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把广东打造成“绿色中国”先行示范区的建议

2016-12-16 23:41:43 来源:广东政协网

16、提案第20100085号

案    由:关于把广东打造成“绿色中国”先行示范区的建议

提 出 人:民革广东省委会(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一、“绿色地球”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

“只有一个地球”这个响遍世界的口号是1972年在瑞典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来的,然而三十多年过去了,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却日益突出,现代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及经济的全球化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枯竭、森林消失、气候变暖、大气及极地污染、珍稀动植物灭绝、极端气候现象频繁爆发等一系列问题。

“绿色”一词在普通人眼里就代表着环境,实质上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环保概念,它比“环境友好”更生动,比“可持续发展”更容易理解。一般来说,任何保护生态系统和节约自然资源的事物都可称为“绿色”的,如:绿色能源、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绿色生活、绿色文化。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地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基本要求,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

二、“绿色中国”是我们的共同心愿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针对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的突出问题,我国政府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主要提出了两个约束性指标:一是单位GDP能耗降低两成;二是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一成。如能如期实现,我国将节能六亿多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十五亿吨。2009年11月,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等一系列新的指标。

许多人认为,前两次工业革命由发达国家领导,中国丧失了机遇,信息工业革命中国由落伍者变成了追赶者,而这次绿色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中国在承担起一个负大国责任的同时,也将赢得极大的发展机遇。

三、“绿色广东”建设初见成效但有待进一步深化

广东之于中国,如同中国之于世界。三十多年来,广东省和全国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GDP在1998年超越新加坡,在2003年超越香港,2008年占全国的1/9,人均GDP已经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然而广东相当部分的经济增长是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来实现的,经济的快速增长造成广东这样一个能源自给率仅10%,人均耕地面积不及全国平均数的一半,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省份资源严重短缺和环境状况恶化。

珠三角这个最先承载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梦想的南国热土,如今已很难找到昔日桑基鱼塘的田园风光,代之以群起无序的城镇,当世代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暮然回首这片故土时,却发现可以喝水喂牛的小溪流已被污染,空气中弥漫着烟尘。据广东气象部门统计,上世纪70年代高温日数(高于35°C)平均每年少于十天,98年以后上升到二十天以上,随着气候变暖,降水分布不均匀,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大,04—07年,广东连续四年年均灰霾日数超过70天。

2004年12月广东省委、省政府第一次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建议,随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主要环境指标已经有了明显改善,2008年和2005年相比工业废水排放量下降了8.2%,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了13.9%,危险固体废物产生量下降了28.9%。

但需要注意的是,2008年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和固体废物产生量分别比2005年上升了52.5%和66.9%,1995年至2006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降幅仅为2.05%,距离国务院新近提出的到2020年年均降幅3.3%—3.9%的目标尚有很大差距,“绿色广东”建设任重而道远。

四、深化“绿色广东”建设的政策建议

把广东打造成“绿色中国”先行示范区的意义十分重大:第一,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已经就节能减排向全世界作出了庄严承诺,广东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经济大省理应做出自己的努力;第二,广东作为一个先富起来的地区,加大环保投入已经成为广东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第三,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指标来看,我国面临的减排任务十分艰巨,“绿色广东”建设可以为节能减排工作树立一个样板。此外,共建“绿色大珠三角地区优质生活圈”也是港澳方面的诉求,是一项具有跨地区影响的大事。

具体建议如下:

(一)加强立法 做好绿色建设规划

建议省委、省政府尽快发布《关于推动“绿色广东”建设的意见》,实施节能、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碳汇能力等政策,提高气候适应能力,同时在广东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一系列“绿色”考核指标。

1.落实节能减排任务。

按照行业分门别类确定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量、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固体废物产生量等排放标准,将节能减排任务落实到每个行业、每个企业。

2.做好生态环境规划。

推行“绿色城市”、“低碳城市”、“生态城市”达标活动,营造一个优美、洁净、健康的人居环境。以节能、节水、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创新环境经济新政策,建成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生态园区、生态县镇以及资源节约型城镇。

3.推行政府绿色采购。

通过政府大规模的“绿色采购”有效促进绿色产业和清洁技术的发展,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

4.开展专项行动。

仿照财政部、建设部今年3月“太阳能屋顶”计划和香港政府补贴市民更换节能灯的做法,开展推行建筑节能,补贴市民更换节能灯,在屋顶、山坡和开阔地带安装风车用于发电和机械动力,试验潮汐发电等专项行动。

(二)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1.发展绿色产业。

绿色产业的主力军是环保产业,包括生产环保设备、垃圾回收和处理等,发展潜力十分巨大。节能减排对企业而言既是压力,也孕育着商机。

2.发展绿色贸易。

绿色贸易强调保护环境,以人为本,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过去那种把产品卖到国外,把污染留给自己的做法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3.推动绿色企业创建工作。

绿色企业是指在经营过程中以低能源消耗、低二氧化碳排放和零污染为追求目标,更好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绿色企业应了解供应商的环境信息,选择与负责任的供应商合作,让行为不佳的企业受到惩罚。

4.开展排污权和碳交易。

2008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欧元,目前在国内开展碳交易的时机业已成熟,建议广东省尽快与香港方面共同申请建立国家级碳交易所。

(三)倡导绿色文化

1.推动绿色消费。

政府、民间组织、企业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强化对绿色产品环保功能的宣传,引导人们改变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和习惯,减轻不合理消费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进而促进绿色消费市场的形成。

2.倡导绿色生活。

处于后物质时代的广东人已经开始关注生活品质,关注生态环境,开始思考生活的意义,检讨自身生活的合理性,倡导绿色购买、低碳消费,推动心灵的绿化、净化工作正当其时。

3.加强绿色教育。

许多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缺乏环境意识密切相关,每一个人都影响着环境,又受到环境的影响,各级宣传部门、教育培训机构应担当起绿色教育责任。

白居易的“柳丝袅袅风缲出,草缕茸茸雨剪齐”,王安石的“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曾是古代“绿色中国”的写照。而今天的“绿色中国”建设,除了努力建设一个郁郁葱葱、林花树果的生活环境外,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生产消费模式改变、人的心灵建设等各个方面,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平衡发展。

办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