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粤台海洋经济合作的建议

2016-12-16 23:41:40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案第20110040

    由:关于加强粤台海洋经济合作的建议

提 出 人:台盟广东省委会(1)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容:

一、广东具备发展海洋经济的坚实基础

广东省具备了加快发展蓝色经济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要素。广东是中国的南大门,面向东南亚,扼来往西太平洋至印度洋的交通要冲,即是我国联系世界经济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我国沿海南北航线的必经之地,是物流、人流、技术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大通道,具有优越地理区位优势。

广东省海洋总产值已连续13年位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1/5。特别在海洋电力业和海水综合利用业仍有自己的优势。目前,广东已形成以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五大海洋产业为主体,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制造业、海洋生物制药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全面发展的海洋经济体系。

二、广东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海洋产业发展的协调工作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传统海洋产业技术装备落后,高新技术应用率不高。新兴海洋产业发展不够理想。

三、台湾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的优势

(一)台湾渔业和水产品加工行业的优势

台湾海洋渔业分为远洋渔业、近海渔业、沿岸渔业、养殖渔业四类,2000年至2005年台湾渔业生产量在125.95140.67万公吨之间,其中远洋渔业生产量占比维持在53.8%65.3%之间的水平,由此可见台湾远洋渔业优势显著。借鉴台湾远洋渔业经验,发展广东远洋渔业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广东快速发展,沿海水域遭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且世界各沿海国相继实行200海里经济区制度后,远洋渔业也是海洋渔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台湾的水产品加工业由于发展起步早,吸收了大量先进国家的水产品加工技术,积累了丰富的水产加工、新产品的研发经验,相比海峡西岸,台湾渔业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拥有量处在明显的领先地位,且台湾现有的水产加工产品中有很多是大陆所没有的

(二)台湾的港口物流业已发展得较为成熟

台湾物流业一直是随着地区经济的增长而不断蓬勃发展,尤其是随着台湾经济的迅速崛起,台湾成为许多跨国公司的重要原材料、零配件供应地,物流配送需求大幅增长,已经成为台湾发展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一环。经过多年的发展,台湾在亚太地区经济整合中,在担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传承中介上具有一定地位。广东要扩大对外贸易,在港口物流、国际货运方面还有很多亟待提升空间,借鉴台湾物流业的经验和先进管理理念有利于我省物流业的发展。

(三)台湾在海洋生物医药业上的优势

台湾生物科技在投资机制、代理加工生产和国际营销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而生物医药产业是广东仍然正在发展的新兴产业,各个方面处于摸索学习的阶段,需要台湾一些成熟的经验和技术。

四、粤台可以在海洋经济发面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广东丰富的资源以及与大陆市场的成熟紧密关系,能够为台湾有关的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而台湾在海洋经济发面的成熟经验也可以带动和促进广东的发展。此外广东和台湾地理区位和海洋条件相似,可以展开海水、潮汐、风能等新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技术合作、人才交流。

    法:

一、合理规划,粤台两地共同强化海洋与渔业管理

严格执法力度和海洋管理力度。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权登记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依法加强海域资源管理和利用,加强海域使用的动态管理,合理规划和开发,制定和完善海域管理的相关配套制度;强化渔业行业规范管理,严格实行海洋捕捞行业准入制度;进一步完善海洋开发的协调机制,加强粤台及广东省内各市海洋经济领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强化对重要稀缺资源的监管;两岸合作加强海洋生态环境、赤潮、风暴潮的监测预报工作,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监视监测网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二、优化渔业投资环境,吸引台湾优质远洋渔业企业来广东投资

重点培育几个渔业龙头企业,促进水产加工产业链的形成,发展有潜力的远洋渔业生产基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引导渔民及渔业企业向重点行业发展,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同时,做好相关工作,建立高效渔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对优质渔业项目的扶持和渔业科研等的投入;合理规划和实施整条渔业产业链的发展计划,做好水产精深加工方面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畅通水产加工品的市场流通渠道,同时加强水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

鼓励和支持具有领先技术、优质管理、营销经验丰富的台商来广东投资,简化台资企业境内投资的审批等相关手续;建设和完善海峡两岸水产品加工示范基地,推进水产加工产业集聚。

三、加强两岸港口物流业合作

做好港口物流园区的建设工作,全省统筹规划,合理分工,建设主要枢纽港的物流园区,加快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内外部资源、软硬件资源,提供物流口岸基础服务、金融、信息等服务,促进港、航各方面的协作,鼓励具有先进物流管理经验的台资企业进入园区;引进台资物流企业,吸引台资参股本地物流企业,学习台湾在港口物流上先进的物流管理和服务经验。

四、加强与台湾的海洋科技合作

建立海洋科技政策和科技立项的咨询决策机制,加强对海洋科技产业的支持和指导;加快建立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和海洋高科技产业化进程,实行产、学、研、管一体化的合作与激励机制,积极研究市场、分析市场、开拓市场;同时与台湾高校、科研机构加强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一批精干的海洋科技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