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第20110370号
案 由:关于强化我省网络问政效能的建议
提 出 人:林义鸿(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网络问政更成为我国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网络问政是党政领导的现代行政工作方式,让党政领导干部及时了解民情、民意和民声,为人民群众更快更好办实事,在民主监督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网络问政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头。去年7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第三次与网友交流座谈,就广东如何建设文化强省问计于网民。
本人参加过一次当地网络问政城市管理问题的论坛,广播电视台组织了网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和有关单位负责人出席了网络问政论坛,网络问政论坛在当地电视台转播。出席网络问政论坛的网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行风监督员就城市管理问题对政府管理部门提出了较严厉的批评意见和有见地的建议。一些网民虽然以中伤的语言责问城市综合管理局局长,该位领导很耐心和诚恳作了回答,并表示采纳有建设性的建议,感谢广大网民代表的理解和支持。把本来针锋相对的局面转变成和谐干群关系,化解了网民激动的情绪。有位网民代表当场发言说:我们很佩服领导宽大的政治胸怀,让我们充分理解到政府官员的工作难度。因此,我认为只要领导干部能诚恳接受网民的批评和监督,以实事求是态度办事,以为民行政的观念,网络问政完全可以在和谐关系中得到发展。
我省各地党政中在推行网络问政工作中,有些地区推行工作比较完善,领导重视,亲力亲为,制定了网络问政(试行)制度,成立领导机构,对网民反映的问题能及时处理,聘请网民代表担任行风监督员,把网络问政纳入考核领导干部中,把网络问政与行风热线、民主评议等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网络问政的民主监督作用。但我省一些地区虽然开展了网络问政,可领导重视程度不够,长年以来不能解决群众反映实际问题,网民认为是“作秀”、“网上装模作样,网下了了之”。我查阅了“奥一问政网”,在“问21个地市领导”栏目中,只有5 个地市领导对网民提问有答复,其它地市都是“零”答复,有些漠视了网民,严重伤害了网民的感情。虽然网络中少不了中伤语言,一些领导同志较难接受网民“忠言逆耳”表达方式,以不理不采方式回避责任。
不要脱离人民群众是我党一贯的方针政策,网络言论的空间,我们应当给予正确引导。我们要善于在群众中宣传党的领导和政策,把网民的积极性发动起来,成为民主监督重要途径。网络问政正是网民通畅的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是党政与群众沟通最好的平台。
坚持和提高网络问政水平,提高我省党政的执行力,不断完善民主监督制度,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省委、省政府要制定广东省推行网络问政措施和制度,更好落实汪洋书记的“重在坚持,贵在为民,不断完善,提高水平,努力开拓网络问政制度的新局面”的精神。推广惠州市等地区网络问政的先进做法,加强各地党政推行网络问政工作,强化网络问政效能,真正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实际问题;
二、要把网络问政纳入考核领导干部中,调动领导干部对网络问政的积极性,提高领导干部综合能力,学会信息网络应用技术,及时了解群众的呼声,不能成为现代的“网盲”。要求各地市领导重视“奥一问政网”等问政网的网民提问,认真对待答复;
三、要把网络问政制度化、常规化。加强网络问政队伍建设,指定部门落实责任。对网民反映问题或意见建立台帐,跟踪落实,在网上或者其它渠道回复。建立长效机制,创建群众信赖的网络问政平台,搭建党政与群众沟通的渠道;
四、要把网络问政与政务公开、民主评议、行风热线等民主监督结合起来,整合民主监督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化的问政方式,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五、团结网民,正确引导网民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意识,提高网民综合素质。可将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交由网民讨论,举行网民代表座谈会、邀请网民代表列席人大、政协会议,广泛征求网民意见,让人民群众满意。
办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