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第20110381号
案 由:缓解广州城市交通疏堵的建议
提 出 人:苏忠阳(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随着广州亚运的结束,广州市区连续数日高峰期出现交通堵塞,日趋严重的塞车问题再度成为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政府并不是“不作为”,修路修桥修地铁都做了,结果无非是这里不堵变那里堵。终究原因,是因为广州城市中心的周边扩张趋势和车流增加的速度太快,广州道路实际上已经饱和,只要车流量稍微一增加,整个交通就会崩溃。如何治理交通拥堵,才是目前首要工作。
办 法:
1.限制公务车,避免公车使用不当造成的浪费。
据保守估计,广州公务车的数量接近20万辆,占广州市机动车保有量(161万辆)的12%。公务车使用中,公用、干部私用、司机私用各占1/3。特别是在上下班时间,市中心区三四成在路面跑的车都是公务车,公务车比私家车更加占用道路资源,对交通影响比私家车大,政府部门首要任务是,应尽快推行公务车的改革,减少公务用车数量,这样才能有效治理拥堵。
2.车辆根据使用年限,可提前报废,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
对广州市内符合一定使用年限要求的中、轻、微型载货车和部分中型载客车,适度提前报废并换购新车的,政府给予不高于同型车辆单辆车辆购置税金额补贴,有利于减少车辆行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3.严惩开车禁打电话,合理设置交通灯。
开车打手机的危害堪比酒后驾车,不单会酿成车祸惨案,而且严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交警部门应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做到发现一起、严查一起,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交通管理部门应提高自身的交通智能管理水平,充分利用道路资源,合理设置交通灯,对主干道尽量减少红灯等候时间,将主干道时速略为提高,对道路的畅通有一定的帮助。
4.提高交警执法力度
建立“5分钟处警机制”,路面一旦出现交通事故,交警应在接报后的5分钟内到达事故现场,第一时间对现场勘察完毕后,及时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尽快恢复现场交通道路的, “5分钟处警机制”可有效达到疏导,大为改观全市各路段通行秩序,提高路面通行速度。
5.加强停车场地规划和建设,地铁旁加建停车场。
根据市内各繁华商业区的交通流量和发展趋势、市民出行、人流车流密度等,合理建设停车容量、制定停车费用,提高停车场所的使用率。还可在郊区地铁旁建大型停车场,方便市民换乘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市中心区,停车场可以由各大汽车厂家建设。这样既节省了政府资源,又方便了市民出行,还给各大汽车厂提供了品牌推广机会,可解决市区难以找到车位的现实问题。