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大众化高尔夫球场的建议

2016-12-16 23:41:41 来源:广东政协网

案类案号:提案第20100277

案由:关于建设大众化高尔夫球场的建议

提出人:林秋城(1)

办理类型:主办会办

承办单位: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体育局

 

内容:

 

    1896年上海高尔夫球俱乐部成立,标志着高尔夫这项几百年历史的运动进入中国,但那时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得以传播,真正成为贵族体育项目,后来在特殊的历史阶段被冠之为“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而被取缔。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高尔夫发展必须从1984年中山温泉高尔夫球俱乐部成立算起,至今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直至去年底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采取措施落实严格保护耕地制度的通知》出台,暂缓了高尔夫球场的建设,截止到2008年为止,全国已经建成高尔夫球场1000多个。

    中国高尔夫20多年的发展历程,实际上还是“贵族运动”,打球人群多为企业老板等“有钱人”,也不排除某些政府官员利用公款消费。中国高尔夫20多年的发展之所以没能够形成大众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个行业占用土地广,投入昂贵,运营费用高,并因政府和开发商将之定位为高消费领域,实行高税收,高收费办法,据了解,一个18洞的标准球场一般占地2000亩,土地投入大约为1.5亿元人民币,加上场地、会馆建设共为3亿元左右,此外,球场维护费用、员工工资也不在小数,再加上23%的营业税和每平方米1.5元至30元的土地使用税,经营成本难免居高不下,要维持收支平衡,几十万元一张的会员卡和500元至1000元的场费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对于人均可支配收入还很低的中国,能够负担庞大打球开销的只有企业老板等“有钱人”和国外来中国投资办厂的投资商和少数游客。从而使中国高尔夫的发展形成了“贵族化”倾向。

    虽然高尔夫球场的建设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占用土地、开发商将之作为谋利手段仅供少数“高尚人士”消费等,从发展现状来看,大众化是世界也是中国高尔夫发展的趋势,特别是高尔夫从2016年开始列入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一事,更是高尔夫向大众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但基于我国的国情,中国的高尔夫球大众化之路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大众化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下面几个方面是制约中国高尔夫大众化发展的基本因素:

    (一)中国人均收入低,高尔夫消费门槛太高。

    虽然近年来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2008年中国人均GDP3303美元而已,一般工薪族仍要望而却步。这是制约中国高尔夫运动大众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高尔夫球场建设和经营成本居高不下。

    1、土地供给问题。去年国家对高尔夫球场的建设用地停止了审批。政府能否提供土地已成为建设公众高尔夫球场的主要制约。2、税收过高。高尔夫作为一种体育运动,目前却被当作是高消费中的娱乐消费征税,营业税率高达23%,土地使用税也在征收。

    (三)行业规范缺乏,政府引导乏力。

    中国现在还没有一个正式的高尔夫行业规范,致使高尔夫球场建设的土地审批、区位规划、地区协调、纳税等问题无本可依。政府在高尔夫球场建设的审批、规划、督导等方面引导不力,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甚至很多地区政府本身行为失误

    (四)高尔夫文化认识不客观,宣传引导有误区。

    高尔夫大众化不是要求所有的人都来打球,而是可以打得起球的人尽情打玩,打不起球的人也可以接受它的存在。中国高尔夫人群集中在“有钱人”,许多人将打高尔夫球作为彰显财富的表现,给公众一个不公平的印象;在中国现阶段给人们留下了高尔夫是“贵族运动”的印象,使一些人出现排斥和仇富的情绪。

 

办法:

 

    综上所述,当前制约中国高尔夫发展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土地征用问题,球场建设管理问题,行业规范问题,以及文化普及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中国现阶段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进程直接相关。根据中国现阶段高尔夫的发展情况,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是可以实现的。高尔夫的大众化发展存在其可能性和可行性。

    (一)严格选址要求,合理利用土地。

    现在有些球场因为占用耕地而备受指责,政府部门可以严格球场选址要求,控制占用耕地和城市建设用地,鼓励在荒地、滩涂、山坳等不宜耕作的土地,以及垃圾填埋场和废弃矿场等地建设球场,这不但可以改善环境,扣除(减免)土地征用费,建设成本比在其它地方建设球场还会更低,有利于高尔夫运动的普及。政府部门必须加强高尔夫球场环境监督管理,严肃查处未经批准擅自建设的行为,还要严格控制利用高尔夫球场建设变相进行房地产开发,让高尔夫发展沿着正常、正确的轨道进行。

    (二)加强规划管理,着重建设小型球场。

    将高尔夫球场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合理建设公众高尔夫球场和微型、迷你高尔夫球场,多建设独立高尔夫练习场,让球场趋于小型化,服务大众化,为城市居民提供价格适中的打球服务。建设正规高尔夫球场,不管对于一般打球消费者还是投资者来说,都难于承担,这一定程度制约了我国高尔夫的发展。而独立高尔夫练习场消费价格适中(一框球2060元)、所需投资相对较少(建设一个练习场200300万元),不管对消费者还是投资者来说,都是一个接触高尔夫运动或投入高尔夫产业的很好的切入点,可以避免阶段性与地区性的市场饱和。所以,建设和发展独立高尔夫练习场将有效促进我国高尔夫运动的大众化发展。

    (三)加快相关行业发展,实现生产本土化。

    加快高尔夫球具、服饰制造业的发展,实现本土品牌,本土生产,扭转球具、服饰主要靠进口和贴牌生产的局面。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们的打球开销,使更多人参与高尔夫运动成为可能。

    (四)健全行业规范,加强政府引导。

    由国土资源部或其他政府部门吸纳高尔夫从业人员和专家意见,推出一个真正的行业规范,讲清楚政策的含义,让高尔夫的发展能够有章可循;中国高尔夫协会应该发挥协调政府和高尔夫企业之间关系的作用,及时将业内人士的声音传达给政府;举办高尔夫论坛,建立高尔夫同业工会,讨论和协调高尔夫发展问题,为高尔夫大众化发展铺平道路。

    (五)加强高尔夫教育,传播高尔夫文化。

    让高尔夫文化深入人心,才能让大众产生对高尔夫的向往,也才能让高尔夫沿着正常、正确的轨道发展。特别重要的是要开展高尔夫管理人才教育,实现高尔夫管理人才的本土化,这样可以降低高尔夫球场(因聘请国外管理人才)的成本,促进高尔夫的发展,实现大众化。

    在中国,高尔夫未来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只要协调好各方面关系,让市场主导高尔夫的发展,政府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监督,建设造价比较经济但比较正规以及各种微型高尔夫球场和独立高尔夫练习场,与原有的会员俱乐部共同构成面向不同消费群体的高、中、低三个档次,实现高尔夫大众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