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案第20100136号
案 由:有关广东省珠三角邮轮经济发展的建议
提 出 人:梁志群(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一.目的
继中美洲加勒比海区及欧洲地中海区外,亚太地区势将成为全球第三大邮轮体系。中国更是此体系中重点发展的一部份。
本提案是关于广东省珠三角推动邮轮经济的长远发展,及带动区内港口协调发展邮轮经济,从而体现邮轮业可带来的经济效益的一些策略观点和建议。
二.背景
1.国际邮轮业向亚太区伸延,中国势将成为亚太区高速发展的核心
自1990年以来,全球邮轮旅游一直保持年均7.4% 的增长。预计到2020年,邮轮旅游人次增长将为2008年(1,300万人次)的2.3倍。今年至2012年间,将有26艘新邮轮下水。邮轮业始于加勒比海地区,再进而发展至地中海地区,形成加勒比海及地中海体系。随着传统欧美市场日渐饱和,中国市场的崛起及亚太区的蓬勃经济发展,国际邮轮业发展重点势将转移亚洲地区,国际邮轮公司都积极开拓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必将使亚太区成为第三大邮轮经济体系。
中国邮轮出境旅游从2001年起,已有急速的增长,从2001年的8,000人次锐增至2009年的15万人次之多。2007年,仅广州出境邮轮的游客人数就有5万余人,今年从国内乘坐国际邮轮出境旅游的人数预计将达20万人次。中国现时很多地方(包括广东省)的人均收入已接近或超出邮轮旅游经济发展条件。当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壮大,邮轮旅游经济将腾飞,业界更预测在未来两三年,中国邮轮旅游将产生「爆发式发展」。
2.邮轮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邮轮不论以一港口为母港或挂靠港,邮轮业都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首先是港口服务的收入,包括泊位费、领港费等;其次是邮轮的补给,包括伙食、燃油等及维修服务。此外,旅客及船员在岸上的观光及消费,包括酒店、购物、餐饮及乘坐其他交通工具等,都同样带来经济收益。在2009年,美国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的「精钻探索号」抵达黄埔港时,船上有约一千名旅客及船员到岸上旅游,就是一个好的例子。
根据国际邮轮协会(CLIA)的研究报告,邮轮业在2008年为美国带来400亿美元的经济收入,并制造超过35万个就业机会。由是,可知邮轮业经济收益的潜力不容忽视。
是故,广东省邮轮经济的发展,首要目的是吸引邮轮公司以广东省口岸的港口为母港或挂靠港。邮轮公司选择母港或挂靠港,必先考虑是本地邮轮出境旅游的贡献和潜力。换言之,启动广东省的邮轮出境市场至为重要。
3.亚太区邮轮业发展急剧,广东省应带领及协调珠三角邮轮业发展
亚太区邮轮业的发展至为急剧。在基建方面,在未来3年,将有6个新的邮轮码头落成,包括上海(吴淞口码头:2010)、天津(2010)、深圳(2011)、香港(2013)、新加坡(2011)及三亚(扩建凤凰岛码头:2010动工)。国际邮轮公司(包括意大利歌诗达、美国皇家加勒比及马来西亚丽星邮轮等)亦因应加大在区内投资,包括开设新航线,推出新产品及加强推广。两岸邮轮旅游政策的开放亦带出新的发展动力。在这些有利的条件发展下,亚太区邮轮业可说已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竞争局面。
在广东省珠三角地区,除现有能处理邮轮的码头外,在未来3年将会有两个新的国际水准邮轮码头(深圳和香港)落成。加上在区内的交通基建发展及投资,和庞大的市场(常住人口:4,700万人)及潜力(人均GDP:9,000美元),广东省珠三角区势必成为亚太区内一个重要市场体系。为了贯彻推动珠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及推进区内的紧密合作,无可置疑,广东省应带领及协调区内邮轮业的发展。
办 法:
三.建议
1.规划及建设广东省专用邮轮码头,提升现有港口接待邮轮的功能
为应付邮轮业在区内的发展,广东省可利用现有可接待邮轮的港口,包括:广州港、南沙港、深圳蛇口集装箱码头、珠海九州港及汕头港等。当香港与深圳的新邮轮码头落成后,配合广东省新的交通基建(港珠澳大桥及广深港高速铁路等),广东省城市与香港或深圳的来往时间会大大缩短,这不单有助广东省邮轮出境乘客到香港或深圳登船,也惠及香港和深圳的邮轮入境乘客到广东省地区岸上观光。
从打造广东省珠三角成为一个邮轮经济体系的长远发展策略目标而言,广东省有关当局应尽快检视现有处理邮轮的码头和港口的运作,作出调研,从而选出应建设专用邮轮码头的港口(广州市已将南沙客运港作为邮轮母港列入重大市政旅游建设项目)。规划中亦要评估现时处理邮轮的港口的设施,及定下将其功能(包括登船、停船及通关等设施)提升及有关的投资方案。
2.尽早成立广东省珠三角邮轮业发展协调小组
广东省珠三角具备优势,将成为亚太区一个重要的邮轮经济体系,但邮轮业的发展涉及的工作及议题非常广泛,包括码头基建设施、口岸政策、出入境管理、市场启动及宣传推广、岸上观光景点建设和投资、人才发展及培训,甚至保安、环保等。所以有需要成立一个跨区域的协调小组,交流邮轮发展信息及协调、落实推动邮轮业发展的工作。
建议成立的小组的成员应包括:政府部门、口岸办公室、旅游局、邮轮公司、旅行社,及码头管理公司等代表。一个成熟的邮轮市场都有相同性质和功能的组织,例如地中海区的地中海邮轮港口协会,其成员包括港口管理局、旅游局及邮轮公司等代表。
3.启动广东省珠三角邮轮旅游出境市场
在现阶段的发展,启动广东省珠三角邮轮旅游市场为一重要及急切的策略项目。这不但可以发挥邮轮旅游出境市场的潜力,亦能借此吸引国际邮轮公司选择广东省珠三角港口作为母港或挂靠港。广东省珠三角常住人口达到4,700万,人均GDP达到9,000美元,按照国际邮轮经济发展的经验,当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到达6,000至8,000美元时,邮轮经济便具备了发展条件。然而,广东省珠三角市场并未启动,市场虽然庞大,但认识邮轮旅游的人不多,而邮轮假期的乘客则更少。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推动邮轮假期出境市场,以发展邮轮旅游市场,早占市场先机。
成熟市场的经验是,接近百份之八十的邮轮旅客都依靠旅行社做安排,所以首要项目,除旅游界在市场宣传推广之外,是推动旅行社销售邮轮旅游产品。邮轮产品较一般旅游产品复杂,故此,有关当局宜针对旅行社销售邮轮旅游的培训这一重点。在香港,香港旅游事务署和旅游业议会近年合作用不同的培训渠道,推出一系列以旅行社为目标的邮轮假期销售培训计划,旅行社职员现都学以致用,这大大增进了邮轮假期在香港的销售。
另外,启动人民对邮轮知识的认知在启动市场亦同样重要。在香港,旅游事务署常与业界合作,以学生及老师为目标,做了很多邮轮旅游知识的灌输,令更多市民对邮轮旅游产生更大兴趣。广东省珠三角在这方面的推动亦有助区内邮轮业的人才培育和发展,也为有志投身邮轮旅游业的年青人提供良佳就业机会。
四.总结
中国经济的崛起与全球邮轮市场「东移」是事实。近年,国际邮轮公司对中国市场充满憧憬,无不加快加大投资和开拓中国市场和亚太区航线。广东省珠三角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成为其中的一个邮轮经济发展体系。深信有关当局定必不会错失此机遇,做好规划,制定长远发展投资策略,带领区内港口、部门及业界共同推动邮轮经济发展,启动市场,体现邮轮经济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