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第20110043号
案 由:关于大力建设东海岛公共码头的建议
提 出 人:张翼(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湛江东海岛面积286平方公里,是广东省第一大岛,我国第五大岛,在湛江港湾内可建码头的岸线约
当前,随着广钢环保搬迁湛江、中科炼化一体化等临港重化工业项目落户湛江市东海岛,一批重化配套产业项目及关联项目也纷纷选址东海岛,东海岛已成为投资和产业转移的热土。按照有关规划,湛江市将在“十二五”时期在东海岛打造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把东海岛发展成为全市承载能力最强、发展最快的区域,成为湛江争当粤西地区发展龙头的主要推动力。一批以钢铁、石化为核心的临港重化工业基地及能源、制造、物流、医药、海洋渔业加工等临港产业正在东海岛快速兴起,并将形成巨大的港口物流需求。预计到2015年和2020年,东海岛产生的货物吞吐量将超过1.3亿吨和2亿吨。
根据《湛江港东海岛港区总体规划》,东海岛发展成为包括为钢铁基地服务的港口作业区、通用散货码头作业区、大型石化临港工业码头作业区、通用码头作业区、液体散货码头作业区、集装箱码头作业区、件杂货码头作业区、港口与口岸管理部门区及港口支持保障系统区等九个功能区,以大宗原材料、能源物资运输为主,兼顾杂货、集装箱运输功能。但是,当前东海岛深水岸线大部分已划作或预留为大型重化项目货主码头岸线,预留公共码头岸线已不多,公共码头规划岸线不足
公共码头不足将严重制约该地区经济未来发展的后劲,不利于现代产业和其他工商企业的发展。首先,从经济发展对港口吞吐量的需求来看,东海岛重化工业基地自身的钢铁、石化生产供应链及延伸和关联产业的需要公共物流服务。目前在建或拟建的货主码头(包括钢铁基地和中科炼化项目)全部达产,而且利用率均达到100%,综合通过能力约1亿吨左右,东海岛2015年尚有3000万吨、2020年尚有1亿吨货物需要公共码头完成。其次,从有利于现代产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公共码头作为城市公共物流基础设施,具有货主码头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东海岛要发展成为国家级综合循环经济示范区,并拓展国际物流功能,建设保税港区和国际仓储配送转口基地,公共码头将承担主要功能。第三,从历史经验看,无论从码头还是岸线利用的合理性、效率性和集约化程度而言,公共码头均明显优于货主码头,其社会服务功能更是货主码头无法替代的。以江苏为例,2005年货主码头岸线已占沿江开发岸线的80%,但货物吞吐量与仅占20%岸线的公共码头大致相当;货主码头管理水平远不及公共码头,无序发展导致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甚至造成大量优质岸线深水浅用、占而不用,造成资源巨大浪费。近年来江苏省不得不消耗大量社会资源对货主码头进行搬迁整合和公共化改造。2008年出台的《江苏省港口条例》中已明确规定,沿海和内河干线航道上的港口岸线资源,将优先用于公用码头建设。
办 法:
因此,建议:
1. 省、市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东海岛公共码头的规划建设,确保优质深水岸线优先用于公共码头建设,合理控制货主码头岸线使用规模。
2. 省、市政府部门推动临港货主企业与公共码头营运商合作开发建设公共码头,节约使用深水岸线,发挥岸线资源的最大综合效益。对于在东海岛已经拥有优质深水岸线资源的临港货主企业,通过由公共码头营运商回购、控股等方式,共同开发建设公共码头;对于没有岸线资源但有意向建设货主码头的临港货主企业,鼓励其积极投资参与由公共码头营运商控股的公共码头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