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珠三角交通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2016-12-16 23:41:43 来源:广东政协网

17、提案第20100064号

案    由:关于珠三角交通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提 出 人:民建广东省委会(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经过多年的建设,珠三角地区已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相配合的综合交通网络和运输枢纽条件。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在观念、规划、体制机制、管理等方面反映比较迅速,具备了宏观政策优势。但是,珠三角地区是我省乃至全国交通运输供需矛盾最多,问题最为复杂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枢纽以及政策环境不能很好地满足交通一体化要求。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珠三角地区公路、铁路与轨道、港航、空运、城际交通和运输枢纽建设与交通运输网络还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交通一体化发展需要。还没有能够真正打破行政、部门、地区界限,尚未形成各种交通资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组织、统一调配的局面。

1、珠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存在三个问题,三大差距。三个问题:公路的比重高,统筹不足;珠三角地区高速公路网络仍不完善;珠三角东西两岸的连接通道不够。三大差距:即区域内九市之间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差距;各市的郊区县和中心城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差距;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差距。

2、珠三角地区的铁路网络是区域交通网络中最薄弱的环节,比全国其他经济高速发展的区域要低很多,现有铁路和在建铁路项目中存在诸多问题,如铁路建设资金还没有全部到位;还存在一系列众多疑难问题:如征地拆迁难、电力线迁改费用过高、青苗赔偿费用高、停电费用高、协调难度大、部队光缆迁改费用高,谈判弹性小、高压走廊迁改、广珠铁路建设项目的夹心地、边角地、铁路跨越公路协议签订问题、环境投诉等问题亟待解决。轨道交通发展缓慢,营运里程短,覆盖密度低,网络布局不完善,城市间的快速交通网络尚未形成。

3、港口建设功能定位不够明确,重复建设矛盾突出,航运企业运营成本高,管理混乱。水运与航道资源建设总体上投入不足,利用率不高,珠三角航道建设存在两个不平衡,即相对于沿江航道建设,内河航道建设滞后;相对于公路、铁路、航空,航道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4、珠三角五大机场密度大,空域资源紧张,各机场面临基本相同的市场和空域资源,机场之间缺乏合作,缺乏竞争力。

5、珠三角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滞后,布局不够合理。

6、珠三角地区各市原有规划缺乏统一性,缺乏交通一体化主导思想,不同交通方式缺乏沟通,各种交通资源还没有形成统一规划的局面。

7、国家层面的大部制改革已经起步。但是,地方还没有真正开始,珠三角地区的交通部门之间交通一体化合作还没有形成清晰的思路。

8、尽管部分城市间已建立一定的沟通协调关系,但还不够完善,缺乏制度化的协调机制与政策,条块分割,政出多门,难以有效协调区域交通行政、管理事务。

9、珠三角地区交通建设用地需求量大,每年新增用地指标高于国家和省下达的指标,使十分紧缺的土地资源更加紧张。

10、票制票价一体化的成本高、债务重、进度慢。

办    法:

二、对策与建议

实现珠三角地区交通一体化,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多元的政策措施。

1、构建珠三角交通一体化的公路网络体系。第一,打通珠三角地区的断头路,做好区域内路网衔接,充分发挥路网整体效益,实现珠三角区域内路网无缝化衔接。第二,为增强珠三角东西两岸的连接,加强与粤港澳的大型交通基建项目的衔接,加快东西两岸通道建设的步伐。第三,加强珠海、佛山、东莞、中山、肇庆、惠州、江门等地区交通建设步伐,缩小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三大差距问题。

2、构建珠三角交通一体化的铁路网络体系。第一,加大铁路和轨道交通建设与投入力度,完善公路网络与铁路、城际轨道与城市轨道、航空、港口航道等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的方法与途径。第二,保证铁路、轨道交通建设资金到位。建议铁道部及相关部门联合加快进行铁路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第三,建议建立定期调查研究、协调铁路建设问题的工作机制,有省政府有关部门牵头成立督导组,每月召开一次会议,按照省部合作精神,协调、督促各相关部门。第四,建立协调机制,解决新建铁路建设项目其他相关问题,如电力线迁改费用过高、青苗赔偿费用高、停电费用高、部队光缆迁改费用高、高压走廊迁改、广珠铁路建设项目的夹心地、边角地问题等众多问题。

3、构建珠三角地区交通一体化的港口航道体系。第一,明确珠海、惠州、虎门、中山、江门、新会等中小型港口的功能定位。第二,在广州、深圳两个大型、综合性港口的基础上,建议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积极支持虎门新港申报国家综合保税区。以填补我省国家级综合保税区空白,以促进珠三角地区交通一体化发展,形成珠三角港口群错位发展。第三,成立专门小组,认真调查研究珠三角航运企业面临的问题,减少航运企业运营成本和管理环节。

4、构建珠三角地区交通一体化的航空网络体系。第一,建议打破现有广州与香港飞行情报区边界空域限制,根据飞行流量增长情况进一步调整空域管理,优化广州、深圳、珠海等机场的进离场航线和飞行程序,满足区内多机场、多跑道同时仪表运行需要。第二,建立完善的珠三角地区飞行流量信息平台,合理规划和动态管理管制扇区、统一空管运行标准和管制员培训。

5、构建珠三角交通一体化框架下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第一,从珠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的角度,促进交通运输枢纽的合理布局,统筹兼顾各种运输方式的转换,实现零距离换乘和无缝衔接,提高运输效率。第二,以空港、海港枢纽为龙头,发展铁路、轨道交通枢纽建设,优化公路枢纽结构、布局,以广佛同城化为契机,对接广佛公路、铁路、轨道、机场等交通枢纽,促进珠三角交通一体化交通枢纽建设。

6、构建适应珠三角交通一体化要求的规划。第一,从珠三角地区交通一体化角度,重新审视规划,以交通一体化为主导思想,对各种交通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第二,以区域交通一体化为目标,编制珠三角综合交通体系总体规划。

7、构建符合珠三角地区交通一体化要求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以大部制改革的精神,改革广东省以及珠三角地区交通管理体制,深化交通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整合交通行政管理资源,理顺各种交通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统一、高效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

8、构建珠三角地区交通一体化管理和协调机制。打破行政、部门界限,明确综合交通以及交通一体化的思路,建立交通一体化体制和协调机制,尽快实现统一管理,决策层、执行层统一,管理、建设、执法三大职能统一的大交通管理模式。

9、构建珠三角地区政府主导的征地拆迁制度及措施。第一,对国家公共利益征地的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宣传,通过宣传,赢得民心,取得民意,营造和谐征地的良好社会氛围。第二,做好征地安置工作,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后顾之忧。第三,建议个别有条件的地方,研究实施征地社保全覆盖政策。第四,建议对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报批速度。第五,对于夹心地、边角地的补偿,要提前做好线性工程的线路规划,尽可能做到合理利用、节约土地、减少线路交叉、并行;要做好工程设计和施工优化工作,尽量减少对线外控制带、边角地、夹心地的生活生产的影响;要实事求是地解决被征地农民提出的补偿问题。

10、构建珠三角地区票制票价一体化。第一,认真调查研究债务情况,分解债务,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第二,探索更加有效的符合实际的收费站撤销问题。有效整合珠三角地区收费站。第三,完善和巩固车辆通行费年票制度,加速票制票价一体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