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第20110050号
案 由:关于把香港发展纳入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加强粤港合作的建议
提 出 人:戴德丰(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粤港合作由来已久,在分析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看到,粤港合作由来已久,在分析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看到,粤港合作其实是经历了几个阶段的:
第一个阶段: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1997年间,粤港双方从互不认知到逐渐打破藩篱,广东开始接受来自香港的投资,逐渐摸索出“前店后厂”模式。广东利用香港的资金技术得以完成工业化进程,而香港也利用制造业逐渐北移到广东珠三地区,实现了产业的升级转移。
第二阶段是1997年香港回归后到2002年,这段时期,在中央政府落实“一国两制”,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大政方针下,粤港进一步融合,广东积极靠近香港,香港也乐享“一国两制”的特殊性,双方合作平稳发展,政治意味更浓。
2002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3年的非典爆发,中央对香港政策作出调整,自由行、CEPA等相继出台,粤港合作进入转折性的第三个阶段,两地思维出现转变,广东经济飞跃发展,不再如过去般仰望香港,而香港在亚洲金融风暴和非典的双重打击下,也寄希望于中央政府的政策扶持得以度过难关。2003年,广东的GDP超过香港,2004年,珠三角首次出现“民工荒”,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受到冲击。其间,广东的重型工业、石化、汽车、物流、航运、金融等各行业得到迅猛发展,不再仅是香港低端产业的转移地,市场自发地令粤港间由过去行业互补转向区域竞争的态势。
2008年的国际金融海啸,对同样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粤港两地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而曾经为两地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前店后厂”模式,也因民工荒、地荒、电荒及金融海啸后港资企业倒闭潮等的出现,明显地“不合时宜”了。两地必须要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2008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中央首次把粤港澳合作纳入国家战略,为粤港合作缔造了一个新的起点。2010年4月,《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订,将《规划纲要》的宏观策略转化为具体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了粤港双方在未来发展中谁也离不开谁的紧密关系。
本人一直认为,广东加香港等于一个日本,这个“日本”不仅是指一个国家,更重要的是指对世界经济能产生重要影响的,以东京为中心的都市圈。而这个“等于”,也不仅是指狭义的地域范围、人口数量,更重要的是广义的经济总量、市场优势和发展潜力。当然,前提是两地相“加”,也就是粤港合作,前景无限。
建议:
香港能否进一步融入大陆,融入广东,将关乎香港未来。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制定中,进一步提升粤港合作的战略重要性,这对粤港乃至粤港澳三地今后的发展尤为必要。
一、建议把粤港澳大珠三角区域概念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尚在持续,世界经济发展前景未完全明朗,中国经历GDP的快速增长期后,经济发展面临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近年,长三角发展明显比珠三角更快更好,国务院决定在未来十年把上海建成与国家实力想匹配的国际金融中心,长三角以上海为龙头的区域发展显现强劲态势。反观另一端,曾经以制造业闻名的珠三角后继乏力。
以粤语为方言的粤港澳三地,人缘地缘紧密相连,互相融合发展是客观需要也是必然选择。随着港珠澳大桥、穗港高铁等跨境设施的兴建,三地将进一步融合,但跨境交通后,更重要是令三地屏弃行政壁垒,明晰角色分工,充分利用香港、澳门两个实行一国两制,国际认知度高的特别行政区,与具有坚实制造业基础的广东省合力形成大珠三角区域共同规划,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大珠三角区域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粤港澳三地,更重要的,是为祖国整体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起到重要带动作用;大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两个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并驾齐驱,在今后三十年中国经济新飞跃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把粤港合作功能定位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在2008年《珠江三角洲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基础上,今年4月,粤港两地政府又签署了《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粤港合作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上倍受重视。事实上,粤港合作在经历了多年“前店后厂”模式后,尽管不可避免有潜在的竞争,但在中央的协调和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地已基本形成优势互补,合力并进的共识,关键是要在更高的层面对两地的角色分工进行界定,并加以督促推进。
框架协议提出了粤港合作6个发展定位,香港加广东要等于:“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最具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的世界级新经济区域”。十二五时期既是国家经济转型关键期,也是粤港合作转型关键期,因此,建议把框架协议内关于粤港发展定位和角色分工的重要内容纳入到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通过国家的统一规划,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初步实现上述“城市群”和“新经济区域”目标的基础构建工作,包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基建工程推进,两地沟通机制建立等的基础工作。
把香港发展,粤港合作纳入到国家“十二五规划”,对粤港合作意义深远。有祖国大陆强大的腹地,我相信,绝大部分香港人和我一样,对香港的未来充满信心。
办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