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省产业急待升级形势下加强对高层次工业人才管理的建议

2016-12-16 23:41:40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案第20110088

    由:关于我省产业急待升级形势下加强对高层次工业人才管理的建议

提 出 人:致公党广东省委会(1)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容:

 

2007年底以来,基于对市场经济规律的理性把握,我省陆续出台了《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广东省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等重大政策措施,大力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双转移”战略的提出,不仅将带来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优化升级,对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质与量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个需求我省各地区纷纷出台了各项政策来吸纳高层次人才,但对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吸纳来的人才的作用的探究却不够深入,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将成为制约我省经济持续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短板,更成为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制肘,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需不断探索和认真思考的重点问题。

一、现有高层次工业人才管理措施的探析

目前我省为了进一步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工业人才,提出了《广东省引进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实施方案》,形成了层次分明、特色鲜明的人才法规政策体系,特别是在培育、引进高层次工业人才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而且在激励创造重大成就上也做出了很大的调整。另外在“尊知重才”的社会意识的培养、人才政治地位的提升、工作条件和社会环境等方面也做了一定改善,为提升高层次工业人才积极性的发挥上创造了有益的制度环境。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及国内部分省、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与围绕产业升级战略所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还存在如下诸多不适应的环节。

1、激励措施有待深化

高层次工业人才的劳动内容和他们个人的价值取向及利益驱动有其自身的特性,在对其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上需认真考究。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高层次工业人才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积极性是人才管理中的关键点。目前我省出台的高层次人才认定暂行办法能较好地调动人才的学习积极性和对成果的创造,推进人才素质的提升。与此同时推出的人才突出贡献奖也能从一定程度上调动有可能创造突破性成果的人才的积极性,但对于其他还未能做出重大贡献的高层次工业人才来说,就难以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其实,很多高层次工业人才都在不同的岗位做出程度不一的贡献,为了能让他们持续的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才能,很有必要对这部分高层次工业人才给予全面而合理的评价,并依据评定结果及他们的需求情况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使更多的高层次工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升,让他们逐渐成为长期为我省发展做出贡献的重要人才团队。

2、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高层次工业人才成长与发展需要有以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主要内容的硬件环境,但更需要健全的政策法律制度和富有创新文化的软件环境。近年来,我省在高层次工业人才的硬件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需进一步加强,而且在对如何创造有利于高层次工业人才干事创业的软环境方面也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创新文化和服务保障建设方面仍显乏力。突出表现在全社会对科技的投入还显不足,以企业投人为主体的科技投入格局尚未形成,企业自主设计、研发、制造和配套能力也显不足,利用大学、研究所的科研开发能力为产业和新兴企业提供服务的公共平台建设仍需改进。从情感上来说,也不是很注意与人才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很少真正从思想上、精神上关心他们,为他们排忧解难。这样一来,一些高层次工业人才的心就没有很好地引入到广东,他们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难以得到有效的激发,创业热情也难以长久保持。

3、协作机制有待提升

高层次工业人才的劳动具有高难度性、复杂性和连续性。为了让高层次工业人才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工作上,很有必要为他们在其他方面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而有效的服务离不开科学、高效的公共平台的运作。目前我省虽新开设了高层次人才服务网,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各项省内的服务,但人才的各项区域协作机制还是一种初级的协作形式,无论是在机制建设、政策对接,还是在服务合作、协调互动等方面都需进一步加强。如此一来,很多人才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障碍,进而难以为高层次工业人才提供全方位的、高效的服务保障。

二、加强高层次工业人才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高层次工业人才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从大的方面来说,还需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调整,才能进一步确保高层次工业人才工作的顺利开展。

1、促进高层次工业人才协会的成立

结合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力量推进高层次工业人才协会的成立,并把我省高层次工业人才特别是他们当中政治坚定、政绩突出、勤政廉洁、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吸收到该协会中来。通过高层次工业人才协会来掌握我省高层次工业人才各自不同的个性, 充分了解他们个性化的需要, 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与此同时,切实发挥协会在政府、企业及个人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向政府反馈信息、传达政府政策意图,反映企业愿望和要求,协助政府抓好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  推进 “人才兴业”、人才创业、“人才强省”目标的实现。

2、构建以长期性评价为中心的激励体系

高层次工业人才的自我意识较强,希望自己的成果得到他人合理的认可。科学的人才激励体系不仅能将人才吸引过来,更能将这些人才留下来持久的发挥作用。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体现人才价值的激励机制,做到以价值体现价值、用财富回报财富,使人才的创造性劳动得到应有的回报,受到社会的尊重的机制是做好我省高层次工业人才工作的重要基础。对此,课题组建议首先从三个方面来展开工作。

第一,确立公正、科学的长期性人才评价机制。突破传统的以短期绩效为中心、重大贡献为主体的人才评价观念,从我省全体高层次工业人才长期发挥效应的角度来设立评价尺度与方法,使人才评价政策更具有包容性、开放性、长期性、实用性。

  第二,制定长效性的激励措施。对在我省累计做出了10年贡献的高层次工业人才在今后的出国考察、退休金及其他福利方面享受某些有力的实惠,从而促使大部分高层次工业人才能感受到自身长期留下来并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断做出贡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三 ,逐步建立起以全方位的长期性人才评价为核心的人才管理与使用机制, 真正让大部分高层次工业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得其所。

3、为高层次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良好的环境对高层次工业人才的工作情绪、工作效率、创造力和个体成长有很大的影响。环境分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 硬件环境包括工作科研条件、实验室设备等物质方面的内容,软环境是指人际关系、文化氛围等精神方面的内容。针对这两个方面,课题组建议开展如下的工作。

第一,加大对硬环境的投入。针对我省大部分企业为中小企业,难以通过企业自身来完善高层次工业人才硬件环境需求的特点,政府宜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创造性地制定硬环境投资计划;同时出台通过向参与产学研结合的单位大力度提供基金、津贴、政策性无息贷款等专项资助及其他各项扶植政策来疏通产学研结合通道、帮助全省的所有硬件资源成为共享资源;在现有的共享资源的基础之上不断展开与我省产业发展密切联系的必要的硬件投入。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来使全体高层次工业人才充分享受到我省和谐而充实的硬环境的梦想成为现实。

第二,对软件环境进行改善。高层次工业人才来自不同的地区或国家, 他们的经历、文化背景、所需所求都各不相同,精神追求是高层次工业人才的主导追求和行为的强大动力。因此要关心高层次工业人才的精神生活, 把满足他们的高水平精神生活需要作为基本内容, 根据他们的不同需要确定精神生活的追求层次和精神生活的内容, 并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落实。

与此同时,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上对高层次工业人才给予特别的关心也是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措施。高层次工业人才长期从事脑力劳动, 缺乏应有的锻炼和娱乐, 长此以往必然会威胁到他们的身体健康。可以对他们的健康状况建立个人档案, 根据每个人的身体实际,帮其制订切实可行的体检、度假、体育、娱乐、休闲计划。除此之外, 还要重视高层次工业人才的心态调整和心理健康, 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愉悦、健康的心理状态。

4、完善高层次工业人才工作协作机制

高层次工业人才协作机制是加强高层次工业人才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要突破区域性、体制性障碍,研究制定区域间相互认同的人才吸引、培训、激励、评价等方面的政策,构建省内各地统一开放的高层次工业人才开发流动政策体系, 实现去除国籍、户籍、部门、身份和所有制等方面的限制,消除各地区间高层次工业人才管理的障碍,疏通跨省高层次工业人才流动渠道,形成地区间有力的合作机制,真正让来自全球的高层次人才感受到广东省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与便捷。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