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击银行卡犯罪研究及其解决方案的建议

2016-12-16 23:41:43 来源:广东政协网

18、提案第20100063号

案    由:关于打击银行卡犯罪研究及其解决方案的建议

提 出 人:民建广东省委会(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银行卡作为支付工具和信用凭证,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受理环境的改善,近年来我国银行卡市场发展势头迅猛,银行卡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消费最重要的支付工具。

据中国人民银行历年披露的数据显示,2006年底,我国银行卡发卡总量为11亿张,到2007年底为15亿张,截至2008年9月底达到17.3亿张,截至2009年第二季度末则为19.79亿张,同比增长22.1%。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我国银行卡发行量已翻了一番,民众持卡消费日益活跃。

与此同时,银行卡犯罪也日益猖獗。近年来,我国银行卡犯罪案件数量逐年上升、涉案金额逐年增大,其犯罪的手段也不断向高科技、集团化、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案件实施过程更为隐蔽,手法不断翻新,发卡市场虚假申请、信用卡套现、伪卡欺诈、利用ATM盗取资金、短信或电话诈骗等风险案件日益增加。

据统计, 2008年4月1日至9月30日,全国公安机关共立银行卡犯罪案件3672起,比2007年同期增长1.4倍;涉案金额1.76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2.1倍。

银行卡犯罪不仅严重威胁和损害全国民众的资金安全,成为制约银行卡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极大地扰乱了我国金融秩序,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恶劣的影响。为此,我们要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严厉打击银行卡犯罪。下面就如何打击银行卡犯罪提出一些建议。

一、对相关监管部门的建议

1、完善相关法律体系,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保障银行卡安全。目前,在我国关于银行卡市场监督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还很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给银行卡犯罪留下了漏洞。为此,国家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尽快出台信用卡违规套现等相关司法解释,为打击银行卡犯罪提供更加充分的法律支持。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针对当前存在的信用卡违规套现频发、打击缺乏法律依据的情况,研究出台打击信用卡套现的法律制度;

二是尽快研究对网上支付等新型渠道的银行卡犯罪案件受理、侦办的法律定性和量刑操作等司法解释条款;

三是研究出台信用卡恶意透支催收程序和催收记录的法律效力界定,为此类银行卡案件立案侦办提供能有效操作的法律准则。

2、规范发卡机构的发卡行为,有效控制发卡风险。目前,为了规模发展和在银行卡业务竞争中赢得先机,我国的发卡机构普遍存在无节制、甚至盲目发卡的问题,比如一些发卡业务员在大街上摆个摊,就敢随便拉一个人办理信用卡。这就为我国银行卡业务带来较高的风险。

3、认真落实银行卡账户实名制,建立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目前,一些银行机构对银行卡实名制的落实和监管不够严格,不时还有诸如利用假身份证办卡、冒名提款、转账之类的新闻见诸报端,对此需要严抓严打。同时,借鉴外国成功经验,在全网范围建立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提高对金融市场的诚信风险管理,有效防范银行卡犯罪。

4、促进受理市场健康发展。主要是从信用卡受理的合约商户管理、银行ATM服务与管理等方面来加大监管力度,杜绝盗刷卡、非法套现、ATM犯罪、银行卡诈骗等相关银行卡犯罪行为。

5、建立和健全银行卡技术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外部监督与监管。银行卡系统作为一个互动联络通信的计算机信息网络,需要相关的专业技术来维护和支持。如系统升级和更新换代、日常管理和维护等,都可能会因系统设备的内在因素或人为的外来因素而发生故障、网络通信不畅等问题,并可能因此造成巨大的损失。为此,应从长远考虑,建立和健全相应的银行卡技术风险管理体系。

6、加强对信用卡广告的审核,打击非法的信用卡贷款业务,规范企业经营范围,严防违规咨询类中介。如今,各大城市里打着办理信用卡业务甚至明目张胆地以“信用卡套现”为名目的中介小广告遍布大街小巷,越发助长了非法套现的违规犯罪行为,也一定程度上使得非法获取持卡人信息、制作假卡窃取现金、银行卡诈骗等犯罪案件的猖獗,已经极大地扰乱了正常的银行卡市场和金融秩序,亟需严厉打击,予以遏制。

二、对发卡银行的建议

1、提高风险防范和管理意识,规范竞争、保证银行卡客户质量,杜绝盲目发展。银行在发卡过程中,尽量做到合理规划、严格管控,有节制、有步骤,不盲目追求数量,发展自身银行卡的特色业务,提高服务水平和银行卡效益。

2、完善银行卡业务内部监督机制,加强银行卡交易监测和使用管理,保护持卡人信息安全,完善交易信息的动态监测和报送,防范银行卡业务风险。完善银行卡交易信息后台管理,对信用卡恶意透支、银行卡交易异常、非常规资金转移等业务信息进行监测和报送,一旦发现涉及银行卡资金诈骗、窃取等犯罪行为,应立即停止该银行卡交易功能。

3、加强对自助银行、离行式ATM等自助设备的日常监控和管理。银行要与安保、通讯等相关部门密切联动起来,不断提升持卡人在ATM等设备的用卡安全。

4、优化银行卡服务流程。特别是服务热线电话的管理环节,对于银行卡挂失、停卡、重新制卡等关键点要快速反应、重点管控。

5、落实特约商户实名制。建立和健全对特约商户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控制度,完善商户档案管理和严格收单外包服务机构管理,有效控制非法黑中介的滋生,着力打击非法套现。

6、注重对银行卡的宣传和风险提示,拓展客户群的同时也提醒持卡人安全用卡。在银行网点、24小时自助银行、离行式ATM、特约商户POS终端交易点等银行卡交易渠道中张贴、布放银行卡安全用卡知识宣传和风险提示标语,推动安全用卡与风险防范意识和习惯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形成,不但能帮助银行提升品牌形象、拓展客户群,也能形成社会舆论和监督的压力,有利于打击银行卡犯罪。

三、对银行卡特约商户的建议

1、加强对消费环节的监督和管理,严拒、遏制盗刷信用卡、非法套现等银行卡违规犯罪行为,规范企业自身经营。这不仅是对顾客负责,也是对企业自身利益和日常经营的持续健康发展负责。

2、提高对银行卡交易的风险防范意识,强化对收银员的业务培训,严格规范POS终端消费的确认手续。这不仅能有效阻止信用卡盗刷、消费套现等银行卡犯罪,也能有效降低银行卡消费交易带来的风险、减少与顾客之间的消费纠纷。

四、对银行设备厂商的建议

1、提高银行卡产业的技术创新,提出银行卡和相关设备的安全解决方案,从技术性方面为保护银行卡安全提供基本的保障。

2、着眼未来,加快技术升级和更新,以符合国际行业技术标准。目前,我国智能卡支付标准即将与国际接轨,相关设备厂商应时刻关注未来可能实施的EMV计划,积极准备,加快相关技术的改进和更新,以适应未来银行卡从IC磁条卡向EMV智能芯片卡的迁移潮流。

五、对持卡人的建议

1、提高银行卡风险防范意识,养成安全用卡习惯。特别是在自助银行、户外ATM的银行卡交易时,更需要提高警惕、多留神,检查键盘插卡口、操作之前先看清、交易回单不乱扔,等等都是安全用卡的良好习惯。

2、切实保护个人信息和银行卡密码,防范个人信息和卡密码泄露。保护密码是安全使用银行卡的核心所在,绝大多银行卡犯罪的中心都是围绕着银行卡密码而进行的。输入密码要遮掩、他人靠近要当心、钞票被堵莫慌神、出现异常速报警、取款完毕莫忘卡等,都是在进行银行交易操作时应该留心的注意事项。

综上所述,打击银行卡犯罪,需要监管部门、各大银行机构、特约联网商户、银行设备厂商以及广大持卡人的相互配合和通力合作,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保护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健康发展,促进金融业的持续繁荣,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办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