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省尽快从经济改革排头兵过渡到优雅型社会改革先锋的建议

2016-12-16 23:41:40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案第20110069

    由:关于我省尽快从经济改革排头兵过渡到优雅型社会改革先锋的建议

提 出 人:致公党广东省委会(1)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容:

“以经济促发展”是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重要战略之一。这一战略,让我国发展了经济,得到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实惠。然而,我们虽然发展了经济,但公民的素养和社会整体的素质并未很好地得到提高。公民的素养,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因此,我们提出建设“优雅型社会”,也就是要从大环境出发,提高全体公民的素养,从而提高社会和谐度。

所谓“优雅型社会”中的“优雅”,应该理解为社会发展和进步中的某一阶段。社会由物质和文化两大层面构成,当社会的建设达到物质利用效率高,人们精神感到适度满足,物质与文化和谐共进,就达到了“优雅”的程度。优雅型社会是人们对未来社会进步发展的态度和想法,它需要建设、培养和追求。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专门对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进行分析比较,并针对目前广东省存在的城市拥挤、农村空巢、年轻人生活奔波忙碌、老年人孤独无助、社会浮躁匆忙但效益低下等社会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珠江三角洲发展规划纲要》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借鉴国际、国内发展的经验,重点分析发展错位的现状、原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优雅型社会是人们对未来社会进步发展的态度和想法,它需要建设、培养和追求。建设和培养需要政府从科学发展的高度去决策与作为,追求需要民众不断提高综合素养以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已经三十多年高速发展,很有必要适度调整发展定位,发展优雅型社会是势在必行的趋势。

一、我省各地区发展中存在的发展观念问题

广东是全国改革开放的先锋,深圳、广州等珠三角城市是广东发展的先锋,它们带动发展了经济,但存在着发展中素质观念、品味定位等问题,制约了全省的和谐平衡发展以及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导致了在广东省的发展中出现城市拥挤、农村空巢、年轻人生活奔波忙碌、老年人孤独无助、社会烦燥匆忙且效益低下等现象,突出表现在下面几方面:

1、城市里交通不畅,无论公交车、地铁还是私家车,每当人们最需要出行,最需要畅快到达工作岗位或游玩景点或约会集合之地时,往往出现交通拥塞,人们长期被迫在这种烦人现象中受折磨。长此以往,人的情绪自然走向无奈、抱怨、调侃,形成愤青思维氛围。

由于优质社会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珠三角城市,使人们都愿意涌向这些城市生活和工作。一方面这些城市承载超负荷的经济、管理负担,另一方面,好山好水或有资源的地方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而这些地方的人们享受的教育相对少,所受的培训并不适应其它地方,年轻人走向城市后的生活与原来反差大,从而出现富士康现象。

2、非良性的竞争,正确观念的缺失,生产产品的粗制滥造,引发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造成整个社会浮躁蔓延,无所不在。长此,必然阻碍社会的向更好更高境界发展。

3、社会幸福指数偏低。社会物质不断丰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人们的忧虑情绪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和抚慰,普遍幸福指数没有提高,没有幸福感。这是与社会进步与发展相悖的。

二、社会形态分析比较调研的基本情况

三十年前,广东是全国改革开放的先锋,经济的发展,为它走向更高更好社会境界打下基础。为此我们对在世界各地生活和工作过的学者、工商业者,进行了“社会形态分析比较对比调查”,发放问卷29份,回收29份。经过问卷统计,我们进行了归纳综合,得到以下信息:

1、对于发达国家的看法,被访者普遍认为这些国家给人的安全感高(吃、行、用等等),法律公正,规划好,重视教育公平和发展科学技术,公共服务到位。人民诚信、礼貌、素质高。城乡差别都不太大,生活节奏适中,人们节假日喜欢逛博物馆、科学馆、书店等提供精神食量的地方,也喜欢郊游或到自己的农庄(别墅)过田园生活。宗教礼拜是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们喜欢在综合指数高、悠闲的地方工作、生活。政府重视公众活动致力于提高人们素养,还富于民。发达国家的市场及商品设计好质量高。

2、对于不发达国家的看法,普遍认为其国家贪腐横行,社会贫富差距非常大,管理不善,整体规划差,城市面貌比我国各大城市差。不发达国家的或资源少的国家人们喜欢在大城市工作、生活。城乡差别大,生活节奏慢,其市场及商品设计不如中国。

3、对于我国的看法,(1)肯定指数是:各行各业朝气蓬勃,城市充满活力,热闹;人际关系比较融洽,生活安逸、同事间交流好。有主人翁感觉,比如申请重大项目或课题,在国外是受限制的,在国内可申请任何课题。小的便民商店比较多,生活方便,超市餐饮服务随时随地满足需要;环境较好,管理有进步。中国市场已赶发达国家,但还有差距。(2)否定指数是:人口众多;空气差;各地区差别很大,调查表中的“比较大”已经不能表达实际状况,城乡差别、东西差别都相当严重。物质、精神和环境等差别都相当明显。政府管理部门信息公开差、办事效率差;浮躁蔓延,无所不在;乱,无秩序;每个人都活得很匆忙、生活无质量、人与人之间基本无信任(被访者多次提到人与人之间诚信不够,社会诚信问题);官僚腐败、房地产不公(被访者多次提到住房问题)、言论限制(被访者认为:其实大陆讲的东西跟美国也差不多,只是开放程度不一样而已)。事故较多。普遍认为中国的生活节奏快(细致的看法是有竞争的地区节奏快,没有竞争的地区节奏慢,如农村)。在中国节假日很多人加班;中国公众服务部门的工作令人不满意的多。

归纳总结上述信息,我们得到以下共识:

1)发达国家比中国先进之处:社会管理有序,政府廉洁,教育公平,科学技术发达,产品定位高,公民生活优雅。

2)比中国落后的国家,比中国落后之处:国家体制落后,贪污腐败成风,社会管理落后。

3)被访者对优雅社会指数的认同有:1.公民社会认同度高2.公民幸福指数高3.社会效率高且有效4.社会保障到位5.公民素质高且生活优闲6.公民普遍没有工作、生活压力(年轻人有适当的工作压力,但没有对将来生活保障的压力)7.公民对未来充满希望,不会有担忧或顾虑8.其它:言论自由生活就轻松、民意畅达生活就有信心、教育从基础开始礼仪才能普及、藏富于民才能国富民盛。

三、关于广东尽快从经济改革排头兵过渡到优雅型社会改革先锋的建议

广东欲真正得到科学发展,公民观念的提升是关键,较高的公民素养,是其立足之本,竞争之本,取胜之本。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需要进一步调整发展战略,发展优雅型社会,可以从基础建设开始。

1、加快社会结构调整。社会体系各组成部分或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构成社会结构。其宏观上是指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相互关系。其微观上是指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及角色规范和符号体系。而从其社会组织功能的角度,则是指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等。社会结构建设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追求会产生重大影响,宏观上可以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建设。目前的现状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将社会结构集中在大城市,而应从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地将优质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人才资源等放在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合理分配社会资源,从宏观上调控社会结构。从而形成人民热爱每寸土地、建好每尺方圆、社会和谐优雅的整体观念。

2、尽快加强物质效率和文化环境建设。这是和谐环保社会建设的基础。这方面的建设,首先要避免目前高楼林立,却交通拥挤,汽车开不动,连地铁也拥挤不堪,资源浪费、效率不高的规划。然后要改变城市人口聚集、工作质量不高、人们对公众服务部门工作不满意者居多的局面。例如,停止广州天河北、珠江新城等城市中心地带的写字楼、住宅楼等的建设批地,多批建一些如文化走廊、音乐长廊、雕塑大道、运动绿地等的文化体育设施。通过这些设施,不断培育民众文化热情,不断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加强文化环境建设应该以居民居住密集的地方为主,特别要加强农村书屋、街区文化站、图书室,城市雕塑区,社区服务站等建设。可以考虑通过政府立项,鼓励各类机构投资(允许广告形式投资),让社会各种力量参与等形式实施这一项目。省、市级文化体育机构,如,省、市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科学馆,以及各大院校,研究机构等应当承担相关文化建设的责任。在每年的政府专项经费中,应包含有这部分经费开支内容,充分发挥这些部门的文化教育职能和科学研究的优势,把科学文化的内涵、成果和进展,传递给每个公民,让科学文化素养深入公民心里,形成根深蒂固的优雅品质和深入骨髓的优雅气质。这些项目,虽然不是高精尖的研究项目,但应认识到这是社会责任,它既可以使承担项目者提高自身素质,又能使享受者在接受后,得到素质的提升。通过这种不断延续的放大作用,不但可提高全体公民素质,还能潜移默化提升创新素养,最终公民观念得到提升。

3、加强社会追求环境和社会管理建设。社会追求环境和社会管理是人们对社会满意度和幸福感的先决条件。优质的社会环境应该是追求扎实,不浮躁;追求公平,不贪腐;追求诚信,不坑骗。良好的社会追求环境需要从教育入手培育。除正常的国民教育外,如小学生应强调礼貌、卫生习惯的教育,其形式要多样,应将其内容设计成学生与家长互动的模式,使之深入民心;中专中技生应注重对精工精致制作的教育;大学生的创新培养很重要,应为他们创造与社会、农村、工厂直接接触的实践实习机会;让社会教育深入到民众中去,在教育中宣扬正确、优雅的人生与价值理念。社会管理建设方面,应为上述教育制定相应支持的政策并形成民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理念,使社会管理成为人们日常自觉执行的规范;应往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方向发展,更多的还要让民众参与其中,并变成自觉的规范。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