划和紧锣密鼓的建设中。其中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已经落成投入使用,大连预计可在2010年完成邮轮中心的建设。香港也在积极发展邮轮码头。预计启德新邮轮码头的第一个泊位可望在2012年落成。厦门、深圳等港口城市也都有建设邮轮码头的设想。因此,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是发展邮轮经济的战略制高点,哪一个城市拥有了它,就拥有了主动权。特别是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建设邮轮码头既符合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内需的政策,又能抓住工程建造费用低谷的发展机遇。
2、制定广州市发展邮轮经济的“两步走”发展战略。广州市发展邮轮经济可以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先争取成为国际邮轮停靠港,第二个阶段是逐步发展成为邮轮母港。之所以采用两个阶段发展,是因为要适应国内外旅游市场形势的发展需要。国际上面临邮轮市场的选择,国内则面对众多沿港城市的竞争。选择先发展为国际邮轮停靠港目的是尽快直接与国际旅游市场接轨,抢占发展先机。而建成邮轮母港则与“把广州建成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当前广州已经把“建成国际最开放、最便捷、最高效、最安全的客流中心之一”纳入重大发展战略研究内容,这对于发展邮轮经济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3、发展邮轮旅游应当突出以文化论输赢的旅游定位。文化是旅游的内涵,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广州拥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具有深厚的历史沉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应当花大力气组织专家学者对广州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重新挖掘和开发利用,深化广州城市的文化内涵,解决目前文化遗迹分散、历史脉络不清晰、城市记忆零碎、文化认同感不强的现实问题。
4、充分利用亚运会等国际性活动的契机开展邮轮旅游。组建专业营销队伍,加大国际营销力度,精心策划宣传方案,在国内外开展本土化、立体化、深度化的旅游推广,突出打好亚运牌,深入挖掘“亚运经济”的价值增长点所在,组织国际邮轮公司开展“亚运游”活动,观看亚运赛事。
5、重视和利用好发展邮轮经济对广州市经济的拉动作用。随着旅游产业及其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旅游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将更加宽广,旅游经济和整个城市社会经济的关联性将越来越强,拉动作用将越来越明显。有专家认为,旅游消费直接或间接影响100多个行业的发展。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一个游客会直接或间接带动6个就业岗位。邮轮旅游更是一种高增值的旅游项目。据国际旅游组织统计,国际上每接待一名邮轮游客的平均收入就超过1300美元。广州建造国际航运中心,既顺应了国际邮轮业发展趋势,又推动了本地旅游业的升级发展,还将获取邮轮旅游背后蕴藏的无限商机,推动相关产业发展,譬如充分利用广州市船舶制造业的强大基础,接单生产国际邮轮等。
办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