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招生制度、废除潜规则、解决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问题的建议

2016-12-16 23:41:43 来源:广东政协网

20、提案第20100041号

案    由:关于完善招生制度、废除潜规则、解决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问题的建议

提 出 人:张兆宽(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建设和谐教育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但当前在教育行业,由于诸方面的原因,还存在很多不和谐的因素,比如在基础教育中,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就是当前很多家长关心和头疼的问题。笔者了解到,在越秀区对适龄儿童就近入学设立了很多限制条件。

1.对“3公里以内”的错误理解。根据原国家教委《关于制定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义务教育实施步骤和规划统计指标问题的几点意见》规定,学生居住地与学校距离原则上应在3公里以内。当地教育部门以此为依据,提出“在这个范围内,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学校的分布及生源情况,统筹划分服务地段,统一分配学位。”这种做法歪曲了国家教委就近入学的本意,造成居住地附近有学校而要舍近求远,到离家较远的学校读书。

2.电脑派位,人为地把孩子派到离家较远的学校读书。

3.不完全房产户。当地教育部门提出:“如不完全房产居住地之外另有房产,视具体情况由完全房产居住地对口小学作地段生接收或由不完全房产居住地所属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学位”。

以上种种门槛造成孩子实际上并不能就近入学,只能通过求人、花钱、批条子、交赞助等方式解决问题,对孩子、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一是滋生了腐败,搞坏了风气。为了能让孩子就近入学,很多家长只能找关系、托人、向个别领导送钱送物、向学校缴纳数额不菲的赞助费等方法,这种现象现在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成为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近年来赞助费管理不善也出了问题,如东风东某小学的校长就因此受到了法律的查处。

二是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人身安全。很多孩子在心理上会产生阴影,认为自己能够入读现在的学校是父母托人、交钱解决的,对家庭条件一般的孩子来说这是一种心里负担,对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则会产生“父母有钱、什么事情都能办成”的思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现在孩子的学习负担很重,如果就读学校较远,只能牺牲更多的休息时间,花更多的时间在来回路程上,造成孩子睡眠不足。而且孩子过马路、走远路也很不安全,特别是前段时间深圳发生了劫持孩子的案件后,很多家长都人心惶惶,更加担心孩子路上的安全。

三是造成交通拥挤、道路堵塞。孩子上学、放学也是车流量高峰时间,而且很多家长接送孩子是开车,常常造成人流、车流拥堵,有的时候要特派交警维持秩序。比如东风东路东山雅筑旁边的路是一条断头路,到育才小学接送孩子的车辆常常排到了东风路上,有时进不去就只能沿着东风路来回兜,造成外面的车进不去、里面的车出不来,只能干着急,如果遇到下雨天更是堵得一塌糊涂。东风东路小学,在孩子上下学期间,不得不特派交警疏导交通。

四是给家长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很多家长都是上班族,工作的负担很重,为了保证孩子路上的安全,必须拿出相当部分的精力接送孩子,每天疲于奔波,难免影响工作和健康。

基础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与其让不良的风气蔓延,不如从政策上解决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党和政府加大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是“民心工程”、“希望工程”,有多少个孩子就牵动了多少个家庭。希望党和政府要进一步设身处地、铺下身来听民意、听民声、顺民心,发展和谐教育,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民心工程”。

2.完善和改进招生制度。一是要执行好国家教委的规定,国家教委规定“学生居住地与学校距离应在3公里以内”,本意是让孩子可以就近入学,而不是在3公里之内到最远的学校入学;二是取消电脑派位,不要再人为增加让孩子不能就近入学的因素;三是取消对不完全房产住户孩子入学的规定。

3.加强教育投入,取消择校费。加大对教育尤其是中小学、幼儿园的投入,从设施、师资、体制上实现教育资源的平衡。广州市应在在这方面有专题研究,尽量使学校之间不要存在较大的差距,不要在初中以下的学校设一类、二类学校。教育资源均衡了,择校现象自然就少了。

4.检查这几年择校费的用途。可以先内部检查,内部曝光,对严重违法乱纪的要严肃处理。

5.对独生子女家庭应该有所区别。有的违反计划生育的家庭,只要交钱就能解决孩子就近入学问题,相反有的独生子女家庭因为家庭条件等原因只能望洋兴叹。因此,建议对独生子女应该给予更优惠的政策,保障独生子女就近入学,这样既有利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也是为了实现教育公平。

我们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就是可以让孩子实现就近入学,解决这大多数家庭关注的问题,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

办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