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贫困山区以及欠发达地区中小学师资水平的建议

2016-12-16 23:41:42 来源:广东政协网

案类案号:提案第20100203

案由:提高贫困山区以及欠发达地区中小学师资水平的建议

提出人:民盟广东省委会(1)

办理类型:主办会办

承办单位:省教育厅,省编办,省财政厅

 

内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094月,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广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着力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认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较高、扎根农村的教师队伍,特别是在贫困山区以及欠发达地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为紧迫而重要。但由于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对农村教育存在重物轻人的倾向,我省区域、城乡间师资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贫困山区中小学优质师资严重匮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未来的期盼,进一步完善《意见》,采取措施,尽快提高贫困以及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师资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省贫困山区及欠发达地区中小学师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教师队伍不稳定、老化严重。据统计,目前我省中小学专任教师编制总数74.8,实有在编人数68.8,空余编制6,空编率达8%。空编主要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而且,贫困山区、边远地区由于生源分散、交通不便,存在大量的教学点和复式班,教师隐性缺编状况更为严重。

由于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待遇又低,贫困山区及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不稳定、补充困难,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失严重。2008年,我省农村普通中学专任教师调出调入比为1.111,农村小学专任教师调出调入比为1.141,都是流出大于流入。山区骨干教师向县城及周边镇流动,县城的骨干教师向市区及珠三角地区流动,造成农村中小学教师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年龄偏大、老化严重的问题十分突出。甚至有的边远山区教师年龄普遍在50岁以上,且多属于民转公或民办代课教师。

2、教师整体素质偏低,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不适应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一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总体偏低;二是城乡教师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相差悬殊;三是近几年来,由于高中扩招,造成高中教师严重短缺,教师“层层拔高”使用,这就把原本合格的教师变成了不合格的教师,把原来的骨干教师变成了一般教师,以致造成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严重下降。

3、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现象普遍,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目前,教师结构性缺编、民转公教师比例大是贫困山区及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突出问题。数学、外语、物理、地理、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不足,计算机和英语教师的非专业化问题尤其突出,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的现象在不同程度上普遍存在。这种状况不仅不符合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同时也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教师在学历进修中存在“重层次,轻专业”的倾向,有三分之一的教师所教学科与所学专业不一致,使得农村教师学非所教的问题更加突出。

4、教师培训经费紧张、培训资源缺乏。从近几年农村新课改教师培训实践来看:一是各地普遍存在师资培训缺少专项经费、没有统一标准和固定来源;二是教师培训机构办学条件较差,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缓慢;三是县域财政紧张,教师的继续教育经费几乎为零;四是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的费用大部分由教师个人承担,既增加了教师的经济负担,又严重影响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办法:

 

1、由省财政建立贫困山区和欠发达地区教师专项补贴,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在目前实施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以及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基础上,增加贫困山区、欠发达地区教师专项补贴,以稳定这些地方的教师队伍,确保教师引得进、稳得住。此专项补贴可分类实施,越是条件艰苦的地区,补贴额度越高,即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我省大体分为:(1)贫困、边远山区;(2)贫困县;(3)欠发达地区;(4)珠三角欠发达地区等四大类地区进行补贴。因教师交流或支教等原因到以上各类地区中小学任教的教师,任教期间在保留原有待遇基础上享受专项补贴。

2、严把教师进口关,全省统一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一是全省统一公开招聘新教师,从源头上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做好贫困山区、欠发达地区教师的摸查工作,采取面向贫困山区、欠发达地区定向增补并侧重增补紧缺学科教师,尽快缓解贫困山区、欠发达地区教师紧缺及年龄、学科结构不合理状况。二是继续妥善解决遗留的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除继续组织“代转公”考试外,还须建立健全转岗和退出机制。

3、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一是要构建好中小学教师的培养体系,在现有格局中形成以本科高等师范院校、专科师范为主,以师范教育基础较好的地方高职院校或综合性高等学校为辅的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二是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在职教师的水平。认真落实《意见》中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以及学校教师培训费的有关规定,从制度上为教师继续教育和教师培训提供经费保障。三是引导在职教师再继续教育中做到学与教的一致。四是建立和完善网络培训体系,为农村教师提供参加网络培训的必要条件。

4、促进中小学教师均衡配置,建立教师退出机制。一是县级政府要对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负主要责任,科学统筹、合理配置县域义务教育资源,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加强对县域生源流动或增减趋向的摸查工作,及时做好教师招考和配置工作规划。三是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对农村边远山区教师,年龄在50岁、教龄20年以上的教师可以实行内退,腾出编制,补充新鲜血液。四是省教育主管部门通过检查、表彰、组织经验交流会等形式积极推动中小学教师均衡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