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提案第20100076号
案 由:关于改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促进就业的建议
提 出 人:民革广东省委会(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近年来,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2010年,我省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超过39万人,比2009年增加6万人左右,人数再创新高,加上外省到粤求职以及往年暂缓就业的学生,2010年预计有近60万名高校毕业生在广东求职。毕业生人数的急剧上升增加了就业的竞争和难度。
而外部经济环境也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第一,国际金融危机使得一些外企裁员或者减少毕业生的招聘;第二,部分外企倒闭、迁移和收缩,从而大幅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就业空间;第三,由于全球经济尚未从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省内外小企业也面临缩减规模甚至倒闭的威胁;第四,09年开始执行的公务员行政机关机构改革以及事业单位即将启动的改革,将会使以财政为依托的职位增加幅度放缓。
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均面临困难的情况下,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促进大学生就业成为关系到改善民生、提升人力资源素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
建议:
(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扶持社区服务业的发展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在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是最强的。从投入产出效果看,每投资100万元一般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重工业是400个,轻工业是700个,第三产业是1000个。建议我省把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重点向第三产业倾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整个经济社会对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
2、扶持社区服务业的发展
在第三产业中,如家庭服务、物业管理、餐饮服务、社区保安等社区服务业的发展在我国只处于初级阶段,而社会对社区服务业的市场需求较大,其吸纳就业的能力较强,非常具有市场活力。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社区服务业现状的调研并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
(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
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容纳劳动力就业能力更强。中小企业容纳劳动力就业多的经济原因在于它的资本有机构成比大型企业低得多,以同样产值计算,中小工业企业吸纳的就业容量是大型工业企业的1.43倍,同样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小企业吸收的就业容量为大型企业的14倍。从各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中小企业所吸纳的就业人数一般占总就业人数的65%-80%。在欧美各国,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人数均达到就业总人数的2/3以上。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大力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作为拓宽就业渠道、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手段。另外,中小企业规模小、投资少,对市场反应灵敏,适应环境能力强,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要求不像大企业那么严格,在吸收劳动力、减轻就业压力方面具有优势。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1、改革中小企业市场准入制度。加快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经济市场准入的法规和政策,进一步放宽对中小企业的市场准入,打破市场垄断,简化审批手续,降低创业门槛,扶持中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
2、给予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支持。放开投资领域,通过建立创业引导性资金、设立针对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对中小企业提供财政贴息贷款、政府担保等方式,着力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开业难、融资难、引才难等问题。
3、给予中小企业财税政策支持。由政府牵头,通过补贴等方式支持中介机构为小企业提供创业培训、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市场拓展等。政府支持有条件、有规模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参股、控股国有企业,并对吸纳安置就业突出的企业和单位给予工商税务等政策优惠。
(三)发展多层次的教育体系,支持就业培训和实习
1、发展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高等教育实力相对增强;而职业教育的力度明显削弱,高级技工人员相对缺乏,这种人力资源供给结构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和我国其他地方相类似,我省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程度上不是来源于就业总量不足而是来源于就业结构的不合理。因此,建议发展多层次的教育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充分利用已有的高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建立长短相兼、高中低相结合、面向各类从业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网络;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适当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支持高级技工人才的培养。
2、支持大学生实习
政府加大支持“产学研”合作的力度,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进行实习和就业;对实习见习基地、吸纳大学生实习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助。
(四)增加政府各类部门人员的编制数量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政府财政开支的部门人员编制控制非常严,目前,政府各类部门公务员的编制偏少,人手不够,以致一些部门不得不聘用非公务员编制的人员来工作,这种同工不用待遇的做法有很多弊端。因此,政府应该顺应形势,及时调整人员编制的核算思路,科学地核算人员需求,适当放宽政府财政开支人员的编制,比如增加公务员的招聘数量等,这样一方面能够直接让大学毕业生受惠,另外也能提高政府各类部门的服务质量。其实,西方很多国家在经济遇到困难时,常常会尝试创造更多的政府岗位,直接帮助高层次的人员就业。这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五)鼓励基层就业
通过引导高校毕业生更新就业观念,完善相关保障政策和激励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农村就业。同时,政府应该积极改善求职信息的服务,加大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办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