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东省发展方式转变形势下保持员工的稳定性的建议

2016-12-16 23:41:40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案第20110010

    由:关于广东省发展方式转变形势下保持员工的稳定性的建议

提 出 人:民革广东省委会(1)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容:

中共广东省委十届五次全会上,汪洋书记指出,“珠三角要以‘双提升’(提升产业竞争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强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把引导产业异地转移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把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取得更大突破”。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上,汪洋书记对“双提升”作出进一步阐述,指出“要以自主创新进一步提升企业和产业竞争力”,“自主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推动力”。汪洋书记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指明了新形势下珠三角转型升级的根本方向,是继“双转移”之后推动广东省科学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

双转移战略意味着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也意味着相当部分劳动力的转移。双提升战略是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提升产业竞争力,也同时意味着人才的提升。在这样一个宏观的战略指导中,对职能部门战略思维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提出了挑战性的课题。企业是双提升的主体,这一点毋容置疑。广东省的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变已经吹响了珠三角乃至整个广东省的企业升级转型的变革号角。企业在构思发展战略的同时,也在艰难面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新业务需要积极储备人才,带来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与此同时,对现有人才的能力提升的目标也日益明确,能力欠缺的员工一方面积极寻求个人的提升,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被动离职。总之,用人单位员工的流失率在劳动力市场上表现出异常的波动,企事业用人单位人员的流失率较高,已超出了正常的波动幅度。(保守估计企业现在的人员流失率在20-50%,国企例外,制造行业比较高。行业之间有明显的差别。较合理的流失率水平也视行业而论,但高于20%就会影响组织效率,造成组织记忆缺失)。企业因为人员流失或者岗位的缺失会带来成本的上升。而较高的人员流失率不仅会影响组织的运作效率,造成用人单位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同时也会给在职的员工带来思想与情绪上的不稳定。由此“双转移”和“双提升”的战略对政府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第一,对职能部门的观念和工作重心提出战略的前瞻性;其次,对双提升中要求的人才资源的引进和培养甚至是争夺要有制度的安排, (指创建合作平台,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一批重大技术在广东落户);第三,对转型期社会的重新利益分配要能够有预测和指导性,等等。

政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如何应对广东的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的人力资源管理上的挑战,如何以良性的人力资源保障机制来支持我省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变,以求在变革和稳定的矛盾中寻得发展的路径。

对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以诚信管理来降低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利用现有的政府资讯设施(如广东省就业服务管理局,社保缴纳系统)向缴纳社保的企事业用人单位开放单位电话,供用人单位对已离职的员工进行背景调查。类似于已执行过的人事部门调查,以加强员工的诚信管理。

2、为用人单位提供同地区同行业的基本薪酬趋势,以便用人单位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和体现公平性。利用现有的政府资讯设施(如统计局对员工工资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为用人单位提供市场薪酬趋势指引。

3、做好双提升的人才培育工作,在提升就业者劳动技能和解决农村人口就业问题的同时要重视解决双提升中“雇主”的问题,做好制度的安排。积极鼓励和扶持在职员工进修。可否考虑以返还税点的方式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在职员工进修高级课程。与此同时,在以“产学研”立项的研究中设立高级培训课程开发,以国际视野带领广东人才的快速提升。依托高校或者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发机构来申请此类的课程开发。

4、改变职能部门的观念和工作,从传统的人事管理职能跨越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高度。在广东发展总体战略框架下对人力资源进行使用、管理、控制、监测和开发,籍以创造协同价值。包括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组织管理体系、人才资源配置体系、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战略性培训教育体系以及战略性人才培养体系等。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